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 第81章 蔡邕南归高顺练军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第81章 蔡邕南归高顺练军

作者:戒之L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6:44 来源:笔趣阁

汝南至许昌的官道上面,一辆牛车缓缓而行,架车的汉子头戴斗笠,身穿麻布衫,手背上有一条深深的疤痕。

车厢中,一老一小都手捧书简,默默诵读。老者峨冠博带,一身儒袍,额高脸方,双眼充满智慧,正是孝帝大赦天下后,从江南归来的蔡邕,蔡伯喈。

那位少年,十四五岁模样,脸颊瘦弱,双眼灵动,是蔡邕归程中新收的弟子,颍川大族郭氏旁支子弟郭嘉,郭奉孝。

郭嘉看着窗外景色,放下书简,问道: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转道许昌,这可多绕行了三百里?”

蔡邕应道,去祭奠一位老友。

老友?郭嘉为人聪慧,有鬼才之称,眼珠一转,明白老师口中的老友,正是太平道首张角。

郭嘉知道老师交友满天下,没有想到他居然与张角也是好友。

蔡邕放下书简,假寐,脑海中则回想起与张角交往的过往。

当年,蔡邕在洛阳城太学门外刻熹平太学石经,刻录儒家七经,包括《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礼仪》、《论语》。

而张角,善周易,至洛阳,专与蔡邕论易。

易经,描述天地变化之道,易变、恒变、非变也。

张角修太平要术,精研天道、地道、人道,对易经的看法,让蔡邕受益良多。

二人对周易的很多看法一致,可为知己。

当年论道的时候,蔡邕就觉得张角修的是黄老之道,骨子里则是孔儒思想。

张角推崇孔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信人可胜天,最后终逆天而为,明知道造反会失败,但还是发动了黄巾起义,落了一个满族覆灭,不得善终的下场。

张角是求仁得仁了,可把这大汉天下搅得天翻地覆。

唉!蔡邕叹息一声,从此天下多事矣。

牛车缓缓而行,一日后抵达许昌城外。

许昌城外,驻有军营一座,正是吕布、高顺扎军在此,监察许昌城内煞魁动向。

朝廷将吕布安排在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害怕张角未死。汉朝盛兴神仙学说,有兵解游尸神魂不灭的**。

张角能御使石魔,神念出窍,众大臣虽然没有明说,但都知道他已经踏入神仙一流,至少是个鬼仙。

鬼仙,可阴魂出窍。张角的肉身虽然毁灭了,但阴魂没死呢?

张角万一没死,带着凶猛至极的黄巾煞魁再次复仇,从许昌出杀入洛阳怎么办?

能够正面对敌张角,天下也只有吕布了。潘烈不算,就算他能对敌张角,朝廷也无法驱动他。

所以,只有吕布镇守在此地,孝帝,三公九卿才睡得着啊。

进驻许昌的入口,都被官军守卫。守官军士听闻是名满天下的蔡邕蔡伯喈来了,立即通报吕布。

很快,吕布迎了上来。

蔡邕刻熹平石经,乃天下有名的大儒,就是黄口小儿也知他的名声。

蔡邕曾被发配至溯方服劳役,在北方教导边郡子民,造福一方。

在九原守边的吕布曾跟着上官杨焘拜访过蔡邕,知晓蔡邕是真正有才学的人。

吕布非常尊敬蔡邕,若是知道蔡邕要来此地,起码要出门五十里相应,亲自迎接。

吕布出来后,躬身行礼道:“不知伯喈先生来此,失礼失礼。”

蔡邕记忆力超人,见到吕布,立即喊道:“原来奉先在此,多年不见,君风采依旧。”

吕布没有想到蔡邕还记得自己,当时他只是杨焘的护卫而已,因在宴席上演武助兴通报姓名,没有想蔡邕如此多年还记得自己。

吕布深感有幸。

吕布接了蔡邕,看向他身边的少年,见少年身子骨薄弱,但双眼有神,显然也是博学之人,称赞一声好有灵气的小先生。

郭嘉行礼,不敢倨傲。

吕布突然发现一道如刀的目光打量自己,顺着目光看出,见是蔡邕的车夫。

这车夫满脸沧桑,脸上布满皱纹,如同普通老农,但吕布何等人物,一眼就看出此人体内蕴含着恐怖的真气,再观察他的双手,沉稳有力,虎口起茧,加上如刀的目光,显然是一位刀道高手。

吕布洒然一笑,伯喈先生四处游历而安然无恙,显然是这位刀道高手在保护他。

蔡邕见了吕布,说明来意,一是查看许昌地脉状况,而是祭奠故仁。

蔡邕直言不讳的告诉吕布,张角就是他的故人。

吕布感叹,伯喈先生真诚豁达,乃真君子也。

蔡邕学究天人,除了儒学外,对天文、地理、奇门、算术都颇为精通,若让他查看一番地脉,或许能找到破解许昌地煞暴动的方法。

吕布先是将蔡邕引入军中款待,明日陪同他前往许昌城。

郭嘉跟随吕布进入大营,看着正在操练的军士,列阵有序,训练严格,血煞之气弥漫整个军营,不由赞道,真雄军也。

吕布哈哈一笑,十分自得。

吕布以军功起家,治军非常严格,而他现在的副将,正是从西园军中调配过来的高顺。

高顺为人古板,不被西园军同僚所喜,经常受到排挤,当朝廷有令调配一部随吕布镇守许昌城时,他主动提出留了下来。

吕布在攻打陈留的时候,曾救过高顺。

高顺一来是为了报恩,其二他是纯粹的军人,天生崇拜强者,相对于西园军的尔虞我诈,他更愿意留在吕布身边训练军士。

高顺治军严谨,在见识袁绍旗下精锐步兵后,他就想着自己练一支那样的强军。

高顺不知道袁绍练军引用了御军九秘的诀窍,但他天生对军阵敏感,只是观摩了袁绍军的衔接配合,就领悟了部分军势。

高顺将想法告知吕布。

吕布就是以掌控军势而突破先天,并凝聚了血煞虓虎,能利用全军力量为己用,在这方面非常有心得。

吕布、高顺二人都是兵家天才,一琢磨就钻研出一套以血煞之气练军的方法,沟通全军血煞之气,形成军魂。

这种练军方法,与御军九秘有异曲同工之妙,高顺以此法,很快就练成了一支强军。

吕布将此军命名为陷阵,取自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高顺每日训练陷阵营,领悟陷阵之志,这支千人军队已凝聚军魂,他们的装备虽然简陋,人数也只有千人,但凝聚在一起的血煞战气如同千军万马。

郭嘉喜欢军事,从小研读兵书,见了陷阵营,感叹这支军队可以与魏武卒相比美。

魏武卒,是兵圣吴起训练的精锐重装步兵。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从未一败,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特别是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著名战役,使魏武卒名动天下。

吕布听蔡邕弟子夸赞陷阵营有魏武卒战力后,哈哈大笑,对郭嘉的好感倍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