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嘉靖:家有逆子怎么办 > 第三十三章 我一两都没敢花

朱长寿也没想到还能有意外收获,他原本是打算说服胡伟龙放弃弹劾胡宗宪的,谁知道牵扯出一个贪腐大案,不得不说现在的大明朝烂到根儿了,随便捅一下都能捅破脓包。

嘉靖下定决心时,是十分雷厉风行的,他只是自私、无情、无理取闹,单论个人能力来说,在大明朝所有皇帝中,是可以保五望三的。

胡伟龙连夜出发,与两名陆炳亲自挑选的锦衣卫千户一起出发,拿着圣旨与高拱汇合,他作为副手协助,务必查出真相。

在圣旨的末尾,嘉靖特意加上一句:真相只有一个。

将活学活用进行到底...

离开精舍,回到已经快搬空的东宫,静雯一直在等他,连晚饭都没有吃。

朱长寿心中感动,起身想让人弄些吃的过来,就在此时,小桂子通报说吕方带人来了。

朱长寿走出寝宫亲自迎接,才知道吕方是带人送银子的,一共三万五千两,让他亲自检验。

确信是三万五千两,一两也不差之后,吕方让人当场搬走两万两。

朱长寿当场疯了,这是在干嘛?耍人是不是?

就在他抓狂的时候,有个画师拿着画笔,蹲在朱长寿的面前,手上画笔刷刷点点,画了一副太子破防图。

吕方解释说,这是嘉靖吩咐的,银子让朱长寿点完之后,再当场把答应给言官的欠俸拉走,画师的任务就是画下他此时的表情,回去之后嘉靖要裱起来,日日欣赏。

损他妈给损开门,损到家了!

吕方又赶紧让朱长寿谢恩,如果谢恩慢了还要罚钱的。

朱长寿一秒都不耽搁,当场跪下谢父皇隆恩,钱本来就不多了,不能再罚了。

吕方这趟差事很成功,最近嘉靖不再日夜修仙,人精气神恢复不少,睡眠也好了,托福...吕方也睡了几天好觉,心情自然不错,嘱咐了朱长寿几句后,就心满意足的走了。

当天夜里,朱长寿睡的像婴儿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哭醒。

几天之后,景王府摘了牌子,正式挂上太子府匾额,朱长寿与方皇后洒泪相别,没有去跟嘉靖道别,彻底搬出了东宫。

因为朱长寿并没有纳太子妃,所以府内人还不多,但也有一百多口人了。

这些人的月例银子都要他出,其他的生活日用等等,花钱如流水一般,仅仅三天,五千两银子就没了。

可是再看看太子府内,似乎根本没有什么变化,如今朱长寿看着偌大的府邸,感觉自己身处一个吸钱无度的黑洞之内,仿佛连呼吸都要钱似的,这么下去根本支撑不住的。

又七天,福建方向传来消息,王继把他如何伙同粮仓的守备,盗卖三十万石粮食的事情全都交代了。

顺带的,把他如何与胡宗宪斗气,故意给胶岛倭寇通风报信,让倭寇知道他们的同伴在浙江境内被胡宗宪伏击,倭寇援军马上出发去救援。

估计倭寇已经离开,王继掐算胡宗宪应该抵挡不住,派人来要粮要俞大猷,于是提前将俞大猷派去胶岛剿倭,一样不给军粮,美其名曰学西楚霸王破釜沉舟,逼迫俞大猷尽快出发,否则拖延时间久了,军粮不够用。

俞大猷没办法,只得连夜出发,结果扑了个空,而此时王继却派人送了些军粮,让他们在岛上守株待兔伏击倭寇。

同时敷衍胡宗宪使者,说什么大海茫茫,实在不知道俞将军在哪里。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胡宗宪被迫撤军,倭寇席卷福建沿海,烧杀劫掠三天三夜,造成十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死伤达到三万之众!

王继自以为聪明,趁机将倒卖军粮的数字,也安插进倭寇造成的损失当中,他笃定朝中党争不断,严、徐两拨人绝不会互通信息,反而会趁机互相攻讦,最后在一片混乱之中,所有的事情最终会石沉大海,没人在乎百姓的。

就算这样,王继还是不放心,他感觉水还是不够浑,于是让都察院的好友从御史中选哪种愣头青,想办法让他“资源”弹劾胡宗宪通倭。

言官出场,原本是两党争斗,顺便变成了三方争霸,果然,这一颗巨石扔到这潭浑水里,王继本人仿佛隐身了一般,根本没人关心他。

只是王继千算万算,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朱长寿,用穷举法罗列信息,终于把他从浑水中揪了出来。

据说,当时高拱和胡伟龙连夜把王继堵在床上,从床底下搜出一口装满黄金的箱子,所有证据一摆,王继当时瘫软在地,还尿了裤子。

他瘫在自己的尿上,不停说自己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穷怕了,这些金子他一两都没敢花,他不敢啊。

胡伟龙心中有些不忍,然而高拱却是铁石心肠,愤怒的老高不顾身体抱恙,抓起箱子里的金子往王继脸上扔。

这些金子!每一两都是用百姓的性命换来的!你于心何忍!你丧尽天良!你狼心狗肺!

你出卖百姓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起你是百姓的儿子?!

而胡伟龙却把这一幕牢牢记在心里,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印象中那个王继还是个敦厚正直的人,言必称孔圣朱子,是个谦谦君子,道德楷模,怎么就变成如今这个鬼样子了?

为了这些黄白之物,连人都不做了,倒卖军粮已经是不赦之罪,居然还敢通倭!

那可是通倭啊...王继的家人,三族都要跟着受牵连,付出这么多代价,就是为了这些钱吗?

你还陷害俞大猷将军,那可是主动来福建帮你抗倭的人啊!

越想越愤怒,胡伟龙原本软下去的心肠,被熊熊怒火烧成了坚硬的铁,他扶住高拱,让身体不好的高大人休息休息,他自己抓起金子往王继的身上猛砸!

王继伏法的奏折传到了京城,朝野震动,言官们炸了锅。

有人本能的想要替王继喊冤,然而有朋友偷偷告诉他,你喊什么冤?不怕被牵扯到通倭案例?

那人还在嘴硬,说些什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为了天道正义甘心粉身碎骨的话,王继大人一定是被奸党冤枉。

于是他的朋友又告诉他,什么奸党?钦差是高拱和胡伟龙,高拱高大人从来不搞党争,为人最是清正,只是脾气不太好。

而胡伟龙就是之前弹劾胡宗宪的人,那是都察院的御史,这两个人办的案子,怎么可能冤枉人?

你可别胡咧咧了,聪明人躲都来不及呢,你傻乎乎的凑过去,不是给人凑数吗?

虽然大明朝不杀言官,但通倭与造反谋逆同罪,到时候可不管你什么言官不言官的,都得死!

果然这大傻子被吓住了,不敢再提什么王公冤枉之类的屁话。

这就是让言官查言官的好处,如果换成别人,哪怕是高拱也得被喷够呛,但是有了胡伟龙,就堵住了言官们的悠悠之口。

有人不敢出声,就有人打算火中取栗,于是有了一批人站出来,正义凛然的弹劾王继种种不法的行为,什么行事乖张,卑鄙无耻,偷看老太太如厕之类的。

一时之间乌烟瘴气,嘉靖自然震怒,命令严查王继同党,将王继拉入京城,择日凌迟处死。

朱长寿其实一直不喜欢这种酷刑,然而福建那边死了三万多人,说实话,他没有那个菩萨心肠,替这三万罹难百姓心疼王继,顶多就是不去围观,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一桩大案,就这么尘埃落定。

而东南抗倭,则迎来了全新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