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 第135章 追击不力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第135章 追击不力

作者:犄角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8:03 来源:笔趣阁

郭嘉稍微迟疑了一下,王蒙还是第一次看到郭嘉有如此难言的时候,平日洒脱的郭嘉都不愿意直接和王蒙说,证明这个消息绝对会让王蒙难以接受。

不过也是仅仅迟疑了一瞬间,郭嘉便尽量不掺杂任何情感地缓缓说道:“现在的洛阳混乱不堪,董卓纵兵在洛阳烧杀抢掠,所有的大户财主几乎被抢掠一空。我们的风雷营也未能幸免于难,现在的风雷营的酒馆已经成为一片焦土,所有的财物和粮食都被洗劫一空,兄弟们也有死伤,现在风雷营的将军已经把剩下的兄弟转移到了长安,因为董卓带着兵夹杂着百姓已经向长安进发了,放弃了洛阳城,洛阳现在是一座空城,而从传信的士兵口中描述,洛阳现在几乎是一片焦土,就是人间炼狱。百姓死伤无数,皇宫也仅剩下瓦砾残垣。”

王蒙没有想到结果会这么严重,特别是自己经营的风雷营,被洗劫一空,这个损失不可估量。

王蒙立即问道:“有多少士兵回来传话?”

郭嘉回道:“风雷营一共派出十几名弟兄,只有两人顺利到达了军营,其他的人都在半路上或死或伤,或杳无音讯。”

郭嘉虽然叙述的语气很平缓,但王蒙的心中还是产生了很大的情绪波动,这跟一向沉着稳重的王蒙有些不相符,可见这两天重磅消息对王蒙的打击,皇权旁落、皇家未知,风雷营生死未卜。

稳定了一下情绪,王蒙立即召见了前来报信的两个人,仔细询问了董卓的暴行和风雷营的损失,两人所说和郭嘉几乎相同。

王蒙并不是不信任郭嘉,而是对这个消息有一些难以接受,所以又询问了一番,想从士兵口中再次确认一下这个让人难以接受的消息。

王蒙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消息必须立即让所有的诸侯知道,所以立即动身,带着郭嘉直奔袁绍的大营,因为王蒙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风雷营这样的一个机构,并没有带风雷营的兄弟。

王蒙来到袁绍大营,袁绍早已就寝。而且今天的宴饮袁绍也是酩酊大醉,根本就叫不醒,王蒙一时着急,但又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转身回到自己的营寨。随后,王蒙找人叫曹操来自己的营寨议事,因为现在他能相信的人只有曹操。

听到王蒙的召唤,曹操也知道这么晚了肯定是有急事,所以也没有耽搁,很快便来到了王蒙的大营。

来到以后,曹操看着王蒙的表情,首先想到的就是,事情有变,而且,情况不容乐观,因为和王蒙相处这么长时间,很少看到王蒙一脸严肃,甚至有些愁容。随后,郭嘉向曹操诉说了洛阳的情况。听到董卓的倒行逆施,曹操恨不得咬断钢牙青筋暴突,恨不得立即诛杀董卓。

而听到了袁绍醉死的消息以后,曹操更加气愤,作为三军主帅,这个时候竟然不能调动军队不能处理军务,怎能算一个合格的将领。而现在,董卓已经出发了,不及时出兵围堵,恐怕很快就会逃过潼关。过了函谷关和潼关,那盟军就真的无计可施了,因为函谷关俗称天险,比虎牢关更加易守难攻。想当年偏居一隅的秦王室,就是凭借函谷关天险,硬生生挡住六国联合的军队多次进攻,等自己积蓄足够力量以后,出函谷、扫**、一统天下。

若是董卓西逃出去,那盟军若想取胜,简直比登天还难,只要董卓扼守函谷关和潼关,那盟军基本上就已经没有了胜算,等待盟军的只有失败,而董卓现在已经裹挟皇室和朝中大臣西去,一旦在长安站住脚,等他缓过神来,挨打的就是现在这些貌合神离的诸侯,天下将更加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了。

在一个位置待久了,自然就会产生那个层次的思想,穿越之前的王蒙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忧国忧民的事情,而经历了这么多事,看见自己身边的很多亲朋好友受到磨难,他也渐渐产生了一种上位的思想。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在董卓逃出函谷关的之前打败他,这是唯一的胜算,曹操和王蒙眼见着其他诸侯也指望不上了,心中不免有所不甘。

曹操说到:“兄长不如你我起兵杀向董贼。说不定可以奇袭取胜,毕竟董卓现在军队和百姓混杂在一起,很难结阵作战,我们就利用他这个劣势,利用骑兵快速冲击,想必董卓必定很难应对,这样我们取胜的可能性非常大。”

郭嘉也点点头表示赞同。

郭嘉在王蒙的决策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郭嘉之所以同意,并不是说王蒙一定能够胜利,而是他看到了王蒙一旦胜利背后的收获,那当是凌驾于所有诸侯之上的荣誉,王蒙甚至有可能达到何进的地位,甚至可能还会更高,对于现在的冒险来看,结局似乎更加诱人,这也值得赌博一次。

见郭嘉和曹操都同意了,王蒙说到:“此战非同小可,一旦落败,你我将再无退路。董卓也是能征惯战之人,他定然知晓其中利害,想必有猛将断后,因此,我们此行不可大意。还是要谨慎为妙。”

王蒙看着曹操继续说道:“孟德,我也不与你客气,既然你我二人都同意出兵,就由我来统筹如何?”

曹操欣然应允,王蒙本来就是他的兄长,再加上兵力相差很大,王蒙近三万人,而曹操马步军一共才五千多。

郭嘉立即着人升帐。

众将来到营帐之中,王蒙坐在主位,曹操下手坐定,其他人分列两旁,王蒙直截了当地说道:“日前得到消息,董卓已率军逃往长安,预计五天左右就会西出函谷关,到那时在想攻打董卓恐怕已是不行,所以我们要即刻出兵。众将听令,三更造饭,四更出兵。赵云率三千铁骑为前部,孟德居左,我率主力在右,于禁率五千步军合后,其他人等各归其位,准备出兵。”

曹操想领军为前部,但王蒙拒绝了,因为王蒙知道曹操手下一共只有五千军马,不能让曹操孤注一掷,前部危险是最大的。赵云带领军队围前部最为合适,这样王蒙和曹操还可以左右相顾,再加上于禁在后方掩护,这才是最好的行军序列。

众将依令行事,三更造饭,四更出发,一路上并未遇到什么抵抗,只有零星的董卓军在烧杀抢掠,对于前部的赵云来说,根本产生不了什么阻碍,赵云击溃了一些散兵游勇,而且还抓了一些人。得到了最确切的消息,董卓已经于两日前向函谷关进发,而风雷莹传出来的消息已经晚了两日,看起来董卓现在已经快到函谷关了,听到消息后的王蒙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下令加快行军速度。

等所有人来到洛阳以后,全都目瞪口呆,现在的洛阳城简直是一片废墟,残垣断瓦随处可见,尸体烧焦的味道刺鼻难闻,往日繁华的京畿之地现在变成了一片焦土,往日恢宏气魄的皇宫也不复存在。只有街道上哀嚎的声音和疼痛的呻吟,才能让人感觉到这座城还有一些的生命气息,王蒙立即让于禁带领士兵救助伤员和百姓。而他与曹操短暂商量以后,立即进兵追击。

这个追击的决策非常冒险,因为行军速度的加快,斥候的预警和侦查反馈回的消息肯定不及时,说不定大部队已经遭到攻击了,斥候还傻傻的向前跑呢,这样自己的军队就面临着更大的威胁,所以王蒙令赵云为前部,自己为中军,曹操为最后。但这次曹操知道形势的危险便力争为前部,最后王蒙只能同意由曹操为中,王蒙最后,全力向函谷关追击董卓。

快要天黑的时候,前方赵云前部终于传过来好消息,王蒙已经追到了董卓军队的最后部分,并且击杀了一部分董卓军,解救了一群百姓。

但追了一天,人困马乏,天色已晚,军队剩下的就是靠着将士的坚定意志来支撑,已经快要到强弩之末了,一旦遇到攻击恐怕战力会大大折损,甚至军队的士气和信心都会受到打击,这种时候太考验一个军队指挥官的坚韧与果断了,现在就要看王蒙对自己的军队是否真正有信心,遇到董卓军的主力能不能应付得了。

留给王蒙思考的时间不多,王蒙立即定下决心,半个时辰收拢军队的队形,因为长距离快速行军,军队都会被拉的很长,军队集中一些会更容易应对各种情况,方便调度。收拢军队以后立即出发,继续追击,现在只能与时间赛跑,孤注一掷了。

可还没等王蒙军队出发,前方的噩耗便传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