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华路 > 第458章 韩跃给的希望

大唐风华路 第458章 韩跃给的希望

作者:山下出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3:19 来源:笔趣阁

五日后,清晨,高丽北境。

茫茫雪原一望无际,寒风吹起地上的积雪,打在人脸上宛如刀割,在这样峭寒刺骨的冬日,忽有一支大军出现在雪原之上,仿佛巨龙蜿蜒而行,头尾不能相顾,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支大军可不是出征的战士,反而是普通通通的民夫,站在队伍中放眼望去,但见有推着小车的汉子,有挑着担子的爷们,有扛着木箱的劳力,竟然还有背着包裹的妇女。

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咬牙前行,天气虽然很冷,但是百姓们心中一片火热。

“阿嚏……”队伍一角突然有个老汉大声打了个喷嚏,这老汉使劲揉了揉鼻子,感觉身上有些疲累和劳顿,他探手从怀里掏出一个饭团子慢慢打开,嘴里咽口唾沫,又把饭团子小心包好塞了回去。

旁边有个青年汉子皱了皱眉头,终于忍不住开口劝说,轻声道:“这位大叔,我看您还是赶紧吃了吧,这饭团子您已经掏出三回,再收回去我都看着不落忍!”

老汉看他一眼,笑呵呵道:“不急,不急,俺再忍忍,少吃一口饭,多省两文钱。过日子要会算计,不能把饭一顿吃完!”

“大叔,您这……”青年忍不住叹息一声,脸上纠结半天,突然从自己怀里掏出一个饭团递过去,咬牙道:“吃我的吧。”

老汉有些意外,目光落在青年满是补丁的破袄上,摇头道:“看你娃娃这身穿着打扮,家里应该也是个穷的,这饭团还是自己留着吧。王爷的伙夫们虽然卖饭便宜,但是一个饭团也要两文钱啊……”

他把青年的饭团推回去,然后小心拍拍自己怀里的饭团,笑呵呵道:“娃子你不要担心,王爷的伙夫们卖这个饭团很实诚,里面又有肉又有面,而且还放了油和盐,吃一个能顶两天不饿,俺昨晚刚刚吃过!”

他说到这里停了一停,伸手拍拍青年肩膀,语重心长道:“既然抛下家里跑来辽东,想必也是穷的没办法了,你也省着点,俺也省着点,咱们到了地方再吃,少吃一口饭,就多省两文钱。”

青年低叹一声,忽然目光望向队伍前方,喃喃道:“也不知这趟能不能发财!”

他脸上有些纠结,长吁短叹道:“小子买了足足二十贯战争债券,这是我卖苦力五年的积蓄,还有老母给人浆洗衣服的积攒,媳妇熬夜织布的私存,全家这点财产全被换成债券,如果要是赔了……”

他咽了口唾沫,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之色。

老汉同样有些担忧,他踮起脚尖向南方望去,混浊的目光既有渴望也有畏惧,小声道:“刚才听骑马跑过的军伍小哥说,再走半个时辰就能到达安市城,听说那是一座很富有的城,如今已经被王爷的大军攻克,正等着咱们去收拾物资。”

他忽然从怀里掏出两张票据,满脸憧憬道:“俺也买了二十贯债券,老汉不盼着能翻本,只盼着能换回一些高丽参,这东西弄回中原可了不得,镇上有专门的药铺高价收购,一支好参能卖两三贯……”

青年咽了口唾沫,小声道:“小子不要人参,我想换一些好皮子带回去,让媳妇做成袍子拿去售卖,一准能卖个好价钱。”

老汉忍不住看他一眼,惊讶道:“你们那里要穿皮袍?”

“是啊,小子是陇右道人士,从长安往西北要走一千多里,冬天很是苦寒,比东北和辽东还冷。”

老汉点了点头,道:“俺是河南道人士,气候比你们那里好,所以皮货不值钱。但是人参很值钱,一支能卖两三贯。”

这一老一少乃是在路上认识的朋友,也代表了辽东发财大军的一个缩影,无数百姓来自大唐各地,天南海北人各一方,虽然人人情况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之处。

那就是穷!

而且买了战争债券!

“小哥,你为啥要买债券?”

老汉突然问了一句,有些好奇道:“莫非你家乡也有镇子建设,镇子上也有学识渊博的小先生?”

“大叔您还真没说错……”青年一拍大腿,点头道:“小子正是听了小先生鼓动,所以才咬牙把家产全都换了债券,然后背上干粮一路走来辽东。”

老汉一脸感慨:“俺也是听了小先生的话,不过老汉家里没钱,债券是用物资换的,俺家里老妻和儿媳织布抽纱,结果做出来的布匹突然卖不出去,老汉我和两个儿子也被县里大户开办的窑口无端辞退……”

他攥了攥拳头,叹气道:“本来以为天要塌了,家里老妻儿媳哭的死去活来,以为今年怕是要饿死人,哪知建镇的小先生突然来告知,说是可以用物资换债券,保证给三倍收益,老汉好几晚没有睡着觉,最后咬牙把家里的东西都拿来换了。”

他忽然看向青年,有些羡慕道:“说起来还是小哥你家中富裕,能有二十贯购买债券,不似俺这般逼不得已,纯粹是撑不下去才换。”

青年脸色一红,讪讪道:“小子的债券也不是全用铜钱购买,大部分都是物资换的。”

旁边有个妇女吃吃一笑,道:“小哥不用脸红,这事儿一点也不丢人,你问问赶路的各家各户,哪个不是拿物资换的债券?真要家里有吃有喝,谁会咬牙来这辽东……”

青年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面上的红色慢慢消退,他看了一眼这妇女,发现她背着个小包裹孤身一人,忍不住好奇道:“大嫂自己来辽东?”

妇女呵呵一笑,道:“奴家是个寡妇,男人得了痨病没治好,留下两个娃娃要养,都说女人不能抛头露面,但是我不露面孩子咋办?这些年已经习惯了,只要能挣钱养娃哪里我都敢闯。”

“那您来了辽东闯荡,家里孩子可咋办?”

“大娃已经十岁了,正在刚建的镇子里读小学,管吃管喝还给衣服穿,小的本来没人照顾,但是小学里又弄了个幼儿园,镇子上的小先生听说俺要来辽东,拍胸脯答应帮俺照顾娃娃,还说这事办成了能增加他的学分……”

妇女一脸笑意,忽然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神秘道:“说来你们不信,我们镇上那小先生可是个有来历的,奴家曾看到十几个穿着华贵裙子的姑娘来找他,一见面就跪地磕头,说是宫里娘娘派来伺候他帮助他,结果小先生很是生气,抄着棍子把姑娘们全都撵走,连她们送来的吃的穿的也都扔了。还有一小口箱子也扔出门外,摔在地上露出白花花的银子……”

众人面面相觑,青年双眼发直,喃喃道:“宫里的娘娘派人伺候?还送了一箱子白银给他用?乖乖不得了,莫非你们那小先生是个王爷?”

他有些咋舌,下意识吞口唾沫。

妇女有些得意,越发神秘道:“奴家还见过一群侍卫偷偷躲在镇子上,生怕被小先生发现他们的存在,这些侍卫拿钱四处去买百姓的破衣裳,结果没几天也被小先生察觉,一样拿棍子给打走了……”

她环视众人,满脸骄傲道:“我们那小先生今年也不过十三四岁,搁在村里也就是个刚脱下开裆裤的娃娃,结果人家说话办事比大人还稳重,肚子里装的全是学问……”

青年突然插口,高声道:“我们镇上的小先生年龄也不大,肚子里也全是学问。俺们陇右道土地贫瘠,但是小先生带去的种子照样能在沙土里生长,据说明年每亩能收二十石,以后再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

说起自家的镇子,人人都开始插嘴,就连那老汉都咳嗽一声,帮自家镇上的小先生争名声,大声道:“老汉镇上的小先生才叫厉害,来了不到两个月,建窑口,烧红砖,然后又四处搜寻泥土回来,说是用一个什么化验的方式搞搞,结果真给他搞出了宝贝,现在已经开始建造瓷窑,开春就要烧制很值钱的瓷器……”

他附身抓了一把积雪,举起来对众人炫耀道:“你们看这积雪白不白?小先生要烧的瓷器比这个还白。听说一件瓷器最少能卖四五十文,本钱最多也就是炭火和劳力,泥土压根不值钱。”

青年目光闪闪,突然出声道:“我听说小先生们都是王爷的弟子……”

“是啊,都是王爷的弟子,所以才学的一身本领,连泥土都能变成宝贝!”

“咱们要感谢王爷,他给了大家发财的机会……”那妇女忽然幽幽一叹,低声道:“其实奴家这次来辽东也只是最后拼一下,我看中了镇上的一处铺面,准备盘下来做些买卖,毕竟奴家是个女人,不能总是抛头露面东奔西闯,以前孩子小没办法,现在孩子慢慢大了,我要给他们保住脸面……”

众人心中都有些敬佩,感觉这个寡妇真是不得了。

青年看了看她背上的包裹,忽然伸手道:“大嫂,让我替你背一会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