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 第105章 针锋相对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第105章 针锋相对

作者:犄角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8:03 来源:笔趣阁

斥候禀报,营寨北面二十里左右突然出现了大批蛮族骑兵,大约一千人左右,动向不明,但行动方向却是营寨这边。

王蒙摆摆手,示意斥候退下去。

斥候着急是想第一时间把消息传给王蒙,但区区一千骑兵对于王蒙这坚固的营寨来说,还不会造成伤害,如果敌军真的敢来攻击营寨,那后悔的肯定是他们。

现在最主要的是蛮兵的意图不明确,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士兵没有探查到,这才是关键。

公孙瓒似乎是看出了王蒙心中所想,缓缓说道:“怀仁是不是担心蛮族之人有什么阴谋?”

王蒙见公孙瓒话中有话,便立即问道:“实不相瞒,第一次与蛮族之人打交道,还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套路,但草原部落来去如风,倒还真不敢小觑,还请伯圭将军不吝赐教?”

公孙瓒朝王蒙拱拱手道:“蛮族多以部落为单位,平时放牧围猎为生,战时全民皆兵,虽有统一号令,但部落与部落之间配合却不够,除非让他们有灭族之危,蛮族统领方才集中各个部落统一作战。”

“现如今怀仁不过是刚刚来到草原外围,虽然取得了首战胜利,但应该也是击败了一个部落,至于草原上的大部队不会这么快就反应过来进行反扑的,想必是败军到附近的部落求援了,而草原部落分布广泛,按常理不会再有其他的援军了。”

公孙瓒已经说的很透彻了,敌军多半是孤军,只有一千人左右,是攻是防全看王蒙如何决断。

王蒙低头沉思:现在自己的相对力量绝对在这批蛮兵之上,但却刚刚经历大战,士兵并未得到有效休整,现在若是骑兵倾巢而出,战胜敌军倒并不算是难事,但损失却并不可控。

想到这里,王蒙抬头看看公孙瓒,微笑着说道:“久闻伯圭将军白马义从能征善战,我军刚刚与蛮兵作战,并不熟悉其作战方式,不知将军可否带领我军再次杀一杀蛮兵锐气,也让我们见识一下将军的风采?”

公孙瓒略有迟疑。

王蒙继续说道:“此战胜券在握,我军可出三千骑兵,缴获尽归将军所有。”

公孙瓒眼神一亮,虽然还是很淡定,但这细微的眼神却没能逃过王蒙的眼睛。

公孙瓒有些盛情难却地道:“怀仁将军抬举我了,带领将军作战实在不敢当,但蛮族乃我军之宿敌,如今胆敢来到边境,我自当全力将其击溃,还请将军助阵。”

随后,二人立即整顿军马,一场没有悬念的伏击骤然间打响,只是半个多时辰的时间,敌军便扔下六七百具尸体逃窜了,王蒙和公孙瓒也并没有大举追击,缴获的几百匹战马也让公孙瓒大为欢喜。

两军就此分别,赵云也简单与公孙瓒寒暄一番,也算是了却了主从之谊。由于战场离王蒙的营寨比较近,所以战死战伤的战马便由王蒙带回营中宰杀劳军了。

公孙瓒走了以后,王蒙又发动所有人安抚了一遍赵云,让赵云能在这里找到一些感情上的寄托,至少让大家知道这里的人对赵云都是欢迎的。

而张郃、高览和于禁等人,更是以诚相待,赵云感觉到了和公孙瓒那里不一样的情谊,这样的主公他倒是非常喜欢,而且他与王蒙也算是有故交,很快便与所有人都熟络起来。

因为赵云的到来,王蒙重新调整了军队的将领职责。

郭嘉为军师,张郃为都尉,统军主将,统领王蒙所辖的五千骑兵和两万步兵;高览为步军主将,职同副都尉;于禁为步军副将;赵云为骑兵主将,职同副都尉;典韦为中军护卫;王蒙自从升任郡守以后还没有明确的将令封赏,如今战事一开,各将领自然是论功行赏,相应地升官,张郃跟着王蒙时间最长,个人的能力也完全可以统帅这些兵士,所以武将便以张郃为首。

田丰和许攸也各有升迁,不过是郡守府中的文官,但田丰的官职要在郭嘉之上,任命田丰为功曹,掌管郡内一切人事;许攸为主簿,掌管文书,实则还承担一定的军士和谋划职责,只不过王蒙还是要给他们一个官职。而王蒙和郭嘉关系最为密切,也根本就不用拉拢,所以就给了郭嘉一个虚职——军师,食邑和田丰一样,这个职位可大可小,甚至可以与王蒙平起平坐,但也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职权,因为他不是正式的官职,是王蒙自己创造出来的。

一应人等分拨已定,王蒙便令人将任职的书令传回高阳,向在家留守的田丰和许攸公布,王蒙便帅大军出发。

高览为先锋,领着先锋营兵马探查地形,打探敌军消息。蛮族的骑兵神出鬼没,又对地形和环境十分熟悉,王蒙不敢掉以轻心。因此,这次向外派出的斥候非常多,遍布方圆十里以上,只要有敌军的动向,王蒙便能立即做出相应的部署。

大军走走打打,鲜卑人并没有再次出动大规模的骑兵来犯,但小股敌军并不少见,毕竟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是北方民族入境抢截多发的季节,他们的兵力也分成很多的小部分,一时间恐怕也不太容易集结,但想必王蒙的两次大胜仗应该已经引起了草原各个部落的重视,只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发难而已。

这些小打小闹并没有影响王蒙的进军速度,按照原定路线一直朝着俘虏供出的鲜蛮族老巢前进,而敌军的老巢如今这个季节应当在北方的一个草场,这与王蒙得到的消息正好吻合,所以就按照这个俘虏的指引前进。

王蒙越走越谨慎,自己的目标这么大,早就被敌人察觉了,敌人很可能已经收拢集中兵力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场大战便会猝不及防地发生。

而郭嘉也在此期间然步兵演练了几个阵法,其中一个便是专门为了对付骑兵冲杀的八门金锁阵,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门而入则亡。八门环环相扣,相互支援,军中主将自然是张郃,也只有张郃才能稍微对此有所掌握,但也很难得心应手,其他的将领却还不能领悟,可见此阵的复杂性。

这天行军至中午,大军正在原地休整,突然前军传令兵来报,前锋营遭到敌军大股骑兵冲击,目前战况不明,高览将军感觉这股敌军和以往不同,特来报告情况。

王蒙知道高览也是经过几次大阵仗的将领,身为先锋,自然是有擅自决断的权力,现在却急慌慌地来报告情况,凭借高览的战场嗅觉,王蒙觉得这次可能非同小可。

平时进兵,前锋营和中军自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好让中军有所缓冲,但这次在北境作战,王蒙一改常法,采取了郭嘉的建议,缩短前锋营与中军的距离,至少骑兵半日能够到达,这样便能更好的相互支援,毕竟蛮族的骑兵可不是吃素的。

王蒙立即命令斥候营加强向四周的探查,命张郃为主,于禁为辅,郭嘉居中调度,大军就地安营扎寨,防止敌军偷袭。

自己亲率四千骑兵,并典韦、赵云前去支援高览,一马平川的北境,还是骑兵的威力最大。

赵云率一千骑兵为前队,奔袭支援,王蒙作为后援紧跟其后。

行至天色渐晚,王蒙才和赵云汇合,但却没有发现高览的踪影,按照斥候的报告,高览应该就在此处与敌军遭遇,但现在却音信全无,令王蒙无限担忧,心中惴惴不安。

但也令王蒙感到有些奇怪,毕竟这一路上一直在接到斥候报告的情况,高览虽然被围,但却也依靠着一个河湾据险而守,应该不会这么快就被击溃,而且现在已经到了河湾,却一个人影都没看见。

由于晚上,王蒙对这里的地形又不熟悉,只能原地休息,多派出斥候打探消息,特别是高览的下落,毕竟高览还带着两千兵马,要是都被鲜卑的骑兵击杀了,那对全军的士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王蒙毕竟是骑兵,所以不能像高览那样将步军安置在河湾处,骑兵需要机动,如果这时候遭到敌军偷袭,那骑兵根本就没有施展的空间便被窝在河湾之中消灭了。

因此,王蒙找了一个稍微开阔的离河湾不远的地方休整,四外多派出斥候,全军士兵不离战马,战甲不卸,军器不丢,编制不乱,随时准备作战。

安排已定,王蒙心中还是放心不下,便带着典韦和二十几个亲兵护卫向河湾的上游巡视,蛮族已经祖祖辈辈在这里,王蒙在地利上落于下风,必须要熟悉这里地形,避免落入死地。

向上游行了几里,王蒙突然觉得不对,自己刚才走的路线好像并不是直线,由于天黑并不敢非常确认,但刚才的风向明明是在变化,王蒙突然眼前一亮,原来草原上的河流都是九曲十八弯,而高览被围困的地方肯定是一个河湾之中,只不过斥候对这里的地形不清楚,将王蒙等人带错了地方,毕竟草原上的景象是在是太像了,牧民的迁徙都是在一些老人的带领下完成的。

想到这里,王蒙立即回到军中,又分别向河流的上游和下游派出几波斥候,王蒙断定高览被围的地方肯定是在这条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只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而已,越早找到越好。

直至寅时,下游的斥候终于来报,高览被围困在下游三十里处,蛮族擅长夜战,高览还在拼命抵抗,军队还在。

王蒙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但斥候营的兄弟却回来的不全,王蒙知道这个消息是斥候营拼了命才传出来的。

王蒙立即动身,奔袭而出。

天明时分,王蒙终于见到了敌军的一队骑兵,正向王蒙这边开进,应该是为了阻止援军的,王蒙正憋着一肚子火没出发泄,便命令赵云帅一千骑兵,直接冲杀。

骑兵战骑兵,针锋相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