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 第117章 故人相遇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第117章 故人相遇

作者:犄角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8:03 来源:笔趣阁

于禁等人见这群官兵为了过来,便偷偷的摸向了随身携带的武器,而令王蒙感到意外的是貂蝉此时却并未展现出惊慌,而是镇定地看着事态的发展。

这些官兵围上来以后,领头的大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到此地为何?”

王蒙纵马上前一步,说道:“在下渤海人氏,到京师求见故友,还望官人行个方便。”

为首的颐指气使地说道:“看你们也不像什么善类,有随身带着武器出行的吗?”

王蒙立即解释道:“如今乱世,我们也是为了防身,在下给官人添乱了,一点意思,不成敬意,请兄弟们喝点酒取暖,还望官人笑纳,与我等行个方便。”说着王蒙从包裹中拿出一袋钱抛给了为首的人。

那人脸色立即变得不那么凶神恶煞的了,颠了颠手中的钱,觉得分量还算不错,说道:“你们在这里行走还是小心点,不要惹是生非,看你们还算是好人,就让你们过去吧。”

王蒙又向这些人行了礼,便带着几个人向虎牢关方向行去,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但王蒙心中仍然有些疑惑,甚至是对貂蝉更加看不懂,让他看不懂就有一种难以把控的感觉存在,自己的行动也就变得不确定,特别是刚刚貂蝉的淡定也给王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女不简单。

虽然现在有些事情难以确定,貂蝉就像是一个火药桶一样危险,但王蒙似乎也从中能感觉到一丝的机遇,即便貂蝉是董卓的细作,只要自己小心,说不定还能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一路还算是顺利,虽然过了几个关口,使了一些钱财,但总算还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乱世当道,却也为王蒙这样的人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方便。

转眼间便来到了洛阳旁边,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百姓举家东去,看样子是想躲避灾难,可想而知董卓给百姓带来了都是什么,正所谓故土难离,能够背井离乡居家搬迁,只能说明在家乡没法过活了。

王蒙也从这些民众口中对董卓的种种恶行了解的更加具体,贼人竟然将皇帝都换了,此乃冒天下之大不韪,夜宿龙床,奸.淫妇女,放纵手下士兵为祸百姓,种种恶性罄竹难书。

王蒙气愤难当,一定要与这贼人势不两立,所以进城打探情况是必须的了。特别是要了解朝中有分量的人对待董卓的态度,这也是为自己今后争取同盟力量的基础。

临近晚上,王蒙也并没有急着进城,想必这种情况晚上城门肯定是关闭的,王蒙便找了小镇的酒家吃点饭,打算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再进城。

兵荒马乱,王蒙也不敢轻易将自己的马匹交给酒馆的伙计来看管,便留下一个亲兵去亲自照看,两个亲兵轮流,这样能够尽量保证不出差错。

王蒙带着于禁和另外一个亲兵、貂蝉等四人来到了酒馆,刚刚坐下,酒馆的伙计立即端上来一些饭食,饭食很简单,一来是王蒙他们不想张扬,二来是这附近还是挺乱的,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好东西能让他们吃,但酒却是少不了的。

路上确实也是走的太远了,舟车劳顿,几人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可刚刚吃了几口,旁边桌子的一个人便凑了过来,说道:“幸会幸会,能否与各位共用一桌?”。

王蒙等人立即警觉起来,特别是于禁,手已经悄悄地伸进了包裹,握住了包裹里的短刀,为了不显眼,他们已经把长刀放到了马匹上的长包里边了短刀是临时防身用的。

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让王蒙等人立即警觉起来,王蒙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方如果知道王蒙的身份又不直接揭露,想必还是有所图,想到这里王蒙稍显镇定,起身拱手说道:“英雄是不是认错人了,我们是外向赶路来的,身边亲戚不喜欢与他人交往,不便与他人共桌,还望英雄见谅。”王蒙拱手行礼。

可这人不但不听王蒙的话,反倒是笑呵呵地坐了下来,声音不大,但接下来的这一句话让王蒙心中一惊,“怀仁这么远来到京师,这太师心中的大患,勇气可嘉,让人敬佩。”

旁边的于禁一听这话,便要将包裹中的短刀抽出来。

王蒙一把就按住了于禁的手,王蒙已经想到此人既不声张,又不悄悄报告官府,肯定有他的目的,这就有转圜的机会。

于禁不解地看了一眼王蒙,王蒙眼神告诉于禁不要轻举妄动。

王蒙环顾一周,并没有看出可疑的情况,小店之中就根本没有几个人,特别是那种人高马大的士兵一类的更是没有,几个人也都像是赶路相互不认识的,王蒙心中也稍微有些底气了。

但却也不敢大意,轻轻将于禁的手往门外的方向拉扯一下,于禁明白了王蒙的意思,这是让他看看外面的情况。于禁看了一眼四周,起身朝门外走去。

王蒙笑了笑也坐下了,说道:“看来是故友了,别来无恙。”

见王蒙如此镇定,又这样说,来着顺势摘下自己的头巾,端起自己的酒杯,做出了敬酒的姿势,说道:“怀仁兄别来无恙,公达这厢有礼了。”

王蒙心中一惊,对面坐着的竟然是荀攸,这下王蒙可高兴坏了,虽然荀攸是官家的人,但荀攸可是何进的手下,而董卓的行径可谓算是何进的半个仇人,按照王蒙对荀攸的了解,荀攸应该不会认贼作父,至少不会和董卓同流合污,刚才的紧张终于放松下来了。

而且王蒙第一次来到洛阳受封的时候,荀攸没少照顾自己,王蒙始终记在心上。

二人相视而笑,举杯同饮,其他两个随从看着迷糊,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王蒙和荀攸的关系,当然不知道他们二人为什么笑了,虽然心中稍微有些放松,但手始终是放在旁边的包裹上面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王蒙觉得这样的公开场合,二人说话也不方便,便随便找一个借口,将酒饭拿到了房中,这里才能让他们放心说话,旁边的房间一个是荀攸的,一个是貂蝉的,也不怕隔墙有耳了。

二人叙述了一番往事,王蒙也了解到,荀攸这次并不是公干,因为他现在也比王蒙好不到哪里去,他也是从洛阳跑出来的。

荀攸就职在朝廷的中枢,对朝廷的事情了如指掌,自从董卓来了以后,目无皇权,倒行逆施,官员反对有心无胆,百姓反对无胆无力,朝廷现在全都被董卓把持着。

荀攸又不想和他同流合污,又不能公开辞官,因为有前车之鉴,公开辞官就等于反对董卓,很可能牵连家人。荀攸家族势大,但却对董卓的心性捉摸不透,说不准他就干出来逆天的事情,所以也不敢冒险,职能偷偷跑出来。

而巧合的是在这里遇到了王蒙,因为他改变了装束,所以连王蒙都没认出来他,反倒是他的眼力毒辣,竟然首先认出了王蒙。

王蒙又和荀攸了解了一下洛阳的情况,现在虽然没有人公开反对董卓,但一些老士族却对董卓非常鄙视,只不过手中没有士兵,没办法将董卓推翻,但却从心底上与董卓不对付,这些人倒是有些领头的,为首的便是王允和袁槐等人,而跟着他们的也多数是文臣,只有想法没有力量。

王蒙总算是从荀攸的口中得到了洛阳的确切消息,而王蒙现在却又有了另外一个主意,想到这里,王蒙又一次端起酒杯,还未说话便躬身一礼。

荀攸被王蒙这一举动惊住了,立即站起身来,等着王蒙说话。

王蒙说道:“在下有一不情之请,既然现在先生不愿与贼人为舞,放弃了官职前途,某却有一愿,在下虽然官职不高,势力不大,但却有抗击董贼,匡扶百姓的雄心,但却始终觉得智谋疏漏,谋划不全,还望先生能够不弃,助我成大事。”说完深鞠一躬,举着酒杯不起身。

荀攸稍微有些犹豫,并没有立即答应。

荀攸不是想放弃自己的前途,也不是对王蒙的做法不赞同,而是不确定王蒙的心性,不知道王蒙的目标在哪,志向何处,所以一时难以回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