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胡途 > 第一百七十一章 黎亭风云

胡途 第一百七十一章 黎亭风云

作者:八三一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4:13 来源:笔趣阁

并州黎亭汉王行宫。

刘渊端坐在议事厅的主位之上,屋内四个角落,放着四个巨大的冰鉴,花纹古朴,样式大气。从精美的盖板双钱孔上,正不停的往外冒着白气。

整个书房凉爽舒适,让刚刚从外面坐着车赶来议事的一众官员舒服只想打哆嗦。

刘渊看了看房中分立两边的各位大臣,开口道,“诸位爱卿,今日召集议事,主要有两件事需要与诸卿商议。”

“一则,孤接到平阳郡急报,先前在河东坏我大汉大事之洛阳秦郎秦正,已经被任命为平阳郡行太守。此刻他已然去了平阳。又有临汾牟氏、北屈、等地的鲜卑和氐等部民发来急报愿意奉迎王师。”

“二则,当初诸卿随孤至黎亭,实乃离石大旱,这才至黎亭就食。然如今黎亭也有大旱之迹象。孤特意派人查看,城外麦长势不佳。恐有欠收之虞。如今我等有十万大军在黎亭就食。依孤之意,尚需早日打算为好,何去何从,还请诸位爱卿畅所欲言。”

刘和站在一旁,心中大喜不已。昨日他母亲呼延皇后早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最新的消息,还召集他过去做了详谈。

此刻一听他父王之言,直接便站了出来,开口道,“启禀父王,依儿臣看来平阳郡之事,和黎亭之事,二者完全可以当成一件事情来看。”

“如今黎亭缺粮,但平阳各县据儿臣所知,收获颇丰。何不直接带大军去平阳就食。儿臣以为平阳世家既然有心迎大汉王师,也不会在乎那么点粮食。”

“至于那儿什么洛阳秦郎,跳梁丑而已,儿臣视他如插标卖首之徒,土鸡瓦狗,不值一提。先前玄明和七弟,也只是不心才被那晋贼占了便宜,幸好只是损失了些许粮草。”

一低头,拱手躬身请命道,“儿臣愿意替父王拿下平阳,斩下那秦贼的狗头呈于父王面前。”

刘聪立于一旁,听到刘和的明嘲暗讽,心中先是一阵大怒而后又是一喜。

刘和话里化外的意思,他又如何不懂,贬低秦正,无非就是暗指他刘聪无能。

让刘聪觉得可笑的是,刘和竟然竟然嘲讽了自己还不够,还把刘乂也搭了进来。刘乂和自己可是不同,自己的母亲没有存在感,但刘乂的母亲单夫人可是很受宠。四处树敌,简直就是愚蠢。

何况刘聪刚刚可是注意到了刘渊的不快,就在刘和说自己等人在河东失利之时。这表明父王已经有些不悦,不管是何原因,刘聪都决定先服软再说。

诚惶诚恐道,“儿臣今岁初春奉命南下,先克河内,再战河东,大战数十起。河东一战失利,儿臣确实有罪。但七弟失了垣县之事,确如二哥所言,实乃儿臣不察所致,七弟也是殃及池鱼。

最后直接单腿跪地,认错道,“儿臣有负父王的教导,愿受父王责罚。”

刘乂有些懵,刚刚他还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中。昨日的晋人娘可真是让他**,此刻已然是精力枯竭,睡的正香,却把叫到了这里,原本只是例行公事。却不知突然怎么都扯到了自己,睡意一下就惊醒了。

此刻一看刘聪跪下了,还以为刘渊要治罪,也是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口中也是大呼,“儿臣知罪,有负父王所望,还请父王恕罪。”

刘渊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儿子,越发的不满。大晋的衰败就是因为兄弟不合,内部争权夺利。如今自己的大汉还没有起步,就已经有了这个苗头。

特别是刘和作为嫡子,自己内定的大汉继承者,不仅不会团结兄弟,还挖苦打击,心胸如此之狭隘,哪里担得起一个帝国的重担,这实在是太让他失望了。

刘渊有些说不出话来。此时他觉得自己不管是治罪与刘聪和刘乂二人,还是直接放过他们,都有些不妥。最后只能一咬牙说道,“河东之事,孤明知刘乂年纪尚,还安排他守卫粮草重地。如果非要治罪,那只能治孤一个识人不明,调度无方之……。”

刘渊这还没说完,就把所有的人都是吓了一跳。他仿佛是要下罪己诏一般。

丞相刘宣作为厅中资历最长,地位最高的一个文臣,坐在刘渊专门派人给他定制的胡床之上,眯了半天的眼睛,一下子就睁了开来。一声“大王……!”直接打断了刘渊的说辞。

刘宣是刘渊的堂叔祖,在刘渊崛起的道路上,多次起到了非常关键之作用。从一开始就力主反晋自立,甚至一度提出大晋乃是匈奴之世仇的说辞。

他虽然崇尚汉学,并且曾拜孙炎为师,还成了孙氏门下最优秀的弟子之一。但这些都是假象,他一直都是把恢复大匈奴帝国,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从始至终,他都是一个坚定的匈奴主义者。

只见巍巍颤颤的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大王文治武功,天下皆知。自我大汉立国以来,破司马腾,收石勒、王弥。联合鲜卑、羌、氐各族,从一城到半个河北。由区区二三万人马,发展到如今拥兵数十万,又有几人能比。”

这话说的是半真半假,但是气势十足,把所有人都镇的一愣。

顿了一下,喘了一口粗气,刚刚一连串的大喊,可把他累的不行。

放低了音量,沉声道,“更何况大晋如今人心向背,有平阳世家恭迎王师,实乃可喜可贺之事。”

一拱手,躬身道,“依老臣之意,如今天命在汉,大王争霸天下之时机已至。不若大王刚好借此良机,登基称帝,扫清宇内,一统天下,重震大匈奴之威名。”

这让所有人又是一愣,这皇家之人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个要下罪己诏,一个直接劝进登基。

刘渊对这个一开始就大力支持自己的堂叔祖也是敬佩有加,万事都会先询问他的意见。但到了后来,他却发现这位开口闭口就要重振匈奴。不然就是灭晋。灭晋是这么容易的吗?

武帝的太康盛世可就在不久之前,他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每每想起就连刘渊自己都兴奋不已。更是为自己身上带有一半的汉人血统而骄傲。如果不是因为晋室那些宗亲斗来斗去,消耗了大晋的实力。他们这些人又怎么敢造反。

如今一听刘宣旧事重提,也是大为头痛,只能是犹犹豫豫的说道,“丞相所言,孤也未尝没有想过。但如今大汉兵不过数万,地只有一州。东面的刘琨和西面的王俊实力强大。此时称帝还是太早,恐最后会给他人做嫁衣啊。”

刘宣是老眼一翻,又是大声说道,“大王,老臣自感时日无多,深恐不能亲眼见到大王登基,那将是老臣终身之憾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