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 第23章 随军出征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第23章 随军出征

作者:犄角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8:03 来源:笔趣阁

见王蒙还在犹豫,而且宗员身边的人马上就要发作了,关羽立即给王蒙打圆场。

起身说道:“禀将军,小人素来与王县尉相知,其心胸胆识确有过人之处,也想建功立业,却一直苦无出路,如今将军抬爱,自然是高兴不已,因此一时间不知如何感谢将军。”

王蒙知道关于在为自己解围,这样的场合正面拒绝宗员确实不好,两人都不好下台。

但要答应宗员的话那就要做好必胜的准备,自己绝无退路,只有一路向前,也正好应了父亲那句话,官做的越大,越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宗员听了关羽的话,哈哈大笑了两声,说道:“既然怀仁有此想法,那就留在中军,一会你回去看城中还能收拢多少人加入军中,共同发兵剿贼。”

既然下定决定,那也没有什么课犹豫的了,反正自己的这条命也是捡的,刚刚得到的父爱也失去了,这个地方也没有更多值得留恋的了,便感谢宗员,答应了下来。

王蒙起身拱手说道:“感谢将军抬爱,小人必将不负将军厚爱,奋勇杀敌,以报将军知遇之恩。”

宗员哈哈大笑,说道:“好了,说了半天了,也饿了,我们吃点东西,要不是打仗,今天这种情况肯定和你们喝几杯,来,吃吃。”

酒席散去,王蒙也了解到了军队要休息一天,准备后天出发,这个时间也是让王蒙向族人告别的时间,至少王蒙也要为自己造势,让宗员觉得招揽自己是值得的。

王蒙连夜找了张郃等亲信,商议随军出征的事情。

张郃一听,当即表态:“将军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愿追随将军出战,请将军不要嫌弃我,哪怕是做将军手下的一个亲随也行。”

王蒙点点头,“亲随对你来说有些太委屈,不过我刚刚进入官军,也不确定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以你的才能,但凡有机会我定会举荐,你暂时跟着我委屈一下。”

张郃激动万分,感谢王蒙能够带领自己一同出征。

而族人之中、骑兵队长等人都想和王蒙一起去,毕竟这是一个光宗耀祖改变命运的好机会,谁都不想放弃。

可王蒙思虑半天,却拒绝了其他人想要参军的请求,王蒙自然看出这些人心中的疑惑和不满,便解释道:“你们先别着急,我自然有我的道理,李爽,田俊,你们两个人是我们族中的顶梁柱了,我要是走了,族人怎么办,你们想过吗,如今贼势不确定,天下不太平,你们要是走了,族人怎么办?你们两个回到族中,为活人找条活路,这样我才能放心,等打败了贼兵,我还会回来的,你们回去先帮助大哥把西林庄重建起来,等着我回来。”

两人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按照王蒙的意愿落实,毕竟族人中也有他们的妻儿老小。

随后王蒙又将几个流民的首领召集过来,开门见山地说道:“现在高阳局面稳定,我想随军出征,奔个好前程,如今你们虽然度过了最艰难的局面,但今后的路恐怕也不容易,背井离乡,又无半寸土地,将来如何生计也成问题,我这次从军也想让你们有个谋生的机会,愿意跟我一起从军的可以报名,我会和将军请求先发放一些军饷,让自己的亲人度日,你们也不用现在答复我,明天中午,愿意和我一起去的就直接到校场集合。”

王蒙是想给这些人一个生的机会,同时他若带走这些壮丁,对整个高阳百姓来说也是好消息,毕竟这些没有吃穿的青壮年,对社会的治安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解决不了生计问题,可能他们就是第二个“黄巾贼”,带他们出征也是一举两得。

王蒙最后交代黄旭暂时掌管城中大小事务,待县令回来或者是朝廷再派遣县令的时候再说,黄旭自然乐意,一县之权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毕竟官吏有别,没想到自己一下子掌管着一个县。

第二天中午,王蒙带着张郃来到校场,没想到涌来的壮丁还真不少,足有两千多人,几乎是一半以上的人数了。

但这些人王蒙不可能都带着,毕竟正规的官军和乡勇不同,老弱病残肯定是不能加入的,所以经过挑选以后,最后确定了八百人可以参军,剩余的那些王蒙也是耐心细致的做了工作,保证给他们一个活路。

流民参军的八百人,马队之中也有一百多人参加,这也是王蒙当时的王牌,也是自己的倚重。

一起安排妥当,王蒙把剩余的事情交代给了张郃,自己回到县府向宗员交代一下事情的经过,宗员也夸奖了王蒙一番,宗员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猛将,自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招募流民充盈官军,能够提高自己的兵力,这样自己就能够斩杀更多的贼兵,那时候自己的功勋将会更大,战争过后肯定会得到朝廷更大的重用,自己的官职肯定会得到擢升。

王蒙心中有数了,他知道宗员的大军已经开始吃饭,收拾行囊了,王蒙便对张郃说道:“你让这些人挑选好趁手的兵器,官军暂时还没有那么多的补给,兵器需要自己携带,然后到城门外集结,等待命令出发,你现在就去办吧。”

张郃得令而去。

宗员让王蒙的一百多人的马队留在后军,剩下的七百多人安排到了辎重队,负责运送粮秣草料等。不过刘备等人却受到了不同的待遇,可能是因为卢植和刘备的关系,刘备的人马并没有被打散,而且还留在了中军听调。王蒙也并没有计较这些,能够为这些人找到出路也算是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大军开拔,俘虏全部关在大牢听候发落,县府衙役负责看管。

王蒙被安排到中军大营听令,王蒙随后和宗员请示道:“将军,有一人曾和我一同守卫高阳县城,此人是可用之才,不知道能不能让他来帮助将军?”

宗员笑了笑,说道:“也好,你们也算有个照应。”

王蒙立即谢过宗员,宗员看了看刘备,觉得此事有些不妥,毕竟他想将王蒙作为自己的人,差异对待似乎不妥,随后便找了一个借口,让张郃统领马队也跟在刘备队伍后面,留在了中军。

当日接近黄昏,大军开到中山国郡城,此城已经被黄巾军占领,据斥候报告,失败的管亥已经领着残兵来到了这里,而且还收拢了一些散乱的士兵,这座城也算是管亥进军北上的一个中转站,所以一应器械粮饷都还算齐备,估计驻守个十天半个月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宗员知道这个情况,命令大军城外十五里安营扎寨,准备明天进攻,一来是因为大军行军一天,将士们疲累,战斗力不行,二来天色渐晚,对攻城部队算是劣势,一旦城外有什么陷阱、鹿角等障碍,都会产生不必要的损伤。

晚饭过后,宗员着急将领来到中军大帐,研究攻城策略,各路将士都安排的任务,唯独王蒙和刘备没有具体的指示,让他们留在中军准备策应。

一个攻城作战,围定了打,策应基本上就是没什么活,王蒙知道这是对自己和刘备这点散兵游勇没有信心,怕这些人没有攻城作战经验。

王蒙也并没有请战,按照宗员的吩咐进行了准备。

夜里王蒙睡不着,正想着自己如何在这军中崭露头角,黄巾贼兵应该怎样对付,这样一个坚固的城池到底如何进攻?自己一定要从正规的官军身上学到打仗的本领。

正在这自己研究呢,突然账外喊声大震,战鼓齐鸣。

糟了,这是遇到贼兵夜袭了吗?出师不利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