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 第142章 虎牢变故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第142章 虎牢变故

作者:犄角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8:03 来源:笔趣阁

经过郭嘉的描述,王蒙也知道了自己身处的险境,目前王蒙的军队在曹阳东南,前面是城池坚固的弘农,不得过;而斥候今天共发现三处敌军行军的踪迹,从敌军行军的方向看,身后东方的渑池可能有一队敌军骑兵,人数大约几千人,这部分人应该是有两个目的,防止联军继续追击和围堵王蒙,不管是哪个目的,可以说王蒙已经与联军失去了照应;东南永宁一带也发现过敌军,想必东南方向也不安全;而北面便是滔滔黄河,根本过不去,王蒙现在是四面楚歌。

王蒙问计郭嘉,因为郭嘉最先发现的问题,想必他可能会有办法,而且越是这种绝境,郭嘉就越能为王蒙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可是经过几次危急郭嘉表现出来的能力。

郭嘉说道:“在下倒是有一个冒险的想法,一是进弘农,扰乱敌军意图。二是绕三崤,估计三崤山是天然阻拦,敌军的兵力应该是最薄弱的,这也是最危险的,一旦我们被阻截在了三崤山,恐怕危急比现在还严重。三是过洛水,如果我们过了三崤山,迅速转过洛水,敌军骑兵一时很难追赶,况且他们主要是想进入潼关,必定不会全力追赶我们。四是战宜阳,此地路程大约是五天,我们的供给已经成问题了,所以过了洛水立即攻打宜阳,那里应该不会有太坚固的城防,也不会有太多的守军,唾手可得,不过我们的运气就得看城中还能有多少粮食。五是反洛水,战完宜阳,我们立即返回洛水,不然就会被困住,左右为难。六是攻永宁,董卓知道我们过洛水以后,必然会收缩兵力,永宁城防和士兵肯定不多,应该能顺利拿下,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第七步,出虎牢。从而转危为安,但这一路凶险异常,还望主公定夺。”

王蒙一边听着郭嘉的叙述,一边看着地图,心中震惊无比,短时间想出这么一个复杂的行军路线和方略,郭嘉奇才。

而这条路的凶险却又是非比寻常,不仅是行军打仗,还要两次过洛水,难上加难,但一时间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要是再耽搁下去,恐怕就会被董卓军队合围了,虽然董卓军在虎牢关战败,但却并未杀伤西凉军多少军力,现在少说董卓手中也有十几万人左右,又以骑兵著称,机动性很强。

王蒙立即下令,部队向弘农进发,于禁领三百人为前部,王蒙等人紧随其后,连夜出发,虽然这样很危险,但却能最大程度上隐蔽行军企图。

行至后夜,王蒙命全军原地休整两个时辰,直至天亮,大军继续出发。

但这次王蒙却改变了一下郭嘉的策略,派赵云率领仅有的三百多骑兵,直奔弘农,而王蒙等则继续向南,目的就是让赵云引起敌军的注意,迷惑敌军,而赵云自然是在行军一段时间后绕路与王蒙汇合。

一切进行的非常顺利,第三天,临近中午的时候,赵云按照计划于王蒙合军一处,找到向导以后,开始从三崤山西面向南挺进。

又行了一段时间,全军上下,人困马乏,这时候要是有敌军突然出现,恐怕后果不堪设想,王蒙决定就近到山上休整,这样至少还能一定程度地隐蔽军队,防止被敌军发现,晚上再行军似乎更加安全。

大军刚刚上山不到一个时辰,斥候来报,南面迤逦一队人赶了过来,似乎是董卓军的人赶着一群百姓从这边过来,大约几百军士,几百百姓。

王蒙产生疑虑,董卓迁徙洛阳的百姓有情可原,毕竟洛阳百姓富户世家很多,有钱有粮,而这边的百姓并不富裕,按照董卓的一贯作风都是抢掠一番,然后撤退,现在却在这边押解这这么多百姓,不知何意。

王蒙不敢大意,立即让斥候探明这队人身后是否还有敌军,若是一队孤军的话,王蒙绝不能放过他们,毕竟他们身上应该能够缴获一些粮秣物资。而王蒙这边也做好了作战准备,骑兵冲锋,一部分步军和弓兵前后射住阵脚,防止敌军两边逃窜,因为怕弓兵误伤百姓。一部分步军随骑兵冲杀,务必全歼,这样能够尽可能减少自己暴露的可能。

斥候的动作很快,这伙敌军是孤军,至少三里之外并没有发现敌情。

王蒙决心一下,当敌军行至山脚下的时候,王蒙这边一声令下,骑兵迅速冲锋,步军紧随其后,前后堵截,不到两刻钟便解决了战斗,敌军无一逃脱,斩杀几十人,投降二百多人,解救百姓三百多人。

兵士将俘虏的敌军将校带到王蒙这边,询问之下,王蒙才了解这群敌军和百姓的来历。

原来董卓知道联军大动干戈,自己早就做好了战不胜就撤退至长安的打算,所以打算扩充军队,加固城防,便派了不少军队四处收拢各地工匠,打造兵器、建设城池等等。

士兵们也将百姓中一些领头的带了过来,其中一个人引起了王蒙的注意,这人叫做张衡,算是一个铁匠,自称擅长打造各种兵器,这里边有很多自己的族人,他们是被董卓军抓到这里的,现在王蒙解救了他们,他们非常感激。

仗是打赢了,现在摆在王蒙面前的有两个难题,一是解救的百姓怎么处理,二是俘虏的敌军士兵怎么处理。毕竟这些人可能暴露王蒙的行踪,而带上他们还有可能影响行军速度。

和郭嘉商量一番后,王蒙决定所有的百姓全部释放,发放两天口粮,只能向南,不能向北,这些百姓已经被董卓的军队吓坏了,自然是听从王蒙的安排,毕竟自由和生命是他们现在最看重的了。但王蒙还是留下了一批人,经过张衡的同意,其族人三十几人全部跟着王蒙一起走,王蒙要想东山再起,一定需要他们。

而俘虏的士兵,王蒙不忍心都杀掉,便让赵云带着骑兵将这些人围困在山上,明天早上在释放,一晚上的行军距离,即使逃回去的敌军将消息传给董卓军,也不可能追上王蒙,那时候王蒙早就过了洛水了。

过洛水之前,赵云顺利赶到,一切按照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第五天的时候,王蒙顺利攻下了宜阳,正如之前所料,宜阳这边根本就没有什么守军,轻松就拿下了。

虽然攻下宜阳并未费力,但在宜阳城中并没有找到太多王蒙想要的物资,特别是粮草根本就没有多少,最多只能够全军用两天的,加上在城中各大士族中征募购买的粮草,也只够四天的用度,这些粮草出虎牢关都有些捉襟见肘。

王蒙不敢将粮食都发放下去,必须要统一使用,要不然肯定会出大乱子,士兵连续征战,疲累不堪,粮秣不足,而王蒙又不敢耽搁,怕董卓的西凉骑兵就在周围寻找自己,重重矛盾和困难摆在王蒙面前,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军队并没有在宜阳休整,第二天便出发了。

一路上坏消息不断,虽然没有遇到董卓的军队,但王蒙现在遇到了更大的问题,有些士兵开始逃跑了,而且这种事情就像瘟疫一样,一旦有第一个,便会有第二个,悲观的气氛开始在军营中流行,再次渡过洛水以后,王蒙的军队少了大约五百人,这还是全赖手下的百夫长等中坚力量的坚持,不然可能跑的还会多,大家心知肚明,这样的军队根本就没办法打仗了,人心散了。

过洛水再打永宁的计划只能更改了,毕竟现在部队的这种士气即使是没有太大的抵抗王蒙多不放心,一旦陷入僵局,那就是死局,敌军肯定会迅速扑过来,但时候恐怕会更加危险。

王蒙和郭嘉等人商量以后,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全军解散,想要跟着王蒙的,继续留下来,想要自谋生路的,发放三月军饷,准其归家。

最后王蒙的军队竟然只剩下一千人左右了,为了防止遣散的士兵暴露自己的行踪,王蒙带着军队加快了行军速度,而遣散走的士兵又节省下了很多粮食,这样王蒙翻山越岭穿过了永宁地区,可让王蒙更加疑惑的是,本想着这过了永宁怎么也该碰到联军的踪迹了,王蒙心感不安,派出了更多的斥候打探消息。

可直到来到了虎牢关前五十里的地方,也没有看到联军的影子,一路上更是很少遇到百姓,多数都被董卓掳走了,而看见的百姓也只知道是打仗,根本就不知道谁和谁打,王蒙也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这时,斥候突然回报消息,看到斥候慌乱的情况,王蒙心中一沉,看起来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危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