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 第223章 西进南征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第223章 西进南征

作者:犄角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8:03 来源:笔趣阁

王蒙听到郭嘉说长安有变,心中一沉。

长安指的自然就是朝廷,朝廷有变动肯定天下都要震动啊,王蒙一直都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为天下苍生创造一个太平盛世的,现在长安既然又变动,那说不定天下会变得更加震荡。天下震荡,那最早杨的绝对是普通百姓,这些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好在还有个名存实亡的朝廷,让很多野心勃勃的人没有正经造反或者自立为王的借口,至少汉室在天下人眼中还是正统,在百姓心中还有很重的分量。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做出头鸟,打出反抗汉室的旗帜,那就是与天下抗争,是整个天下的敌人,到时候肯定人人喊打,瞬间被消灭,这样的结果谁都能看得出来,之所以天下还没有彻底乱套,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汉室的架子支撑着,长安有变动,那天下将会打乱。

郭嘉见王蒙情绪激动,缓缓地说道:“主公不用太担忧,长安董贼残余势力相互攻杀,陛下在董承等人的保护下东出潼关,向洛阳方向过来了,看情况暂时是安全的,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

王蒙心稍安,还是郭嘉知道他担心什么。

沉思了一会,王蒙说道:“看来,我们得将吕布的事情放一放了,到洛阳保护陛下才是当务之急。”

郭嘉回道:“正是。此是长远之计。”郭嘉特意将“长远之计”四个字放缓了说的。

王蒙虽然听出了其中的变化,但却并未特别留心,只是感觉到郭嘉支持王蒙出兵保护献帝似乎还有另外的想法,不过却并不重要,因为肯定不影响王蒙的决定,不然的话郭嘉肯定会说得更加明确。

召集众将,商议出兵。

众人一听王蒙要前去洛阳保护皇帝,立即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荀彧为首,主张王蒙立即出兵保护皇帝,虽然吕布和刘备在徐州对王蒙算是一个威胁,但从之前的分析和对吕布、刘备两人的性格,一个强势兵力充足,一个城府够深坚韧不拔,这两个人都想将徐州据为己有,所以很难让他们真正一心联合到一起来对付王蒙,所以从大局上来看,给他们一段沉浸的时间还有可能生出变故,不攻自破,到时候只要坐收渔利即可。而一旦保护了皇帝,王蒙便是功臣,到时候皇帝都要给王蒙三分面子,既能匡扶汉室,又能以正统之名号令天下,利远大于弊。

一派则以荀攸为首,这次倒是和他叔叔意见完全不同,荀攸对保护皇帝持犹豫态度,最大的原因就是担心王蒙将皇帝保护起来以后,自己的军权要受到影响,自主决策的可能性就变弱了,虽然暂时解救的皇权,但却不是长远之计。

众人辩论一番,但王蒙还是觉得只有让皇权继续,才能让天下相对安定,现在皇权虽然只是微微旁落,天下就已经有好几个不知好歹的人已经称帝了,虽然没有闹出大事,但从整个局面来看还是岌岌可危的,只有皇权稳固才能天下平稳。

如果皇帝真的有不测,到时候天下称帝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天下会更加混乱,战争将更加频繁,大小势力都会趁机作乱,至少眼前有个皇帝,很多人还是不敢肆意妄为的。

王蒙决定,从陈留调过来夏侯惇,作为东侧防守吕布的主将。亲帅大军西进函谷关,保护献帝。

大军迤逦前行。

看路程大约还有三天左右到达虎牢关,王蒙不仅有些感慨,当年与袁绍、曹操、袁术等人一同起兵,攻打董卓,在函谷关也曾大战一场。

但随着董卓的撤退和袁绍等人的不作为,王蒙便和曹操孤军深入,追击董卓,不想半路却遭到了吕布和徐荣的埋伏,致使惨败,只有少数人逃了出来,直至后来在陈留遇到了故人卫弘,这才资助王蒙起兵,经过大小几十次战斗,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现在王蒙心中还稍微有一些自豪感呢。

正当王蒙心中感慨,斥候营将军突然快马而来,快速而简短的向王蒙禀报道:“主公,汝南方向一队敌军正向这边而来,据打探是黄巾军余孽,现在已经归附袁术。”

没想到袁术到现在还在打自己的主意,王蒙心中稍稍起了一些怒意,看来是上次没彻底打垮他,现在又让袁术有了喘息之机,反倒是凭借自己的家世和声望再次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而这些流寇乱民竟然也被袁术收拢了,他不为百姓着想,却为了一己私利而让这些祸害百姓的黄巾欲孽为他效命。想必也是用放纵和自由抢掠的政策交换的吧。

这个势力王蒙一定要消灭掉,不光是为了打击袁术,也是为了拯救百姓,彻底铲除这股流毒,更是要消除南方的威胁。

但保护皇帝也是重中之重,虽然危险并没有这边打,却也不能晚了,不然又有可能发生变故的。

随即,王蒙立即命令曹洪、李典带领五千人西出虎牢关去保护皇帝陛下。自己则亲率大军转头南征,会一会这群贼寇。王蒙对自己速战速决有绝对的信心,就算是袁术亲自督战王蒙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只有这些草寇的本部,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可王蒙的命令还没说完,荀彧首先请柬道:“主公三思,目下保护皇帝,抢占皇权是首要的目标,至于其他的零散势力,本来就微不足道,至少不会影响主公的根本,我们自可任其狂妄一阵,待大势已定,我们再派一偏师即可剿灭。主公何苦要本末倒置,亲自征讨呢?”

本末倒置这个词已经用的非常重了,这也说明荀彧对王蒙的决定是非常的不理解的。而从荀彧的话语中还说出了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目的,抢夺皇权。之所以说的这么明白,就是要让王蒙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一定要先保护皇帝,挟天子以令不臣,这才是眼前最大的战略目标。

王蒙却并没有对荀彧耿直和严厉的措辞而生气,倒是乐意让属下这些人直言请柬,便笑笑说道:“文若此言我自然是想过的了,现在离陛下最近的也就是我与袁绍了,至于其他的小势力根本不值一提,曹洪的五千军足以应对,而袁绍又是什么人,好大喜功,不愿屈居人下,现在他为一方诸侯,他能甘愿让皇帝到他的地盘去指挥他吗?”

荀彧刚想说什么,王蒙微微抬手继续说道:“虽然袁绍手下文臣谋士众多,带甲无数,粮草丰足,但等他真正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早已经击破这群贼寇重返洛阳了,袁绍自然是不会得逞的。”

“更何况,现在这群贼寇已经来到我们的边境,这就是冲着我们来的,如果我们不去拦截击杀,那遭殃的肯定是我兖州百姓,而且我们屯田刚有成效,若是遭到破坏,恐怕短时间再难恢复,这对我们长远不利。”王蒙说完环视众人。

荀彧低头仔细思量着王蒙刚才的话,并未提出什么异议,看起来也被王蒙说服了,但却还是有些担忧的样子。

郭嘉倒是抢先开口道:“主公英明。”

郭嘉这一表明态度,众人也都跟着附和,只有荀彧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但默认就表示赞同了。

大军随即分路出发。

三天后,王蒙与敌军相遇。

这次王蒙也并未和这些人讲什么大道理,兵贵神速,他必须尽快消灭这支队伍,然后好挥师洛阳,保护皇帝。

敌军虽然成军时间不短,武起装备比起王蒙开始剿灭黄巾军的时候要好得多,但人员流动却很大,所以战力自然是不能维持到高水平。

王蒙这边也不给敌军准备时间,直接命令中军掩杀过去。只留下左右翼军队未动,加上骑兵营准备策应。

两面虽然兵力相当,但战局却充分显现出双方战力的差距,王蒙这边的军队训练有素,配合的也相对默契很多。

乱战之中依然保持着小范围的基本队形,核心便是军队中的什长,大盾短刀在前,两边分别是长枪兵和圆盾短刀的步兵,几乎都是成锥子型的站位,让敌军难以下手。而长枪兵和短刀又不时的攻击敌军,敌军损失惨重,节节败退。

但劣势的敌军却并没有溃散,这让王蒙对眼前的敌人还是有些刮目相看的。

眼见王蒙这边步步紧逼,敌军也开始调整阵型,两边的军队不断向中间挤压,试图将王蒙的中军包围起来。

眼看着敌军要攻击两边的侧翼了,王蒙这边一声令下,已经摩拳擦掌的侧翼军队瞬间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甚至有些军队的队形都有点乱了,看着立功心切的将士,王蒙心中有喜有忧,喜的是将士战心值得嘉奖,忧的是将军对战场形势把握还是有所欠缺,这样的战斗根本就不急于那一时半刻,乱了阵型才失去了对敌的绝对优势,好在双方战力差距明显,也算是能够弥补的。

正在王蒙想着今后如何让这些千夫长和偏将锻炼指挥作战能力的时候,身后两侧突然鼓声大震。

左右两个侧后方同时出现了两支军队,目标非常明确,直奔王蒙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