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胡途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洛阳之内

胡途 第一百八十八章 洛阳之内

作者:八三一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4:13 来源:笔趣阁

京师洛阳,长沙王府。此时却是艳阳高照。

“铮……!”的一阵古琴之声,从一个水榭当中传了出来。司马明身穿五彩裙衫,肩上还搭配了一个最近特别流行的薄纱帔。

此时她坐在一张古琴之后,双手连动,一个个悦耳的音符,从指尖不停的飘了出去。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低沉。如同是要去追寻,又像是一种无声的质问。仿佛是身不由己的压抑,又像是一种痛苦的哭诉。

自秦正从洛阳出发,已逾三月。她一月前厚着脸皮,给秦正写了一封述说相思之信,却是如石沉大海,已经过了又过了近一月,也没有了回音。

她不知秦正有否收到她的信,也不知秦正是否给她回信。因为府中专门派出的信使没有回转。一会想着要是自己寄的信,秦正要是没有收到该怎么办,一会又想着又是秦正没有给自己回信又当如何。

心里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让她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多少心思去做别的事情。

一曲完毕,司马明怔怔的看了一眼放在古琴旁边,一枝有些干枯的桃树枝。

几朵早已干枯的桃花,仿佛是在无情的嘲笑她一直以来的期待和矜持。也仿佛是在无声的述说,她心中那无尽的相思。

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后,水榭之中又开始响起司马明之前弹奏的那首乐曲。

……

太傅府,世子书房。

司马毗双眼死死盯着坐在一旁,认真看着书信的潘韬。表情也是风云变幻,脸上好像有一丝后悔,但又好像是在强忍着内心的高兴。

看到潘韬把手上的信件放到了几上,司马毗直接开口问道,“潘侍郎,王司徒刚刚把这封急报送过来,依汝之见,此事我等当如何处之?”

潘韬此时有些皱眉。刚刚司马毗给他看的信件,正是秦正发给曹武的那一封匈奴入寇的急报。

这样的大事曹武可不敢隐瞒不报,直接就发给了洛阳的顶头上司,司徒王衍。

王衍在接到急报后,也是一阵郁闷。原本只是卖东海王世子司马毗一个人情而已。一个的鹰扬将军,死便死了,对他而言不重要。

但如果一旦因为他的命令,让平阳郡失陷于匈奴之手,让自己遭受太傅司马越猜忌和质疑,就损失大了。

王衍是大为后悔,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匈奴刘元海竟然这么快又一次对大晋发动了攻击。

刘渊可是他王衍的老熟人,认识了几十年,在大晋那也是大大的名士,就连他都大为忌惮。

后来背晋自立,司马越原本派了司马腾去并州牵制刘渊。司马腾拥兵十几万,却不料被刘渊几次大战之后,直接赶出了并州。

而如今刘渊竟然盯上了平阳,事情就复杂了。在王衍看来,秦正的000人马,连应付平阳郡那些本地世家都不够。匈奴刘渊领军五万大军亲自动手,秦正那个毛头子,哪里可能会有还手之力。

秦正这次肯定死定了。不是在平阳兵败被刘渊杀了。就是从平阳逃跑之后,被朝廷杀了。

平阳估计也丢定了,只是时间问题。怕就怕连河东郡也保不住。

王衍此刻只是希望,平北将军曹武能起一点作用,好让长安的司马模做好准备,把刘渊挡在大河以北。

此事原本就是由司马毗而起,只是因为看秦正不爽,一次的打压和报复之事,如今却发展成了这般模样,让他始料未及。

王衍是不准备背这个锅,赶紧还是把球踢给了司马毗,让他自己想办法。

司马毗原本也有想过干脆不闻不问。但后来一想,如果真要是这样做了,以后估计就没人,再会陪他玩。

这件事可是自己当初求的人帮忙,如今出了状况,便当做不知,以后谁还会帮他。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又找来潘韬商量。

听到司马毗的问询,潘韬也是一阵头大。只觉得自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当初挖的坑,如今自己又得来填回去。

司马毗是司马越的儿子,如今出了问题,太傅大人最多就是把他骂一顿。但到了他这里就不好说了,就算这次不拿出来背黑锅,以后受迁怒也是肯定的。

为了自己的前途将来,潘韬也是绞尽脑汁,最后分析利弊之后,只能从司马越入手了。

“世子殿下,如今平阳郡的情况,依老臣看来,不容乐观。平阳失守的机会很大。当然秦正这个竖子这次就算不死,也要掉层皮。这样一来世子殿下当初想惩治一番秦正的想法,也算是圆满的完成。老臣在此恭喜世子。”

潘韬对着司马毗就是一番利弊分析,最后的恭喜到是让司马毗不禁大笑出声。一阵哈哈大笑之后,心情倒也好了一些。

估计在他看来,只有秦正死了,什么平阳郡什么百姓都不重要。有他父王在,那些不是问题。

对着潘韬也是一拱手道,“这也多亏有潘侍郎,以后还请潘侍郎多多指教,本世子不胜感激,必不忘怀。不过此时平阳一旦失手,河东又将陷入危机。那秦正毕竟是本世子向父王推荐,若是丢了平阳,父王怪罪起来,也是无趣。”

潘韬倒也没跟司马毗客气,微微一笑说道,“世子殿下这事到也不必介怀,胜败乃兵家常事,平阳丢了也就丢了。就是太傅大人也打过不少败仗。

“依老臣对太傅大人的了解。一个平阳郡太傅大人倒还不放在眼里。原本平阳在太傅眼中,就是一片死地。刚好拿来做缓冲。”

“老臣就怕秦正会直接弃了平阳逃跑。毕竟秦正这竖子在太傅眼中,当初是由世子所建言,才答应任命此子做那行太守。这样着实太丢世子和太傅的颜面。”

“那依潘侍郎所言,本世子如今当如何。”

“依某之见,世子殿下不如把此次匈奴入寇之事,修书一封快马急报太傅大人匈奴入寇平阳之事。并告知太傅已经严令秦正死守平阳,然后建议干脆放弃平阳郡,以为缓冲,加强河东的防御。”

“哦,这是为何?”

“这样一来,世子殿下即通过匈奴入寇之事,展示了自身的战略眼光。又体现了世子大局当前,壮士断腕的魄力。”

“至于之后,太傅大人如何安排,那就是太傅大人的事情了,世子只需做好本分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