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 第116章 卫氏转型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第116章 卫氏转型

作者:戒之L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6:44 来源:笔趣阁

神农祖地,周山之巅,潘烈与夫子蔡邕坐在地坛边论道。

历经半年,蔡邕终于将浩然之气掌握,梳理出儒家修行的方向。

武者修炼体魄,有练劲、炼气、炼罡三大境界,而后为先天,先天之上,暂不可知。

蔡邕一朝顿悟,文气化龙,领悟浩然紫气,言出法随,有着万般造化。

顿悟,可遇不可求,以顿悟来教授弟子,是未来禅宗一脉的修法。

蔡邕依据自身经历,创出儒家修行之法。

君子六艺,修身养浩然之气。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学礼,即祭祀、丧葬等礼,感悟天人之道。学乐,古乐“云门、大咸”等都是天地之音,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聆听自然之音。。。。。

学习六艺,养出浩然正气,是为正气境。

浩然之气出,胆气加身,不惧万邪,一腔热血,刀斧加身而不改其至,通达于内,则浩然之气日深,言语间自带威慑。

浩然之气充盈胸膛,以口舌施展,可振奋军心,激励士气,振奋万人之心,振聋发聩,一言破邪,乃是邪魔妖鬼克星。

此者,可为儒士境。

浩然正气洗涤精气神,则心中不惑、而后知命,而后立命。以自身之命心,凝浩然之文心。文心现,念头通达,天人感应,可驱使文气化物。

此者,可为大儒境。

大儒之上,则为夫子,一朝顿悟,文气化龙,行使人间正道伟力。

潘烈听了,大有感悟,然后说道,我有一正气歌送于夫子。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何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青夷,含和吐明廷。”

时。。。

潘烈念诵正气歌,念到第三句的时候,突然发现口不能言。

正气歌蕴含着莫名的伟力,潘烈发现自己居然无法表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何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青夷,含和吐明廷。”

浩然,原来这才是浩然!

蔡邕大喜,问这正气歌是何人所做?

潘烈道,从神农祖地经传中看到,也不知道何人所在,后面部分遗失了。

蔡邕遗憾,对这位写下此歌的前辈非常敬仰,恨不能见其真人。

就念诵的这两句正气歌,蔡邕就大有所获。

可惜,此歌不全。

见到蔡邕大有所获的样子,潘烈却一头雾水,他回想起正气歌全文,也没从中悟到什么。

论道完毕,潘烈带着蔡邕行到周山下,进入地宫,查看因突破失败走火入魔的军士,请蔡邕驱煞。

蔡邕开口道:“邪煞当驱。”

紫色文气灌入军士体中,军士受到刺激,暴躁的向着蔡邕杀来。

潘烈启用戊黄艮土法袍的重力域,直接将他镇压。

蔡邕继续开口道:“魂魄归兮。”

军士眼中的血色缓缓退出,清醒后,见到潘烈在测,立即向潘烈行礼。

“感觉如何?”潘烈问道。

军士眼中露出挣扎之色,言道,他快坚持不住了,请求教主大人给他一个解脱。

蔡邕的文力,治标不治本。

潘烈言道,本教主一定会找到办法治好你们。

军士大礼相谢,而后口中发出咆哮,面如痴狂。

潘烈摇摇头,与蔡邕离开地宫。

蔡邕愧道,无法帮助到令君大人。

潘烈言道,如今我们无法解决,是因为我们境界还不够高,等我们修为高了,总有办法解决。

两人才出地宫不久,卫仲道来报。

与卫仲道一同来的,还有唐甜。

长子离壶关不过百里,卫仲道、唐甜二人施展御风之法,不过数十分钟就可抵达。

卫仲道、唐甜二人过来请罪,因为鲁莽,把虎贲中郎将袁术给打成重伤。

袁术!路中旱鬼,打了也就打了,只要不打死就好。

潘烈并不在意,询问水运司组建情况。

如今神农教的丹药销售,在并州、雍州一带已经进入瓶颈,销售增长非常有限。而随着袁绍麾下左慈练出丹药,丹方在世家大族中传播后,他们都开始想办法自行炼制丹药。

锻体丹、凝气丹,并不是多高深的丹药,只要有配方和灵药,就是医匠也可进行炼制。

除了左慈,听说太医公孙鲁、沛国华佗,南阳张机,扬州于吉、会稽虞翻都已学会炼制此类丹药。

小还丹是神农教的核心物资,潘烈不会轻易出售。此于其他商品,如神农稻种子、肥料、铁制工具、弓箭等,交易量大增,但利润有限。

水运司组建,不仅是为了经商,还有黄河中传说的宝物。

这个世界是封神的后序,在仙魔佛兴盛的时候,黄河中水妖众多。水妖以龙为首,都喜欢收拾宝物。

这些宝物,就是潘烈的目标。

潘烈以卫仲道为督军,与黄河沿岸各方势力打好关系,以张鲁为副,带领天师教高手搜集黄河珍宝。

加上应龙敖相,以及大量的水系,土系修炼者,可以效仿大禹,移山截河,改变水貌。

潘烈甚至可以在三门峡位置,建设大型水坝。

三门峡,在中条山和崤山之间。一旦建设完毕,则改变整个黄河下游的格局。

三门峡水坝一建设好,神农教被困在上党郡的局势立即就被打开了,至那是,西上或东下,都在掌握中。

卫仲道言道,已取得下邳糜昭的支持,糜家答应派遣二百名船匠过来帮忙。

卫氏也有航运码头,但因为黄河汛期时水流急踹,春冬之日寒冰覆盖,加上河内流沙居多,不利于行船,所以货物渡河多采用羊皮筏子,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寛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吨以上。

潘烈需要的是战船行于大河之上,可长期在大河中飘荡,上设巨弩,以加固阵法,以附魔,以强化石强化后,即使是木头制造,因为有仙家手段,航速和战力都不会差。

所以,卫氏必须要有造大船的能力。

此外,沿着黄河两岸,寻找合适位置建设码头和乌堡,这也需要各地大商人的支持。

卫仲道主管水运司,整个卫家也开始进行转型,原有的采办生意,全部让了出来,下放至银元街中心城自由贸易,除了大面积种植神农稻外,大部分族人将在大河上经营水运。

神农教每年需要采购大量的铜铁、食盐、牛皮、布帛、兽筋、兽胶、桦木、桑木、煤炭等物资。

卫仲道以这些采购订单为引,将众多商业家族整合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