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华路 > 第262章 皇帝的评价,釜底抽薪

大唐风华路 第262章 皇帝的评价,釜底抽薪

作者:山下出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3:19 来源:笔趣阁

世间之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韩跃前两个榜都是花钱买人手,而这第三个榜则不同,他要花钱买人心。

“诸位父老乡亲,你们且听我说!”韩跃再次大声呼喊,声音隆隆,冠盖全场。“自古有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世家子弟为什么一成年便能当官?他们吃好的喝好的,享受荣华富贵,恣意潇洒人生。原因只有两个字,读书。”

众多百姓面面相觑,那年轻后生面带迷惑道:“侯爷正说着招工榜的事情,咋突然讲起读书来了?”

旁边老农双目闪光,脸上渐渐显出一丝异彩,喃喃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侯爷讲得真好啊。老汉俺虽然听不懂这两句话具体的意思,但就是感觉喜欢听,啧啧啧,娃娃啊,如果我猜得没错,你们的机会要来了……”

老农淳朴,见识也很浅薄,但是经年风霜苦楚让他对生活有了一份感悟,看事看人也比年轻人多了一份经验。后生们还在苦思韩跃的意思,老人们隐隐已猜到了答案。

韩跃将许多百姓的反应尽收眼底,再次大声道:“今我立下第三榜,名为招学榜!本侯意欲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造小学,初中,大学,迁徙互市研究院来此……凡家中有稚子少年,又或渴望读书者,皆可按章报考学校。从此以后,你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你们家中会有读书人,你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用从土坷垃里刨食吃。”

读书!原来侯爷说的是读书……

许多百姓低声一叹,眼中虽然渴望,然而神情却黯淡异常。

古代读书乃是高贵之事,不过供养起来也很麻烦。百姓们穷困潦倒,小孩子长到七八岁就要帮家里做事,大一点的孩子下地干活,下一点的在家看护更小的弟弟妹妹,一家人每天为了填饱肚子发愁,哪有闲钱供养读书。

“侯爷的心思很好,可惜他用错了地方,咱们这些穷苦百姓,哪里有能耐供养私塾啊……”一个百姓喃喃低语,目光落在身边正在吃手指头的小儿身上,神情又是羞愧又是难过。

吃饭都是问题,如何供养孩子读书?

韩跃嘿嘿一乐,眼见很多百姓都是愁眉苦脸,分明是担心学资问题,他猛然放声大笑,哈哈道:“你们无须担心,本侯爷出了名人傻钱多,这次我一共要建立十所小学,五所中学,一所大学,外加一个综合性研究院。教育内容从小及大,采用完全免费的方式,本侯爷给这套体系取了个名字,叫做义务教育,也叫希望工程……”

他说到这里忽然一停,发现百姓们还是有些不懂,无奈只好再次解释,大骂道:“草它姥姥的,希望工程你们不懂,义务教育总该明白一点吧?义务教育,说白了就是不给钱也能上学,但凡本侯爷麾下之民,家中的孩子必须强制读书,所有花费本侯爷出,你们孩子来上学不但不收钱,我每天还给他们吃三顿饭,按时发放文房四宝,春秋两季还要给免费制作衣裳,这回你们听懂了吗?”

轰——

满场震惊,惊声大做。

千百年来,读书一直是个耗费时间和钱财的事情,一家五口咬牙勒紧裤腰带,未必能供养一个稚子读书。

可是现在,就在这一片废墟之地,有一个少年用他振聋发聩的声音告诉大家,读书不用花钱了,不但不用花钱,而且还给孩子管饭,还给孩子衣衫,还给孩子负担文房用具。

“侯爷啊……”一个百姓忽然放声痛哭,猛然双膝跪地,用膝盖在地上行走,一路走出十几丈远,然后重重一个头磕在地上。

“侯爷大恩呐,从今天开始俺孙大柱的命就是您的,谁敢说侯爷一句坏话,俺和他拼命!侯爷大恩,侯爷大恩呐……”这百姓不断磕头,额角都被地面撞破,然而他似乎一点也感觉不到疼痛,双目不断涌出感动的泪水。

不止他一个人,满场三十万百姓无不如此。

供养学子,免费读书,从古到今此事一直是世家大族的专享,然而从今天开始,咱们老百姓的儿子也能读书了!

一股莫名气息交织,某种神秘的力量悄然而生,韩跃只觉脑海里轰然一震,系统竟然连续解锁两层。

免费助学,功在千秋,德耀当代,这次收获的不再是气运,而是三十万功德。

……

不远之处,长孙无忌捻须微笑,淡淡自语道:“此子,额角越发峥嵘也!”做为舅舅,他很欣慰。

人群中不止有百姓,还有很多世家大族留在东北的人手,这些人颇具见识,听到韩跃要搞义务教育,很多人心中都是一抽。

“世家以学识立足天下,泾阳侯此举,釜底抽薪啊……”

韩跃才不管世家的人怎么想,反正整个东北都被皇帝封给了他,他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等到势力一旦形成,到时天下谁还能给他脸色看?

想到这里,他猛然冲着一队骑兵挥手大喝,声音隆隆道:“来啊,把本侯爷写好的三张榜单给我挂起来!”

那队骑兵轰然应命,相互配合默契,转眼之间就升起了三个巨大的热气球。热气球缓缓升空,下面垂挂着长长的布条,布条之上写满了榜单文字。

此举,又让百姓们赞叹莫名,几十万双眼睛凝望高空,人人脸上带着震撼。

古往今来,谁家行事能有这般大手笔,让榜单升天,那就是那老天爷来做个见证。咱家侯爷原来不是说笑,他真要这么干……

韩跃手指榜单,转身大声道:“看到没有,三榜同时升空,本侯爷向天宣誓,终此一生必完成这个事业。不过现在此地还是一穷二白,路要一步一步走,事要一点一点干,咱们今日先招工招兵,招收学生之事等到建完城池在搞。现在你们大声告诉我,愿不愿意跟着我干?”

“愿意,愿意,侯爷我们愿意……”山呼海啸,宛若炸雷,无数百姓拼命向前拥挤,大声嘶吼道:“侯爷,俺有的是力气,建城招工算俺一份。”

“排队吧,哈哈哈!”韩跃大笑,感觉浑身一阵轻松,三十万百姓终于被他调动了情绪,再也不用担心哗变造反之事。

一队战士抬着许多简易桌子过来,上百名小书吏展开纸张,开始登记招工事宜。

韩跃轻轻从台子上跳下来,走到长孙无忌身旁致谢道:“多谢赵国公鼎力支持,否则我还真找不到几百个书吏来做登记。”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只要能帮你,老夫什么都可以干!”

他看了一眼韩跃,忽然语带担忧道:“不过你那义务教育搞起来怕是困难良多啊。三十万百姓,家中子弟不少于万人,这得动用多少私塾先生?”

韩跃嘿嘿一笑,眉飞色舞道:“赵国公放心,小子潜心研究发现,大唐穷苦书生有很多,因为出身寒门,故而郁郁不得志。我已经委托陛下帮忙,请他下旨传令全国,到时必然有无数书生前来东北,这些书生完全可以教授小孩读书。”

“不错不错,走一步看三步,如此老夫就放心了!”长孙无忌缓缓点头,忍不住赞了一声。

韩跃呵呵轻笑,目光远远看着中原方向,喃喃道:“陛下已经出发三日,不知是否已经越过了长城,路途风霜遥远,娘娘的身体有些娇弱,不知她会不会生病……”

这话由衷而发,隐隐带着一丝情分,长孙无忌老怀大慰,伸手重重拍了怕他的肩膀。

此时日头才上三竿,东北初秋已有凉意,然而长城山海关一代还有些**,李世民的车架缓缓在路上行进着,忽然一匹快马轰然而来,马上红翎急使大声道:“禀告陛下,东北之地有心消息传来。”

两侧大军让出一条路来,让这个红翎急使飞快接近皇帝车架。

自从三日前皇帝起驾回转长安,他每天都会安排红翎急使前往东北,一路上不断关注着那边的消息。

今天这个红翎急使,是昨天派出去的。

李世民慢慢从车架上站起来,淡淡问道:“说吧,那边有何动静?”

“回禀陛下……”红翎急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泾阳侯炸掉了襄平古县城,聚集三十万百姓开始训话,侯爷在那里升起三个热气球,下面垂挂三个榜单。一榜招工,二榜征兵,三榜则是免费助学!”

“免费助学?”李世民‘咦’了一声,皇帝对前两个榜单不敢兴趣,却对第三个榜很是好奇,继续问道:“怎一个免费法?”

“回禀陛下,泾阳侯将要建立十所小学,五所中学,一所大学和一所综合性研究院。他向天发誓,所有麾下之民皆可免费读书,不但免费读书,而且还要供应一日三餐,给学子制作统一衣衫,发放统一文具。小人细读那张榜单,发现上面还写着一条,学习上佳者,可得奖学金……”

李世民眉头一挑,挥手让红翎急使下去,转身却对车厢轻笑道:“观音婢你听见了吧,你的大儿子开始发威了,他这一手釜底抽薪,分明剑指世家啊!”

“哼,世家老是欺负他,跃儿也该反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