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胡途 > 第七十六章 论功行赏还是分赃大会

胡途 第七十六章 论功行赏还是分赃大会

作者:八三一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4:13 来源:笔趣阁

洛阳防守战在王斌的七里涧之战大获全胜中落下帷幕,自然免不了论功行赏。

晋惠帝司马炽也再次打开了久违的宫门。在一阵讨价还价之后,蛋糕终于分好。

最大收获者是洛阳防御战总指挥司徒王衍,虽然他根本就没有怎么指挥,但耐不住别人是挂了名的都督,一个调度有功,安排得体那是跑不了。

一瞬间让王衍在大晋朝堂是威望大增,很多人觉得王衍除了文采风流,辩论无双,兵法韬略也是高人一等,直接就有大臣提出王司徒可以胜任太尉一职,却是被王司徒自己严词拒绝了。

他可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绝对不是带兵的料,还是见好就收,收了这一波声望就差不多得了,这样做还能体现一个高风亮节。

说不得还可以借此实施一下自己长久以来的想法,王家要开枝散叶,要扩大影响,要成为千年世家,要成为如汉末袁氏那样的高门大阀,也许这就是个机会。

其次就是潘滔,如他所愿,在极力劝说王斌主动出城追击贼寇,大获全胜之后,他料事如神,洞悉一切的姿态又一次回到了众人的眼中,许昌失陷对他的影响也就进一步谈却,对于司马越那里他重新巩固了他首席谋士的位置。

而搞笑的是,他被惠帝亲自从黄门侍郎加封为散骑常侍,出则骑马相随,入则劝谏过失,可以说是天子近臣,也是一时无二。

对与司马炽的这个任命,别人可能有些疑惑不解,毕竟潘滔是司马越手下重要谋士,上次司马越要皇帝任命潘滔为黄门侍郎这个传达皇帝诏令,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朝廷事务的官职时,司马炽可是极度排斥,最后迫于形势才不得不答应下来,但事后也是高高挂起,基本上不会用到潘滔,潘滔这才随司马越去了许昌,但这次却这么主动,确实让人疑惑。

但卢志却是知道司马炽的心思,皇帝陛下这是在做给他看呢!表示没有你卢志,我一样可以找到一个谋略之士辅佐,至于司马越,估计陛下还以为只要对潘滔委以重任,给他加官进爵,一定可以取得潘滔的忠心,这样既增加了自己的实力,还可以削弱司马越,可谓是一举两得。甚至可能在想,哪怕没有成功,也可以离间司马越和潘滔的关系。

还别说,惠帝司马炽确实如卢志所想,他就是要挖司马越的墙角,为此他在封闭宫门的这段时间,翻阅了无数的典籍,才想到了这么一个得意之作。

卢志对此是嗤之以鼻,这一下对司马炽更是失望至极,以后就听之任之吧!这样完全就是授人以柄的做法还洋洋得意,只有小聪明的人,终究成不了大事,自寻死路还不自知。

潘滔却是高兴不已,一口在答应了司马炽的任命之后,特意装作了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但却在转身之后,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准备在司马炽身边做一个无间断的想法快马送达了司马越处,惹得司马越也是一阵大笑不止。

原本准备移师回洛阳的司马越也是继续停在了鄄城防止石勒。现在有了潘滔在皇帝身边,自己的一些想法,完全可以由潘滔来劝谏,比如让陛下派人去攻打在黄河以北肆虐的刘聪。可以说是瞌睡遇枕头,皆大欢喜。

还有就是西凉刺史张轨,因为派遣了勤王之师北宫纯,被封西平郡公,但张轨却是没有答应。当时天下已乱,各地刺史几乎都是处于自治状态,皇帝是哪个,朝廷想干嘛,基本上都是不管不顾。

甚至这一次洛阳被围,虽说朝廷向各地都派出来信使,但却是只有张轨派来了援兵,而且张轨一年四季对皇帝都有朝贡,朝廷也是一再对张轨降旨嘉奖。可以说两者关系还是非常的和谐。

因此张轨的名望也是非常之高,历史上,西晋灭亡后,中原很多人逃到张轨处避难,让西凉人才储备和人口基数大增,为建立前凉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至于洛阳之战中,出力最多的曹武和王斌两人,曹武职位没有变化,但也没有什么意见,因为王衍给他侄子曹斌从军职换成了文职,提到了司徒府做一个从事,管理大晋民事的职位,油水颇多,也算是了了曹武的一件心事。

而王斌则是因功正式升为左卫将军。又因为巨大的缴获,快乐非常,可惜他不知道潘滔已经给他挖了一个大坑,注定高兴不了多久,乐极生悲马上就要在他身上应验。

……

秦正也因为守城有功,破贼有力,又升了一级,从都尉升到了校尉。可惜是一个杂牌校尉,号鹰扬校尉。但是领兵人数却是增加到了2000,此刻秦正是苦恼不已,他才只有四百多人,还相差一千多,手上倒是有一些俘虏,但事关重大,也不知道能不能征召,就算是征召了,他也不够,更怕他废了半天力气,最后曹武一句话就拿走了,不由暗暗想道,“该怎么弄呢?”。

秦正现在十分苦恼,但是不补齐人马,秦正是绝对不愿意的,刚刚结束的战争告诉他手上的实力是如此的重要。

足足想了一上午,和牛三等人又是商量了半天,最后综合好大家的意见,旁晚时分,秦正准备还是先去找曹武说说看,到时候随机应变,争取尽快把这个事情敲定,时间紧迫,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完善。

准备妥当,秦正来到曹武府上,由曹武的亲兵领着,在会客厅见到了曹武,拱手一礼道,“末将秦正,请过大人。”

曹武对秦正是越发的看重,特别是在秦正领兵出城迎战之举,让他觉得秦正是少有的勇武之人,而且运气非常不错,竟然恰巧碰到北宫纯,有实力又有运气,值得自己关注。

看到秦正行礼,马上也是虚托一下,朗声说道,“秦校尉来了啊,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麾下将士伤怎么样了,没有大碍吧?”。

秦正不卑不亢但又满是感激的说道,“兄弟们伤情都稳定了,由济世堂的郎中在看着,应该没有大碍,用不了多久,就又可以为将军出力。”

顿了一下,有些犹豫的,好像不好意思的继续道,“今天末将来找将军,主要是因为麾下士卒数量差额太大,足足差了1500人,想请将军帮末将调拨一些,以便我组织训练,早日成军为将军征战沙场。”

曹武听到秦正的话到是大为高兴,有一个这样为自己尽心尽力做事的下属还是很舒心的,可惜自己现在确实也是有心无力。

通过许昌和洛阳之战,现在世家都是觉得武力的宝贵,此刻都是努力发展自家实力,除了大力招募护卫,连自己的仆役也是都武装了起来。甚至有些人还把手伸向了兵户。

所以曹武除了在自己的仆役和佃户中收拢人手,在其他人那里根本没有什么收获,这一次大战,开阳门损失了足足1000有余,现在他自己也是兵力奇缺,可以说他不找秦正要人都不错了。

也是只能为难的说道,“现在我这里也是兵力不够啊,虽然我之前有答应替你补足士卒,但现在只能是再过一段时间,你放心,只要有了补充,一定先替你补齐,你训练士卒的能力,我还是很放心的,现在只能先这样了!”

秦正看曹武这样说,把原本答应自己的事情一推二五六,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此刻也是郁闷不已,心里是大骂不止,但嘴上却不能说出来,按照既定问题,说道,“将军,我觉得马上还会有战事,如果不尽快补充兵力,我怕万一……,那可就来不及了啊!”

曹武确实是没有办法,听秦正说到马上可能还有战事,也是眉头一皱,“唉,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可现在洛阳已经是无可以征召之人……”。

秦正看时机差不多了,问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将军,不知道这次俘虏的贼寇,能不能征召入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