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 第205章 赤霄剑主刘擎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第205章 赤霄剑主刘擎

作者:戒之L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6:44 来源:笔趣阁

冀州信阳,假王宫中,刘擎从睡梦中惊醒,抓起放在床边的赤霄剑,感受到剑体散发出的温度,才慢慢静下心来。

他又做噩梦了,梦见渤海王宫一夜被屠满门,母亲惨死在自己面前的场景。

“刘宏,刘辩,刘协。”

刘擎本以为这一辈子都没有报仇的机会,那知宗室、朝堂三公九卿会尊奉他为帝。

“赤霄剑有灵,保佑我手刃仇人,重兴汉室。”

赤霄剑,是渤海王留给他的唯一财产。当年宦官死士杀渤海王一家,除了排除危险外,也是为了寻找这柄神剑。

赤霄剑,乃是神人赠予汉高族刘邦。依靠赤霄剑,刘邦斩白蛇起义,转战八方,最后重兴汉室江山。

赤霄剑,本就非凡,历经八百年汉室信仰之力洗刷,如今已经是后天至宝。

“当年,高祖皇帝从一介亭长建立偌大的汉室,那是他已经四十又五岁,吾刘擎,今年十八,还有六十年奋斗时间,一定能兴复汉室。”

刘邦娶了吕后,得商人吕氏一家支持。

刘擎也非一人,他娶了大儒沮授的女儿沮姿,可借助沮家人脉在河北之地建立势力。

宗室刘政、刘普、刘宠,太尉皇甫嵩,司徒审配,司空袁逢虽然立刘擎为帝,但他们把持朝堂,将他视为傀儡。

刘擎冷笑,抚摸着手中的赤霄剑。

这些朝廷大臣,并不知道赤霄剑为何人所赠,自然无法知道他背后的实力。

刘擎穿戴好衣服,走到大殿外,开始修炼起赤霄剑决。

“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你们这些老家伙了。”

刘擎舞剑越来越快,最后一剑劈出,一道剑罡划过,将正面的大树直接斩为两半。

“恭喜肃帝,已至罡气巅峰,突破先天指日可待。”

一袭白衣,带着面纱的蓬莱圣女姜萍不知何时出现在演武场上。

“圣女大人。”刘擎恭敬行礼后,双目注视着姜萍那双柔情如水的眸子。

只从见了一次姜萍真面目后,刘擎再也无法忘记那盛世容颜。

见了仙子姜萍,刘擎对凡人女子都不感兴趣了。

姜萍微微一笑,告诉刘擎,他们的人已经进入泰古秘境了。

刘擎大喜。

刘擎背后有蓬莱仙岛支持,对于宗室和三公大臣并不在意,唯一在意的是神农教。

西凉董卓和天狼神也很强大,但他们的实力一切摆在明面,属于可知可控状态。

神农教兴起突兀,内有广阔空间,各种装备、法宝层出不穷。现在明面上只有一个金丹高手潘烈,其他如吕布、蔡邕等都是九州人士。

神农教嫡系,真正来说只有潘烈一人。

潘烈一人就如此厉害,那他背后的势力是何等庞大?

蓬莱仙岛在没有搞清神农教虚实时,暂时潜伏,在东北长白山系积累实力,让神农教与天狼教相互比拼,让他们互相损耗,也让他们把实力全部显露出来。

当年,商周之战,蓬莱仙岛的祖师就是这么干的。

而后,秦灭六国,引动六国余孽推翻秦朝,蓬莱仙岛的圣女也是这么干的。

也正如蓬莱仙岛所想,天狼教势力和神农教势力开始对碰了,从北方雁门郡,西南汉中郡,他们正式交锋了。

清晨的阳光刚刚升起,文聘带着五百骑军护送着何皇后的懿旨从洛阳直奔宛城。

文聘率领骑军施展风字秘奔出军营,正午不到,就抵达了宛城。

文聘带来两封懿旨,一封给孙坚,赦封他为司州总兵,领上将军衔,率领三校精锐。一封给秦宜禄,嘉奖他守卫南阳有功,封关内候,赏农元百万。

传闻大汉将帅院成立之时,设十大总兵,司州总兵就是其一。

这司州总兵,原来有徐荣担任,徐荣随何进讨伐董卓失败被俘,后因不愿投降,而被天狼神血祭。

司州与雍州相临,是讨伐董卓的前沿阵地。

这司州总兵不好当。

懿旨传达下来,孙坚只是微微考虑,他就接了下来。

他本武人,何惧一战。此外,他与董卓互不对眼。孙坚能有今日成就,靠的是实打实的军功,而董胖子靠走大将军何进、太监张让后门,这让他莫名不耻。

孙坚有热血,面对汉朝百姓被董贼所害,早就想击杀此獠。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刘辩王朝沿用大汉将帅院制度,背后有神农教支持,兵器盔甲之利,粮草之丰富,这中央军的待遇可比郡守军好得太多。

其三,司州总兵已是三品大员,从一郡守升级为实权校尉,是官升三级。这对于官迷孙坚来说,相当于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

见孙坚同意,文聘才告知他这次讨董战事其实已结束。

汉中一战,汉中守兵利用神农教新式武器——魔灵大炮,一战灭杀董卓十万大军。

西凉主力,被消灭了三分之一,天狼教不得不求和。

孙坚问,那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消灭董卓。

文聘道:那天狼神已经突破至半神境,仙师潘烈与天狼神已在巴山做过一场,双方约定互不侵犯。

孙坚恼怒,军中大战胜负,怎么能由潘烈和天狼神两人决定?

文聘道:将军莫急,现在讨伐董卓时机未到,等时机一至,必以将军为先锋,那是功劳唾手可得。

孙坚转怒为喜,又问他手中的二万大军将如何安排?

文聘道:纳气境、罡气境士卒可入乾城大营进行考核训练,普通士卒只有退役后有补助,并安排工作。什长月俸3000农元,营长月俸五千农元,屯长每月俸禄八千农元,校尉每月俸禄一万二千农元。

凝煞士卒可为战兵,月俸五千。若身为二星战兵,可为八千农元。

司州总兵带领的兵士皆为战兵,什长、营长、军候皆加薪。

文聘觉醒天赋铁壁,擅长防守,为乾城校尉,天子刘辩授予其中将军衔,每月俸禄三万。

俸禄是一部分,看不见的还有豪宅、丹药、兵甲、坐骑等奖励。

如程普、祖茂、韩当可为校尉,每月一万二千农元俸禄;

而黄盖觉醒天赋将魂-铁胆,能激励全军士气,可亲天子授予中将天赋,俸禄与文聘相当。

孙坚为上将,每月俸禄五万,一年俸禄六十万,配备龙鳞驹,战神铠、专属武器。

一旦得天子授予中将、上将军衔,孙坚和黄盖在乾城就奖励府邸,单独一座府邸,价值数百万农元。

至于专属武器,那制造费用都是上亿。

相对于这一线,朝廷奖励秦宜禄一百万钱,真不算什么。

孙坚又言,他有蛮兵三千,虽然无法凝聚军阵,但个体战力可比拟普通凝煞武卒。

文聘道:朝廷将重启海军、空军,他们皆有用武之力。

大汉将帅院三军之议,孙坚也有所耳闻,原以为是潘烈应付大将军何进所言,没有想到已经快要进入实行阶段。

文聘笑道:如今三峡湖军舰已经启用,进入试航阶段,最多一年,就可编入战斗序列。

孙坚大喜,言他家大朗孙策,有控水天赋,可否让他加入水军。

文聘笑道,有何不可。

孙坚与文聘相谈甚欢,送走文聘后,就召集军候级以上军官开会,宣告他们这支军队将成为司州军,拱卫大汉新都城乾城。

众军士都是粗汉,他们并不清楚刘辩王朝、刘擎王朝的区别,只要谁愿意给军饷,给粮草,他们就愿意为谁征战。

他们得知待遇、装备得到极大的提升后,都欢心鼓舞,巴不得马上成为司州兵。

孙坚整顿军务,与宛城太守秦宜禄告别后,就率领大军走虎牢关与盟军会盟。

盟军大营中,何皇后颁下诏令,招募勇士为大汉卫军,重启大汉将帅院军衔制度,消息传入各路诸侯大营,让众多军士议论纷纷。

大汉将帅院军衔制度,一旦成为中将,就等于一步登天。

青州军营中,太史慈、武安国二人正对坐饮酒,他们的案上都有一份将军选拔公示书。

武安国天生神力,擅长统军,觉醒将魂-博浪。博浪是一种能让人持久作战的被动恢复技能,若用军势技加持,就可让全军获得持家战斗的能力。

太史慈今年二十一,原是东莱县乡亭担任缉贼,专门抓捕海盗,后黄巾军犯境,加入孔融军抵抗黄巾。

平定黄巾军后,太史慈并没有得到晋升,依然回乡做他的小吏。

太史慈从小有大志,立志做一名将军,而他的天赋也非常好,灵气复苏后,很快觉醒了异能。

太史慈的异能为飞臂,他的双臂本就异于常人,故他善射,善使大戟,觉醒之后双臂的力量、出手速度比以前提升3倍,这让他的战力提升十倍不止。

太史慈未觉醒前,武安国是青州第一高手。

太史慈觉醒后,可轻松击败武安国。

就是因为这份武勇,讨董之战,孔融想起了太史慈的武勇,任命太史慈为亲卫统领,护佑他的安全。

太史慈讨伐董卓,是大义,但儒生孔融,并不是他愿意效力的明主。

太史慈更想做一名大将,冲锋陷阵,建功立业,而不是一位高级保镖。

太史慈天赋异凛,在加入孔融军后,从武安国统领军势中学会了铁血战煞的运用。

这或许也与他是觉醒者有关,他自认统领二千战兵,担任校尉一级没有问题。

校尉一级,官位等同于一郡太守,他从一介白丁成为校尉,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想好了?”武安国问道。

太史慈道:“青州无战事,待在青州也不过空耗岁月。我愿学冠军侯,出征塞外。”

武安国大声称赞,若不是他年纪大了,家室都在北海,他也想去闯一闯。

太史慈道:以后家母,还需兄长照顾。

武安国让他放心,必不会让母亲受到半点欺侮。

盟军大营中,于禁手拿大汉将帅院诏书来回走动,心中难以下决定。

四年前,于禁还是一个农夫。

黄巾军起义时,泰山郡豪强鲍信相应号召,募集壮士讨伐黄巾贼。就在那是,苟活在乡间的于禁加入讨伐黄巾贼军。

鲍信讨贼有功,攀上了曹操这条线后用金钱开路,被朝廷封为济阴相。在讨贼过程中,于禁冲锋在前,立下众多功劳,也不过被多赏赐一些财物。

鲍信为济阴相,其弟弟鲍忠为都尉,掌管着县里军队力量,于禁在他手下充当一个小小军候。

天地灵气复苏,于禁以军势之力感应到铁血战煞,凝煞成功,才被鲍氏兄弟看重。

鲍氏兄弟并不知道,于禁已经觉醒了将魂。

于禁的将魂鬼獠,施展之后全军可由鬼力加持,攻防速会大幅度提升,但会让军士显得阴气森森。

将魂技鬼獠,施展如同邪法,于禁不敢在鲍信、鲍忠面前施展,以免被人误解。

其实早在大汉将帅院选拔将才的时候,于禁就想进京,可等他准备好的时候,灵帝刘宏突然驾崩了。

“留在这里,又有何用?”

于禁不是一个善钻营的人,与鲍信也只是同僚关系,加之鲍忠嫉妒他领军的能力,他在这军营中过得极不舒服。

于禁最终下了决定。

汉朝盛行二元君主观,第一君主,自然是汉帝,其二君主,为效力主公。

臣子的忠心,第一为效力主公尽众,其次才是为国君尽忠。

君择臣,臣亦择君。君以国士待之,臣也以国士报之,而若无这成关系,作为部署,他们可随时挂印而走。

在没有明确主公的情况下,他们效力的主公是君王,自然可以随时离开。

军中自有军法在,军人岂可随意离营。

但何皇后在发布大汉将帅院招募书后,又宣布讨董之战结束,战斗已经取得胜利,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军士自由了。

地方财政有限,除了州牧、郡守的私人部曲常年供养外,象太史慈这类很多临时招募的勇士,他们是没有军籍的,他们来取自由。

何皇后发布诏令,言司州已经全部收复,这次讨董有功,可以落户司州,凡有功士兵,若愿留在此地按照,可赏良田二十亩。

这条政令发布,从豫州、徐州、青州过来的士兵们疯狂了,他们那里地少人多,按照大汉继承法令,长子可以继承大部分家产。

若不是他们家中地位低下,又无稳定收入,谁愿意出来刀口添血。

袁绍、曹操被何皇后这一波操作弄得猝不及防,气得差点吐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