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华路 > 第821章 等朕死的那一天

大唐风华路 第821章 等朕死的那一天

作者:山下出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3:19 来源:笔趣阁

韩跃轻叹这一声后,站在大殿之巅沉默良久,然后他转身跳跃而下,慢慢回到书案之前继续处理政务。

此际正是一日清晨之际,书房里还有一群重臣在汇报华夏帝国的事务,有些人隐约猜到震天钟声代表的意思,有些人则面带茫然不知何故。

道门乃中土护族之教,然而这个守护一直默默存于暗中,道门不像佛家那般喜欢大张旗鼓,所以很多大臣不知道震天钟意味着什么。

但是毕竟有人懂!

比如老程等一众国公,比如李勣和李靖两位军神,诺大书房里还有一人最为明白这件事,那就是独据一张小躺椅闭幕养神的太上皇。

李世民已经老了,很少愿意抽出精力管顾多余的事。

这位大唐帝国和华夏帝国双料太上皇如今最喜欢闭目养神,每天韩跃上朝的时候,他会让人抬着躺椅跟着去,等到韩跃在书房办公的时候,李世民又让人把他抬到书房里。

他喜欢守着自己的大儿子,看着自己的长子处理各种政务,每当群臣在大儿子面前恭敬聆听的时候,李世民就觉得好像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父子传承,世间之道,当爹的老了,就把精神寄托到孩子身上。

当震天钟声响起的时候,韩跃固然蹿出房门跳上房顶,李世民同样目光一闪若有所思,他原本也准备起身看看,想了一想最终又躺了回去。

依旧闭目养神,仿佛不为所动。

待到韩跃回来之后,李世民才微微睁眼瞥了一瞥,他看到自己的儿子面色平静,眉宇之间似乎并没有多少伤感,李世民暗暗点了点头,口中却故意询问道:“是袁天罡?还是孙思邈?”

韩跃微微一叹,没有开口回答。

李世民慢慢从躺椅上坐起来,目光悠悠看着书房门外,仿佛喃喃自语道:“道门震天钟很久不曾响起了,朕记得上次敲响还是大隋末年之时,虽然道门不喜欢大张旗鼓,但是中原护族之教更换领袖绝对是件大事。吾儿难道不派人去看看么,按照正理你得派个大臣去观礼,而且还要给道门新领袖赐名赐田……”

中国古代没有****这个说法,但是皇帝仍然有权插手教派的事务,无论佛家还是道门在中原行事,首先都要活的皇帝的许可和赞同才行。

韩跃沉吟片刻,最后默默摇头,一脸淡淡道:“不用了,我亦道门出身,不需凡俗礼节,这次道门更替让他们自己搞吧,孩儿我就不插手滋扰了,况且道门隐在中原,真要插手也该是承乾去做……”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是袁天罡还是孙思邈?”

韩跃轻轻吐出一口气,小声道:“袁天罡!”

李世民再次点头,不紧不慢道:“那么说是你的二师伯了……”

韩跃走回桌案,抬手拿起一个奏折,李世民看他一眼,忽然又道:“跃儿真的不去看看?你至少应该尽一尽晚辈礼啊!那袁天罡毕竟是你师伯,按照正理你应该去哭一场!”

“哭?”

韩跃缓缓抬头,面色有些迟疑。

不过他很快摇了摇头,语气平静道:“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逝者已矣,生者当宽怀,尊敬记在心里便可,不需要刻意去做作……”

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李世民,然后目光又微微扫视书房里的一众大臣,语带深意道:“比如父与子,又或儿和娘,活着的时候如果不曾孝敬,死后哭天喊地又有什么用?那是给外人看的,爹娘不需要这个。”

李世民若有所思点头,忽然爽朗一声大笑,哈哈道:“这话倒也有理,吾儿所言极是,朕忽然想到等到我大行归天的时候,臭小子你们最好都不要哭,朕活着的时候你们好好孝顺,朕死的时候不需要你们哭,啊哈哈哈,我要做古往今来最奇特的帝王,大行归天让孩子们大声的笑……”

韩跃怔怔发呆,想不到李世民竟然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他下意识看了父皇一眼,心中忽然抽搐几下。

一直不曾注意,或者是刻意忽略,然而今日经过李世民这么一提醒,韩跃忽然发现父亲真的很老了……

外面钟声还在,悠扬直入人心,李世民的话题让韩跃有些沉重,书房里的大臣们也变得屏气凝息起来。

韩跃忽然缓缓吐出一口气,然后面上浮现出一缕极其温和的微笑,他猛地把手中奏折向下一扔,然后大踏步走到了李世民的躺椅前。

他弯腰下去,然后慢慢抱起坐在躺椅上的李世民,微笑道:“自从当了皇帝,真是好生疲累,索性今日孩儿偷个懒,我什么政务都不干了,外面天光极好,适合游逛消闲,孩儿陪您到四处走一走,咱们看一看华夏帝国的新风貌……”

说着也不等李世民反对,直接抱着他放到自己背上,李世民明显怔了一怔,随即心花怒放开怀大笑。

“好,好啊,逛一逛,吾儿带我逛一逛!”李世民说话之间满脸红光,兴奋仿佛得到玩具的小孩子。

他甚至十分炫耀看了一眼在场大臣,哈哈大笑对着众人不断显摆道:“朕要出去逛逛,你们都跟着过来吧,不过嘛,朕的儿子只会背着我,尔等只能跟在后面走路啊,啊哈哈哈,逛一逛……”

只因越说越开心,忽然眼睛变湿润!

这位名声赫赫的千古一帝其实很孤独,年轻的时候孤独,临到老了更加孤独,他离开了拼搏半生的大唐,跟着儿子来到岭南偏隅之地,他放弃了最为心爱的皇位,只为了能够安享一个晚年。

然而大儿子刚刚建国,每天都有无数政务要处理,李世民为什么每天让人抬着躺椅进进出出,正是因为他孤独不舍得离开孩子。

孙儿孙女们都在向学,他狠不下心思去打搅,大儿子需要处理政务,他同样狠不下心思去打搅,跟了他一辈子的长孙皇后最近脾气很差,李世民还是狠不下心思去打搅。

他很孤独,但是全都埋在心里。

他是雄才大略一代帝王,他绝不会自己说出自己的苦楚。

幸好他的大儿子很聪明,终于察觉到了他的渴望,今日他只不过稍稍暗示一句,儿子便决定背他出去逛一逛。

李世民仍在哈哈大笑,开心的像是一个小孩子,韩跃背着他慢慢出门,走着走着忽然感觉鼻子一阵酸楚。

父子二人出了华夏皇宫,然后慢悠悠在街面上漫无目的游逛,李世民没有要求韩跃放他下来,韩跃也没有说老爹您自己走一走,后面一群大臣远远跟着行走,老程等人脸上全都带着羡慕和欣慰。

人老了,就喜欢让孩子陪一陪,这是人间正道之理,谁也逃不出这个循环。哪怕强如李世民这样的帝王,哪怕强如老程李勣这样的将帅,只要人老了,他们就需要孩子。

“陛下今日很开心啊,很久不曾这么开心了……”老程等人远远跟着,忽然轻声叹息轻声了一句。

旁边李勣缓缓点了点头,语带感慨道:“老夫忽然也想召回家中长子,让他背着我在街上走一走,这种感觉当是不错,两位陛下开了一个好先河!”

几位老国公怦然心动,目光之中明显带着渴望。

这时街面上的百姓已经发现了韩跃等人,无不带着孺慕之情翘首以盼,韩跃并没有喝令金吾卫清场,就那么背着李世民慢慢的游逛着。

远处依稀还有钟声,似在山中会想不断,李勣侧耳倾听半天,忽然目视北方微微一叹,语气萧索道:“袁天罡去了,他只比老夫大五岁,故友一个一个离开,说不定哪天就轮到我……”

程咬金哈哈一笑,满脸无所谓道:“死就死啊,长吁短叹个鸟?咱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杀胚,能从战场上活下来已经是老天开眼,就算明天身死老子也觉得值!啊哈哈哈,咱喝过最烈的酒,睡过清河崔氏的娘们,生的儿子如今也算成才,这一辈子没什么可遗憾!”

李勣怔了一怔,忽然伸手指着老程同样大笑,笑声很是开怀,鼻涕眼泪都笑了出来,他大声道:“我李勣聪明了一辈子,想不到老来竟然不如你看的开,程知节,算你有本事……”

老程嘿嘿一笑,露出刚刚掉了门牙不久的大豁口,旁边几个老国公也在笑,忽然发现不少人也都掉了牙。

钟声悠扬,震荡帝都,这一日华夏帝国很是悠闲,无论昭武大帝韩跃还是太上皇李世民,无论年老的国公还是年轻的大臣,所有人全都在做一件事,逛街,陪家人,今日春光尚好,正合举家悠闲……

这一日,道门的震天钟不断传递,响彻中原,响彻华夏,无论大唐还是岭南全都沉浸在悠扬钟声之中,这钟声似乎寓意着某种新老交替的大时代。

时华夏帝国昭武大帝二年,历史上属于大唐贞观十七年,道门袁天罡去世,白藕李淳风就职,这在史书上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对于很多老人却是一件铭刻在心的大事。

因为在这一日,华夏帝国的皇帝让他们重新体悟了两个字,一个字曰孝,另一个字曰顺!

钟声悠扬,到处皆是,当韩跃背着李世民在岭南闲逛的时候,大唐关陇地界有一辆马车隆隆而行。

车上坐着七八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不时挤到车窗旁边向外观察,她们眼中带着好奇,她们心中带着振奋。当悠扬钟声传递到马车之中的时候,有个小姑娘甚至拉着她们首领阿雅赞叹一声,很是开心道:“阿雅你快听,好美的钟声啊……”

阿雅幽幽一叹,伸手抚摸她的额头,小声道:“这是人家送别老人的钟声!”

她默默抄起车帘,怔怔眺望西方,钟声悠扬,一如自己老师被火刑柱烧死之时她流泪的清唱。

马车隆隆疾驰,两侧风景后退,阿雅忽然收回眺望西方的目光,然后满怀憧憬看向了南方。

她们要去岭南,去见那一位传奇的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