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华路 > 第464章 三封书信,三道手令

大唐风华路 第464章 三封书信,三道手令

作者:山下出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3:19 来源:笔趣阁

自古天下大事,无非是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吃饱肚子才不会闹事,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如果治下百姓大面积挨饿,哪怕你有再强大的军队也给你掀翻。

韩跃给这个妇女投资并非为了挣钱,他只是想要摸索一条路径,国家富强不叫富强,藏富于民才是真的强大。

“本王这两万贯虽然入股,但是我并不收回本钱和分成,大嫂以这两万贯作为根基,回去之后先买上一块地,然后本王再休书一封给你镇上的经技属官,让他帮你建造养殖宰杀一体性养牛场……”

妇女听得似懂非懂,周围那些淮南百姓也脸带茫然,韩跃目光微微一扫,沉吟又道:“养牛场建起来之后,你们可以采取合伙经营的办法,让镇子上的百姓全都参与进来,刚才本王粗略看了一看,今日愿意兑换肉牛的百姓大约有五百人,我按你们每人十头肉牛来算,加起来就是五千多头!”

咕嘟,周围响起一阵吞咽口水的声音。

这些淮南百姓购买的债券并不多,有些人甚至只买了三五贯,就算给他五倍收益,那也只能换六七头牛。韩跃把平均数提高到十头,这本身就是一种额外赏赐。

牛,即便是不能耕田的肉牛,在大唐时代也代表着财富,是最让百姓欢喜的牲口。

韩跃接着道:“这些牛你们组队运回淮南,第一年每个月可宰杀百十头拿去煮肉,如此一年也只需不到两千头,剩余的肉牛则可留着配种生养小牛,待到熬过最初的两年,你们便会有远远不断的肉牛宰杀……”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笑,道:“一旦淮南和江南两道的舟船之业发展起来,那里必然会成为鱼米之乡,到时汇聚天下商旅前往,日渐一日变得繁华!”

韩跃悠悠吐口,淡淡道:“外来人口多了,地方也就富了,一碗牛肉汤十文钱,谁都能吃得起!”

这是给百姓们够花出一副美好的画卷,周围百姓脸上渐渐显出憧憬之色。

十文钱一碗牛肉汤也能吃得起,那得富裕成啥个样子哟?

韩跃转头看向身后步卒,对一人下令道:“城中可有纸张笔墨售卖之地,你速去给本王寻一些过来。”

那步卒慌不迭时就要抬脚飞本,忽然一个人双眼放光道:“殿下,这安市城的城守府就有笔墨纸砚,高丽人也是书写汉字,他们学习咱们使用毛笔……”

韩跃‘哈’了一声,点头自嘲道:“本王竟然又犯了灯下黑的毛病!”

那机灵的步卒转身飞跑,不一会功夫就拿来笔墨纸张,然后又有人搬来一张小桌子,恭恭敬敬擦了又擦。

韩跃上前提笔,小书生任静连忙给研墨,接着有铺开一卷上好的纸张,小声道:“师父要作诗还是题词?”

她被韩跃赐了名字,那便不再是普通学生,所以不再称呼院长,而是以师父相称。

韩跃微做沉吟,笑道:“为师既不写诗,也不题词,我欲写几封书信,也可以说是几道手令……”

“手令?”小书生任静喃喃一声,心中隐隐有些猜测,俏脸渐渐显出期待之色。

韩跃看她一眼,忽然提笔沾墨,在纸上匆匆书写起来。

第一封信写给李世民,字数寥寥无几,然而一读便明,但见他写道:“孩儿欲杀牛,此牛非耕牛。地瓜做粉条,牛肉煮汤粥。此业虽小事,可解百姓忧。千秋功德事,衣食万代休……”

任静眼睛闪闪放光,脱口而出道:“好一篇杀牛诗,虽然通俗易懂,但却诠释衣食民生,师父您的学问境界又上一层楼,自古华丽骈文美,不如通俗易懂之!”

韩跃呵呵一笑,捻起纸张轻轻把墨迹吹干,然后小心叠放整齐,随即冲一个步卒招了招手,下令道:“命你选一匹快马速回沈阳城,让赵国公长孙无忌出动飞禽传书,把这封书信送到大唐长安,然后你在沈阳城先不要回来,等着那边有了音信回复再来!”

“麾下得令!”那步卒挺胸顿足,小心翼翼接过书信,然后急匆匆找马匹去了。他虽然是步卒,但是这个时代只要是兵就会骑马,从安市城到沈阳城只有两百里路,他一日一夜就能到达。

韩跃目光一扫身旁的小书生任静,沉声道:“徒儿再铺一张纸,为师还要写!”

任静连忙遵从,小心又在桌上铺好一张纸,然后轻轻研动墨条,灵动的眸子却一眨不眨看着韩跃手里的毛笔。

韩跃呵呵一笑,道:“不用焦急了,这封信和你有关……”

他再次提笔沾墨,在纸上急急书写开来。

这一封信,却是写给大唐三省中枢大佬,只见上面写道:“房相在上,岑文本侍郎敬知,天下吏制皆因百姓而起,大唐在建镇之时增设镇长和经技属官两职,而今学生欲再设一路官职系统,为内河漕运各级属官!”

他信上自称学生,看的任静有些替他不值,脱口而出道:“师父……”

韩跃微微一笑,淡然道:“求人办事,总要恭敬一些,本王如今已经不是天策府上将,连陛下的天子剑也缴了上去,我在大唐其实已经无权无势,若想给你挣个漕运督查使的官职,必须得请房相和岑文本帮忙。”

他看了一眼任静,谆谆教诲道:“六品官职按说吏部就可自行委派,但是漕运都查使乃是新设的职位,如此便需要拿到朝堂上去讨论,为师写信给房相岑侍郎等人,他们必然会给我三分薄面,你这个职位手拿把稳!”

“师父!”任静心中感动,幽幽道:“让您为了弟子的事情低头,徒儿真是不孝……”

“说什么傻话?”韩跃满脸温和笑意,道:“你一个小女娃都能为百姓着想,本王给人低个头又能如何?人的颜面其实不值钱,吃饱穿暖才是大事!”

说话之间之上的墨迹渐渐干了,他将这封书信同样小心叠好,顺手递给任静道:“求人办事不能寄书,那样显得很不尊重,徒儿你拿着这封书信亲自跑一趟长安,那如此才让人跳不出你我师徒的毛病。”

任静小心将书信贴身收好,俏脸显出郑重之色,道:“师父放心,弟子定会去拜揭房相和岑侍郎!”

韩跃‘嗯’了一声,他把目光转向不远处的妇女和淮南道百姓,对任静又道:“你再铺一张纸,为师还要写信……”

任静连忙有拿出一卷纸张,小心裁好铺开,然后帮他研墨侍候,小丫头眼睛里还是有着好奇,一眨不眨看着韩跃手里的毛笔。

这第三封写的就有些古怪了!

但见韩跃龙飞凤舞写道:“臭小子好胆,敢拿我的战争债券耍滑头,既然你想照顾这位大嫂,为兄便派给你个差事,我会拨款两万贯给你送过去,命你两月时间建一座大型养殖场,记住了,是宰杀养殖一体性的那种,如果此事干不好,你这辈子别想回长安……”

任静脸上一阵古怪,嘻嘻道:“师父,这是写给谁的信?看您这的口吻,似乎是徒儿的师兄呢!”

韩跃‘嘿’了一声,笑眯眯道:“那你可以小心点,你这个师兄这几年长大了,性格有些贪欢好色,千万别给他口花花骗了去。”

任静俏脸一红,连忙吐了吐舌头,小心翼翼猜测道:“师父说的莫非是吴王殿下?”

韩跃登时一呆,目光古怪看着这个女徒弟,下意识道:“难道那小子贪欢好色的名头已经很响了吗?你从未见过他,竟然一下就猜到……”

任静咯咯直笑,嘻嘻道:“李恪殿下在研究院到处追女孩,徒儿也被他骚扰过。”

“这臭小子!”韩跃恨恨一声。

他忽然看了一眼任静,郑重道:“入我门来,便无高低贵贱,你以后不用喊他吴王殿下,直接称呼师兄便是。”

“我可不敢……”任静吐了吐小舌头,狡黠道:“徒儿喊他吴王殿下,他便不好意思骚扰我,如果喊他师兄,徒儿恐怕要自寻烦恼!”

韩跃又是一怔,忽然失笑道:“还真是这个理,小丫头年纪不大,想不到心思倒是狡猾,为师以后得防着你一点。”

任静吐了吐舌头,露出两颗调皮的小虎牙。

韩跃举起这封书信吹干墨迹,然后也仔细叠放整齐,转头冲那妇女招了招手,温声笑道:“大嫂,这封信你收好了,等回到家乡就拿去给镇上的官员看,无论是给镇长还是给经济属官都成,他们看了信就知道怎么做……”

妇女脸上带着惶恐,她刚才站的并不远,此时双手哆哆嗦嗦接过书信,颤抖道:“奴家…奴家镇上的小先生是王爷?”

她恍惚记起此前和同路的百姓闲聊,那个陇右道的青年曾夸张猜测李恪是王爷,想不到真被人家给猜对了。

韩跃呵呵一笑,道:“王爷又如何,百姓又如何?都是爹娘生养的孩子,撇去身上的各种光环,王爷未必就比百姓强到哪里去,大嫂不用慌张,那小子从来不欺压百姓!”

“那是,那是……”妇女连连点头,语带尊敬道:“奴家这次奔波辽东,家中的小儿子还是托那位王爷给照顾呢,他年纪虽然不大,但是说话办事比大人还稳重,对奴家这种苦命人尤其温和。”

韩跃淡淡轻笑,点头道:“敬人者,人自敬知,臭小子学的不错,勉强可以出师了!”

妇女小心翼翼把书信收好,屈膝对韩跃施了一礼,她目光带有丝丝迫切,小心翼翼试探道:“殿下,我们的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