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华路 > 第393章 这就是我的大招

大唐风华路 第393章 这就是我的大招

作者:山下出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3:19 来源:笔趣阁

张玄素张口结舌,好半天才突然愤怒道:“王爷何出此言?臣乃河北布衣,自幼苦读,清正廉洁,一房妻一房妾,每月禄米可吃喝,我出门有一辆牛车驱使,家中也有财货三百贯,虽是小富之家,绝非累世豪门。”

韩跃哈哈一笑,伸手拍拍他肩膀道:“张大人勿须激动,本王也只是问问……”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大有深意看着张玄素,淡笑道:“你刚才说自己是河北出身?本王记起我朝有个出了名的投降张,听说还是我父王亲自劝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大人吧,你以前跟的是刘黑闼!”

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王爷说的不错,臣确实做过刘黑闼的户曹,您若以此攻奸,下臣接着便是。我做人堂堂正正,不惧雨打风吹……”

韩跃哈哈又笑,他收回张玄素肩膀的手臂,缓缓一指宴会大殿,忽然问再道::“张大人你是朝中重臣,想来也参加过皇家宴会,那么本王现在问问你,你觉得今晚的宴会有何不同?”

张玄素茫然起来,他跳出来质问韩跃,结果却被韩跃连续反问,偏偏问题个个离奇,让他左右猜不透含义。

“张大人看出不同了吗?”韩跃目光幽深,在他耳边轻轻叹息。

张玄素目光环视宴会大殿,沉吟道:“若说今晚有何不同,也就是人数有些不同,以前陛下举办宴会,此殿最少坐满八百人……”

他还没有说完,韩跃突然双掌一拍,哈哈笑道:“那么你现在看看,大殿之中有多少人?”

张玄素一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现在不足三百之数,此宴少了世家出身的官员……”他忽然倒抽一口冷气,咋舌道:“若按比例来算,大约正是八成!”

韩跃哈哈大笑,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开始回答张玄素早先的问题,道:“张大人你听好了,今晚宴会无世家,这就是本王要更改士卒赏赐的原因。”

他看了一眼张玄素,接着又道:“自古至今,皇族与世家共治天下,此次朝堂八成重臣辞官,引动天下八成官员追随,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心中只有门阀,眼中从无百姓。这个臭毛病,本王要给他们改一改……”

“原来王爷剑指世家!”张玄素恍然大悟,随即又皱眉沉思道:“但这和私改兵卒赏赐有何牵连?”

“当然有牵连!”韩跃微微一笑,淡淡道:“我大唐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均田,所以士卒无饷,就算立下战功也只能折算银钱。此次本王平定草原,百万大军个个有功,我欲趁此机会更改赏赐,精选数万兵卒飞扑各州各府,让他们去做个小官!”

张玄素目瞪口呆,喃喃道:“让兵卒去做地方官?”

“不错,让兵卒去当官。此次世家和儒门辞官逼宫,天下八成州府县衙空缺,他们想用这种办法逼迫我父皇让步,本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哼哼,做官而已,不一定非要士子才行……”

这话一出,满殿哗然。

千百年来,世家一直把持朝堂和地方的官员职位,读书才可以做官,这已经是刻进世人骨子里的想法,然而现在韩跃却想改改。

“荒唐!”一个大臣突然站起身来,大声指责韩跃。

“你住嘴!”这个大臣才刚指责半句,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暴喝,正是李世民亲自开口。

皇帝虎目闪着精光,他呵斥那大臣闭嘴,目光却紧紧盯着韩跃,郑重道:“跃儿你好好说说,为什么要让士卒去当官?自古只有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跃儿你让一群百姓出身的士卒去当官,此举会不会天下大乱?”

李世民用的是疑问句,偏偏他的口气却带着迫切,不但迫切,隐隐还夹带着丝丝兴奋和紧张。

旁边张玄素也很期待,小心翼翼道:“王爷可否予以解惑?若是真能削弱世家,臣跪地给你磕头谢罪……”

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倒是真正的忠贞之臣。

韩跃负手而立,脸上带着沉吟,心中却在不断组织语言。就在李世民等的有些焦躁之时,韩跃突然开口道:“我朝吏治有问题,古代各朝的吏治也有问题。有些职位设置的不合理,有些职位千年空缺”

李世民一呆,张玄素一怔,满大殿重臣全都一脸吃惊,谁也想不到韩跃张口就放大招。

吏治二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千百年来慢慢总结的经验,圣贤尚且不敢动吏治,现在一个青年却大放厥词,他今年才只有十九岁,要到明年才及冠……

……

……

韩跃不管众人如何反应,他目光带着一丝回忆,语带感慨道:“中原天下,国土浩渺,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总共设立了十二个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父皇在上,儿臣说的这个数字没错吧?”

李世民缓缓点头,道:“不错,这是大唐最基本的常识,每个皇族都必须谨记,弘文馆大学士给皇子公主们授课,讲的第一课就是这个。”

韩跃嘿嘿一笑,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知识上网无聊搜到的,可不是弘文馆学来的。

李世民又道:“跃儿你继续说,朕听你开口就说国土,觉得你还有下文。”

韩跃点头,继续又道:“儿臣说起大唐的州府各县,就是要引出吏治的问题,朝廷要治理天下,所以分化天下一千五百县,每县有正职一人,为县令,副职五人,分别是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使。然后又设有六曹,分别是司工、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他看了一眼皇帝,接着道:“县府这个级别的衙门,正副职加起来是六人,但是六曹却需要几十人,因为司工等职位负责琐事,一般是一个正司工带领七八个副司工,司仓、司户也都是如此,这些职位都要读书人来做,而读书人大多世家出身……”

李世民轻叹一声,无奈道:“是啊,一个县就是七八十人,有的大县甚至上百人,天下一千五百县,就得二十万读书人做官,此外还有三百六十州,官员也需要两三万,再往上是十二个道,大概需要三四千,然后还有朝堂重臣,有资格上朝的足足五百,四品以下的约有一千。”

“也就是说,全部官员加起来,总数接近三十万!”韩跃突然开口接过李世民的话。

皇帝再叹一声,苦笑道:“你说的没错,三十万官员八成出身世家,这就是他们敢辞官逼宫的底气,这就是他们敢和皇族共治天下的力量,整整三十万官员啊,朕想想就头疼……”

韩跃心中嗤笑一声,三十万官员皇帝就头疼,后世中国有党八千万,各级政府官员加起来五百万,如果加上列编的正式工作人员,数字达到一千零五十万。

如此庞大,国力照样腾飞,大唐三十万官员和后世比起来,简直连小儿科也算不上。

韩跃仰头看向大殿的穹顶,目光炯炯道:“父皇,儿臣此次要更改士卒封赏,其实不如说是要改大唐的吏治,三十万官员太少了,儿臣准备增加到三百万……”

这话一出,李世民顿时一怔,旁边张玄素目瞪口呆,好半天才打了个哆嗦,喃喃道:“三百万官员,一年得开支多少俸禄?”

“不多不多,也就几千万吧!”韩跃呵呵一笑,满脸都是不在乎。

他不在乎有人在乎,大殿之中嗡嗡作响,无数朝臣在窃窃私语,其中杜如晦目光不断闪烁,压低声音对房玄龄道:“房乔兄,你能否猜透此子的想法?他张口要增加三百万官员,一年的俸禄就得几千万,我大唐的国库收入才多少?”

房玄龄也很茫然,好半天之后才缓缓摇头,颓然道:“老夫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绪,不过吾等无须焦急,老夫深知此子行事深谋远虑,他既然敢当庭说出此话,想必早已成竹在胸,杜兄你且看吧,世家这次怕是要倒大霉……”

李世民终于按捺不住,出口喝道:“臭小子不要再拐弯抹角,速速将你的构划说出来,今晚宴会没有世家之臣,在场的全是忠心我李家的重臣,他们对你或者还有敌意,但是对我李家却个个忠心。你且说出心中所思,若是真格可行,朕和众臣必然齐心协力,我要好好跟世家掰掰腕子。跃儿你说的很对,咱们得改改他们的臭毛病……”

韩跃郑重点头,既然李世民如此鼓励,他也不再七绕八绕,直接大声道:“儿臣欲加三百万官员,其实这些官员不是朝廷之官,而是民间百姓之官。首先我要改变大唐的基层吏治,以前朝廷只有县,下面直接就到了百姓聚集的村和庄,这个方式可不行,不利于中央集权管理!”

“儿臣准备新设两级机构,县下面设镇,镇下面设管理区,一个镇管辖三到五个管理区,一个管理区负责十个村和庄,如此以来,朝堂的命令可以一路直达民间,不但有利中央集权,而且也能削弱世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