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华路 > 第695章 韩跃其实什么不懂,但他会用拿来主义

“开科举?”李世民微微一怔,神色有些异常。

“不错,开科举……”

韩跃点了点头,郑重再道:“而且是以我的名义开科举。”

不开科举不行,韩跃手底下的人才实在太少了。

无论是想发展岭南开拓海外,还是以后建国雄霸全球,这些大事绝非韩跃自己能够做完,成大事者必须要笼络无数属于自己的人才。

但是韩跃并不知这个时代不适合科举,因为李世民曾经失败过,不但李世民失败过,当年李渊也曾失败过。

听到韩跃要再开科举,李世民忍不住吸了一口气,皇帝伸手去攥妻子,脸色明显带着一丝苦涩。

长孙眸子微微一闪,神情同样有些异样。

两口子这等奇怪反应,顿时让韩跃有些离奇,忍不住道:“怎么父皇母后不愿意支持?”

“不是不支持,而是科举难成行!”

李世民苦笑一声,面色难堪道:“隋朝之时就创立了科举制度,原本是想简拔人才为国所用。咱们大唐自立国以来,也曾开设过科举揽才,但是这科举说易行难,完全达不到预期目的。”

皇帝说到这里停了一停,目光怅然看着韩跃道:“为父也知道寒门之中多有大才,可是想要用科举招来真的很难。自春秋战国以降,读书人掌控在世家手里。世家一言,士子景从,当初你祖父和我都曾开过科举,朕甚至还发出天下英才尽入彀中的感慨,可惜我那个感慨发的太早了,最后选出来的人才打了自己的脸。”

韩跃愣了一愣,下意识道:“这却为何?科举选才,为国报效,此乃寒门士子唯一的晋升之路,难道他们中举之后立马翻脸不成?”

“跃儿所说还是好的,其实很多人没中举就翻脸了……”

长孙突然在旁边插了一句,有些恼怒道:“当年你祖父和父皇开了数次科举,结果选出来的寒门全都加入了世家。不但没达到选才为国所用的目标,反而给世家增添了力量。”

韩跃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喃喃道:“朝廷把他们拉出寒门,以后可以做官领取俸禄,怎么这些人竟然会加入世家,哪头重哪头轻不知道分辨吗?”

“唉!”李世民和长孙同时一叹。

皇帝慢慢走到宫墙边缘,负手眺望着漫天星斗,苦涩道:“跃儿啊跃儿,你可听说过投卷……”

韩跃心里咯噔一声,忽然明白了科举的弊端。

大唐初期的科举不向后来那样有规则,后世几个朝代的科举可以让民间学子们考乡试,考府试,考殿试,这样一层层晋升,处处透露着朝堂的威严。

而大唐的科举纯粹是发一张榜文昭告天下,然后就由官员们组织一场考试选拔人才。皇帝并非不想插手,而是他实在没人可用。一次科举,举国都来,需要无数的官员去组织考试,批阅,选才。

这些官员必须是读书人,否则如何去批阅士子门的考卷?偏偏李渊和李世民当时最缺的就是文官,所以即便开了科举也只能倚重世家。

这还不是最大问题,最大问题乃是投卷。自从秦汉时期开始,每个朝代都是奉行‘世爵世袭’,寒门难出贵子,世家把持朝堂,穷苦读书人想要做官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先给世家豪门投卷。

投卷之后如果被采纳,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虽然有了参加的资格,但是同时也等于是卖身给投卷的世家了。

皇帝看了韩跃一眼,苦涩道:“正是因为科举会增强世家,所以为父这几年已经不开了。你可知道么,五年前你扫平了三百世家,五年时间又滋生了新的一批。唉,东北研究院的学子还是太少,就算为父全拉过来做官,照样抵抗不了儒门的读书人。千年根基,非一时可以撼动。”

历史上确实如此,李世民虽然雄才大略,但是终其一生也没能干掉世家,真正把世家干掉的是女皇武则天,她也是借用了大唐几代皇帝积累才完成这个伟业。

但是韩跃来不及积累,他想要人才必须现在就干。

“父皇,开科举,必须开……”韩跃陡然攥紧拳头,目光显出一片坚毅。

李世民有些意外,忍不住道:“为父已经把所有弊端全都说了,你竟然还要坚持开科举?”

“开!”韩跃上前两步,落后半个身子站在李世民旁边。

他同样负手望着满天星斗,沉声道:“以前科举无法揽才,是因为制度上存在问题,但是咱们不能因噎废食,该干的事情必须得干。”

“怎么干?开了科举再次壮大世家么?”

李世民苦笑两声,喃喃道:“然后世家再来一次逼宫,跃儿你再挥着屠刀杀人?为父不想再看到你杀人了,杀多了真的会折寿……”

韩跃心中一暖,轻轻攥了攥拳头。他忽然哈哈一笑,面带神秘对李世民道:“父皇,你有没有想过,咱们可以改改科举的规矩,只要这个规矩一改,除了朝廷谁也无法插手科举。”

李世民愣了一愣,下意识凑了过来,皇帝眼中明显带着一丝热切,急急道:“计将安出?”

韩跃看了皇帝一眼,随即转头又看向夜空,他眼中猛地森光一闪,冷冷道:“大唐科举,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明字科,明法科,明算科,这些科目一点用没有,孩儿开科举将会全都取消掉。”

“全取消了?”

李世民顿时傻眼,喃喃道:“那你还开什么科举,用什么办法选才?”

旁边长孙嫌弃儿子太啰嗦,跳过来抖手就是一巴掌,呵斥道:“翅膀硬了是吧,学会给爹娘卖关子啦?有什么鬼计赶紧说,老娘怎么生了你这个坏小子……”

韩跃咳嗽一声,神色显得尴尬无比。

幸好李世民帮了一把,拉住长孙道:“观音婢勿要焦急,让孩子想一想怎么说。”

韩跃悻悻看了长孙一眼,小心翼翼躲开这位老娘,今晚皇后的气场空前强烈,无论是他还是李世民都不敢招惹。

他也不敢拖拉装深沉了,直接开口道:“这次我开科举,会从根子上改变规则。先设立乡试,由大唐的镇级官员负责,父皇还记得咱们建镇的目的吗?正是用老兵来对抗世家和儒门的基层官员。”

李世民眼睛亮了一亮,随即皱眉道:“但是镇级官员全是退役老兵,十个人里面未必有一个人懂学问,他们如何批阅应考士子卷宗,难道看谁写字漂亮吗?”

偏偏韩跃真得嘿了一声,眉飞色舞道:“父皇你还真是说对了,就是看谁写字好?毛笔字能看出一个人求学的态度,完全可以当做乡试选拔的一部分。”

这话不是韩跃乱说,而是后面几个朝代确实如此。

士子们考取乡试童生,题目一般不是很难,就算没读过几天书也有可能过关,关键还是要看看写字如何。

字体工整的人,一般都是用心读书的人。

李世民眉头继续皱着,沉吟道:“只凭写字选人,是否太过儿戏?”

“当然不是只看字,这只是乡试的一部分。”

韩跃咳嗽一声,目光闪闪道:“乡试之科,原本就是广撒网多捞鱼,只要是读过书的人,十个有十个过关都无所谓,儿臣之所以设置乡试,无非是改一改世家投卷的规矩。从今以后无论寒门士子还是富家子弟,想要做官必须经过乡试……”

说到这里一攥拳头,冷冷接着道:“乡试过关才能继续晋升,而不是去给世家们投卷。谁给世家投一卷,终生不得再应考。”

李世民缓缓点头,道:“这也是一种办法,但是依旧无法解决科举弊端,每次科举,举国应考,到时会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士子,你如何组织这么大规模的考试。”

“层层筛选,不断减少!”韩跃淡淡一笑,神色悠然道:“乡试简单,所以儿臣会让镇级官员组织,然后从研究院抽调学子阅卷。因为出题简单容易,所以研究院学子完全可以批阅……”

“然后呢?”李世民眼睛明显在发亮,但是这次皇帝没有皱眉头。

韩跃轻咳一声,接着道:“比如有二十万人应考,最后可能只保留五万人,这五万人分摊到大唐三百多个府,每县最多也不过一两百人。所以儿臣接下来就设立了府试,与乡试相隔一个月时间,正好让考中乡试的童生们可以到达县城!”

他看了一眼李世民,微笑又道:“因为时间卡的紧,几乎所有时间都要用来赶路或者温习,故而能够大大减弱士子们行礼送礼的机会,让科举削弱掉百分之九十的人为影响。”

李世民下意识握住长孙的手,皇帝两口子相互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欣喜,面上都有些激动。

韩跃接着又道:“府试,每府只有一两百人参加,孩儿麾下大儒不多,但是父皇您掌控朝堂这么多年,想来抽调三百多个饱读诗书的忠诚文官还是可以的。”

李世民连忙点头,急吼吼道:“此事不难,为父毫无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