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 第168章 出征东平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第168章 出征东平

作者:犄角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8:03 来源:笔趣阁

王蒙立即着人仔细探查消息,一面开始着手备战。自己刚刚恢复战力,虽然军士三万有余,但只有一千五百骑兵,五千步军,其他的都是军垦的士兵,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带着他们出征,但用他们做好后方的防御还是可以的。

青州的黄巾军虽然号称百万,但却以流民居多,基本上都不能算是成军,只是数量上有些吓人,只要用好对策,这些人基本上不堪一击,因为他们没有凝聚力量的出众领袖,再加上流窜过来以后,烧杀抢掠不得人心,又在官军不备之时,攻取了几个郡县,造成了后续官军的惧怕,兖州长期群龙无首,军备松弛,战败理所应当。

不到一个月,这些青州的贼人已经闯入到了东平郡,东平郡近邻东郡,王蒙作为东郡太守,自然不能任由贼人胡来,一旦他们得到东平郡,势力和声望必将更大,到时候的目标肯定是王蒙的东郡,所以王蒙决定主动出击,采取外围作战,将贼人歼灭在东平郡境内,不能扰乱东郡刚刚恢复的秩序。

几个月的时间,虽然军力没有大成,毕竟一个优秀的弓箭手没有个一年半载是很难训练出来的,现在士兵的军备素养与王蒙之前的士兵还有很大差距,但王蒙确信打这些乌合之众还是绰绰有余。

王蒙尽点三军将士,带着五千步军和所有骑兵向东平郡进发。

王蒙大军行至寿张县,军队众位谋士和将军之间便产生了分歧,众位将军多从战场的对战形势出发,主张局部优势,零敲碎打,逐渐蚕食敌军,先打压敌军士气,然后一鼓作气击溃敌军。而众谋士这次到也是出奇的一致,他们的主张都是与敌军决战,一鼓作气,荡平贼寇。

其实双方的策略都是正确的,从作战的角度来说众位将军的策略可能会更加稳妥,至少进可攻退可守,以王蒙军队的战力,局部优势根本就不会有太大的损伤,战胜是迟早的事情。但现在王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钱粮,粮食收成不多,还要管着日益增加的流民,天下的人心也是王蒙壮大的基础,这一点要始终维护的。

如果坚持长期作战的策略,那将消耗更多的钱粮,这是王蒙最大的软肋。所以最后采取了谋士的建议,直接进行大决战,一举消灭这些贼人,虽然冒险,但却也无可奈何。而在采取这个策略的同时,王蒙也没有盲目静等,而是不断地袭击敌军,让他们快速过来进行决战。

贼兵也开始在寿张县以东集结,毕竟他们知道了王蒙军队已经东进至寿张县,而他们一路上根本就没有受到像样的阻拦,他们想一鼓作气拿下寿张县,解决掉王蒙主力,然后西进掠夺东郡,占领整个兖州。

敌军从四面八方赶来,王蒙的原则就是要像一个钉子一样钉在寿张县,巩固城防,以静制动。但也要静中有动,采取骑兵奇袭,不断杀伤敌军,扰乱部署,伺机偷袭的策略。

守城主将曹仁,自从曹操于王蒙合兵以后,王蒙特别注重双方的力量均衡,不让曹操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对之前跟着曹操的将士也非常重用,而曹仁也算是可造之材,王蒙经常留在中军,夏侯渊也可独当一面,往往也委以重任,这次让曹仁为守城主将也是这个原因,况且城中还有郭嘉、荀彧等人,王蒙自然是比较放心的。

王蒙亲率骑兵,带着典韦、赵云出城寻找战机。

按照斥候的报告,在敌军聚集的地再往东几十里的,正有万把人向敌军大部队集结,周围还有几支其他的人马,但人数都比这个多。

王蒙决心将这伙人数最少的敌军吃掉,但赵云和典韦却并不赞同,因为他们要想进攻这伙敌军,就必须从敌军的三支军队之间穿过去,这要冒非常大的风险,而且距离寿张县城这么远,一旦有什么特殊情况,城中都来不及救援,如果打这支军队就变成了孤军作战,将自己丢进一个险境。

王蒙却另有打算,而且是从全局角度考虑,就是想让敌人产生错觉,觉得东面也有敌军,让敌军有顾忌,不能全力攻打寿张县城,这样的话守城的压力也能小一些。而骑兵行动迅速,只击杀,不俘虏,不要缴获,速战速决。

最终二人也赞同王蒙的观点了。

王蒙采取夜间行军的方式,找到一个向导带着,准确地从南边来援的敌军和集结的敌军之间穿了过去。

一夜之间王蒙他们顺利穿插过去,左右派出多路斥候,避免被敌军发现合围。

第二天凌晨,王蒙距离敌军只有十里左右,而且周围二十里只有这一队人马在休整,王蒙并没有将这个消息通告全军,而是让全军立即休息,毕竟行军一夜,不说是强弩之末战力也绝对打了折扣。不告诉敌军的距离是想让全军将士能够更好地休整,不然紧张的情绪说不定他们连睡觉都不一定能睡着,特别是些刚刚进入军营不久的新兵。

让士兵们休息了一个时辰,天已经快亮了,王蒙也被身边的人叫醒了,王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锻炼的心胸如此开阔了,这种紧张的情况也能安然入睡,也可能是连年征战锻炼出来的吧,要不是这样恐怕早就累到了。

醒来的王蒙立即关注斥候的消息,所有的情况和休息之前基本上一样,所有的军队都在休息。

王蒙立即传令全军,通告情况,准备作战。

士兵们立即准备,戴好武器,那些有些经验的老兵还能匆忙间吃一口干粮,而新兵这个时候多数都是在忙乱和担心中度过,心态好点的还知道检查一下自己的装备,心态差的甚至都有些呆滞,直到两军真正交手的时候才能有所缓和。

当王蒙的骑兵赶到敌军休息的地方时,天色已经大亮,敌军多数都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轰隆隆的马蹄声让这些人顿时有些惊呆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遇到过这么多的骑兵,一路过来甚至连大规模的官军都没看见过,只有在攻打任城国郡城的时候看到了几千官军,但众人一拥而上,城破了这些官兵也就投降了。

现在却突然间出现了这种轰隆隆的声音,一种压迫感从心底升腾起来。一小部分参加过作战的黄巾军士兵意识到了这是一股骑兵,立即招呼众人聚拢抵抗。

可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王蒙的骑兵已经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了。震撼、恐惧、不知所措,这是正常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对这么大规模的骑兵的第一反应。这也是为什么边境的百姓总被异族抢掠的原因,大队骑兵天然的有种威慑力。

王蒙的士兵多数都不会齐射,所以也就是最原始的方式冲向散乱的敌军之中。

交战以后王蒙才发现,这些人不光是指挥不畅、建制不明,就连最基本的武器都有一半人没有,很多人甚至用的都是木质的农具,最多是上面箍着一块铁。

这样的军队怎能与王蒙这样的骑兵对抗,见此,王蒙也开始调整队形,本来是一个角度很小的锥子型冲锋队形,赵云在前,现在王蒙将队形横向拓宽,由典韦领着另外一支军队从侧面斜刺里冲出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

敌军不堪一击,跑走逃亡,四散而去,瞬间溃不成军。只不到一个时辰,王蒙的军队已经奠定胜局,除了跪在地上乞降的,基本上没有抵抗了。

站在战场之中的王蒙,见到这满地的尸体和祈求饶命的百姓心中有些悲凉,因为当他率领骑兵冲进敌军中间的时候才发现,这一万多人里面裹挟着很多老弱妇孺,这些人亦民亦兵,这些老人、妇女和小孩也只是为了吃饭。

王蒙下了一道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的命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