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嘉靖:家有逆子怎么办 > 第二十二章 党争无法强国

哪怕嘉靖权谋玩的如此精深,修仙十二年来各种乱象依然层出不穷。

比如险些重演宋徽宗覆辙的庚戌之变,鞑靼部首领俺答率军长驱直入,肆意掠夺,袭击宣府不成,却没有退兵,而是直奔京师杀来。

鞑靼大军奔袭古北口,先驻军大兴州,等大部队集结后,旋即攻破古北口,进抵怀柔,将顺义团团围住,幸好顺义明军誓死反击,俺答攻打不利,于是又放弃顺义,向着通州扑杀而去。

通州是北京城的门户,这里一旦失守,整个北京城就暴露在俺答大军的面前,而明军武备松弛,十万明军甚至打不过一万鞑靼。

在北京城陷入危机之时,朝廷才动作缓慢的开始征集军马,这种临时拼凑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而最让人三观稀碎的,是明军去武库领取兵器的时候,看守武库的太监居然索要贿赂,敲诈勒索,大发国难财,有钱有好武器,钱少有垃圾武器,没钱那对不起了,请自己折树枝当武器吧。

仿佛京城的安危跟这帮太监没有关系似的。

当年负责防守京城的丁汝夔终于知道慌了,而他在选择继续欺瞒嘉靖的同时,偷偷去请教老严嵩。

而此时,老严嵩的表现无愧于大明第一奸臣的风范,他轻描淡写的表示,俺答不过是个莽夫,没有攻占京城的胆略,他们鞑靼人这次来不过是掠夺些钱财,人口,只要我们闭门不出,俺答抢够了,自然就退了。

咱们大明的天子心中装的是九州万方,几个县的百姓嘛,牺牲就牺牲了,咱们做大臣的要以大局为重...

讽刺的是事实也是如此,鞑靼大军在京城附近疯狂烧杀抢掠,可怜千万大明百姓被放在砧板上,任人鱼肉宰割,鞑靼人为了争夺女人和钱财时常发生内讧,宴会时当场杀死百姓取乐。

年轻的壮丁、妇女...像牲口一样牵成一串,从古北口退去,回到蒙古草原,而老人和可怜的孩童就....

人间地狱不过如此!

至于说房屋田产,不能带走的一把烧了,大火漫天,冲天的黑烟遮蔽天空,这是继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又一个至暗时刻。

事后嘉靖自然震怒,追究责任时,严嵩以诡异的速度甩锅给丁汝夔,第一个弹劾丁汝夔畏战避战,身为兵部尚书武备松弛到如此地步,上辜负天恩,下辜负黎民百姓。

很明显,严嵩在给丁汝夔出馊主意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准备甩锅了。

嘉靖急怒攻心,草草的把丁汝夔砍了。

这一场庚戌之变,把原本励精图治,让大明恢复中兴气象的嘉靖心气儿全无,人间不值得,不如去修仙。

嘉靖将主要精力放在修仙上,下面安排严嵩梳理朝局,勉强提拔个徐阶作为制衡,但又不给徐阶大权,所谓制衡只能流于表面。

在嘉靖一番操作之后,朝局就现在这种混乱的样子。

严党贪腐无度,打击异己,徐阶一派韬光养晦,暗中下绊子,宫中势力鱼龙混杂,其中臭鱼烂虾居多。

其余的像高拱势单力孤,胡宗宪不想依附严党,又不得不依附。

至于说清流...这伙儿人就是一群用嘴打架的黑社会,无权无势无钱,整天摇头晃脑互相吹捧,张口黎民百姓,闭口圣人子曰,仿佛让他们掌权,立刻便万世太平似的,你让他们出去搞党争,他们没那个能力知道吗?

清流最大的本事就是打小报告,可嘉靖十二年不上朝,他们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想打小报告都没门路。

朝廷这种政治底色,表面上似乎平衡了,实际上就是一栋烂房子,不出事时,大家还能平安无事,但凡有事就是一团乱麻。

面对北方草原部落的掠夺束手无策,面对东南倭患束手无策,面对西北大旱束手无策,面对云南吐司造反照样束手无策。

历朝历代血的教训都在讲述一个道理,党争只能亡国,它无法强国!

但精明的嘉靖却迷信权谋,始终无法参透这个道理。

治国无捷径,只有上下一心,自上而下励精图治,才能让国家强盛起来!

如今,嘉靖想要在太子府复刻一下朝廷的状况,让朱长寿也感受一下自己的无奈。

如果朱长寿能在太子府的养蛊吃鸡大赛中胜出,摆平所有人,那就有资格到真正的朝堂上盘盘道了。

朝堂是一个比战场还要凶险的地方,战场上你至少知道敌人是谁,而朝堂之上嘛,那个丁汝夔在临死前才知道下刀的居然他最信任的严嵩严阁老。

当然,想看朱长寿热闹,看着这个猢狲吃瘪,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嘉靖在内心不断对自己说:朕是要历练小混蛋,看热闹只是顺带而已。

朱长寿的疑虑主要集中在嘉靖身上,不过他其实也想早点做些实事,在仙境的时候,他可是信马圣的。

当然,哪怕是仙境那种高度工业化的时代,马圣的理想依然没能实现,他可没有头铁到强推的程度,朱长寿的想法很简单,虽然我无法实现马圣的理想,但稍微推动一下,让时代齿轮能够加速转动,让仙境早个百八十年到来,这辈子也就值了。

于是一家三口盘坐在榻上,敲定着太子府的诸般事宜。

.....

三日后,消息来了,太子府设在原景王府,一个月的黄道吉日迁入。

三师三少的都安排完了,送了一份名单到了朱长寿手上,排头第一个名字就是太师严嵩。

接下来是太傅徐阶,太保吕方,很明显三师都是虚的,被用来当棒棒糖赏给三个势力的领袖,让他们乐呵乐呵。

真正有意思的是三少,太子少师高拱,太子少傅张居正,太子少保胡宗宪。

三少才是真正干实事的,高拱属于中立派,张居正铁徐阶一脉,最为微妙的还是胡宗宪,他表面上是严党,但实际上也是个中立的。

下面太子宾客,詹事府,左右春坊等等,林林总总,总共写了十几页纸,看得朱长寿头皮发麻。

这么多人和这么多事,到底要怎么摆平?千头万绪摸不到个门路。

朱长寿仰天长叹道:“老头子啊!我知道你想尽快踢开我,但也不用这么急啊!”

接下来的日子,是在一片忙碌中进行的。

唯一掀起些波澜的,是高拱去江浙回来了,他第一件事就是上书弹劾胡宗宪卑鄙无耻。

朱长寿经历了一场少师大战少保的风波,体会了一次什么叫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觉。

事情是这样的,高拱去江浙的时候,胡宗宪事先得到了消息,于是整顿军备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仗。

可就在此时,倭寇的援军到来,胡宗宪的大军面对倭寇的态势发生转变,变成了暂时的均势。

双方对峙了七天,胡宗宪先支撑不住,主要是明军的军粮和军饷都没了。

虽然都说什么女真过万不可敌之类的,然而世人都知道,明军满饷天下无敌!

然而没钱的明军立刻就软了,如果继续僵持胡宗宪反而有溃败的危险,所以他偷偷在包围网上打开一个缺口。

让包围网内的倭寇与援军汇合,这伙倭寇也不敢再跟胡宗宪打,而是扭头去了隔壁的福建,好一顿烧杀抢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