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嘉靖:家有逆子怎么办 > 第七十二章 要不要听听马圣的?

朱长寿把玻璃球捧在手心,欣赏片刻后,郑重的放在静雯的手中。

“这个送给你,”朱长寿说道:“去弄块金子打个手镯,把它镶嵌上。”

“送给我?我不能要,这太贵重了。”静雯摇头道。

“让你拿着,你就拿好,不用太开心,以后咱们能量产玻璃了,它就不值钱了。”

“不!它对于静雯来说是无价之宝!静雯一辈子都要戴着它,谢谢哥...主子。”

静雯欣喜不已,在香菱和晴儿艳羡的目光中,捧着玻璃球离开了。

“恭喜殿下,”张居正果断采取和解的姿态,朗声道:“我们每年从西洋进口玻璃,需要用上等丝绸来换,丝货一担盈利不过一百二十多两,却只能换十几个玻璃杯,如果我们也能制造玻璃,每年至少几十万两白银进账。”

朱长寿倒是不以为意,表面上看丝绸换玻璃杯是赔本买卖,然而玻璃是易碎品,从西洋万里之遥运送过来,损耗极大,十不存一,所以在沿海有专门的琉璃厂二次加工碎玻璃制品。

只是缺少关键技术,二次加工的玻璃制品的质量会大幅下降。

从实际价值上来说,用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的丝绸换玻璃,的确是亏本到家的买卖。

朱长寿拿着打磨好的玻璃球,开怀大笑道:“两位师傅辛苦,我这里一定重重有赏!哈哈哈...”

两位琉璃师傅连声道谢,也是眉开眼笑,看着玻璃球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几个人围着玻璃球傻笑了一会儿,朱长寿忽然道:“本王这个..最近有些穷,张师傅你有没有钱,我这边要重重有赏了。”

并非是朱长寿故意哭穷,银子入了库,再想拿出来就得经过詹事府的同意。

问题是詹事府那帮贱人都是些狗币,五个主事的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难受,你同意拨钱,那我就不同意!

朱长寿虽然贵为太子,钱名义上是他的,但是太子府本质上是个小朝廷,詹事府金库就是个小号的国库。

哪怕嘉靖想要花国库里的钱,也要经过层层审核,有时候还要拿出杀头的架势,才能挤出些银子用用。

更何况太子府这边嘉靖故意挖了深坑,将朝廷党争完美的在太子府复刻了一把。

这帮贱人各施本领,从各种刁钻的角度恶心朱长寿。

关键嘉靖实在被气急了,还能打那帮大臣一顿。

可朱长寿没有这个权力,一旦拿出太子威严逼迫他们,詹事府那五大贱人就空前团结的互相扯皮,总而言之钱入了库,那就是国家的,非重大事务不可轻动。

然而给詹事府的这帮蛀虫给自己发福利时,那叫一个痛快,什么冰炭钱,茶叶钱,书本费等等。

朱长寿亲眼看到雷普那个狗币买一支很普通的笔,报价十两银子...

不禁让朱长寿想起仙境中的带嘤神剧《是首相》,这帮文官集团给自己谋福利时,可不管你什么国家天下,肥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幸好他吃过亏了,赚来的三万九千两银子当时就扣下一半,不然一定被这帮蛀虫们吃干抹净。

那都是我的钱!!

朱长寿从前对嘉靖弄内帑小金库不以为然,如今也终于明白了,你信这帮大臣的,他们能把你棺材都给贪了。

自己这一万五千两银子,要盘个琉璃厂,还要雇人、进货...根本是捉襟见肘。

逼的他今天早上找来詹事府的家伙,威逼利诱了半天,把供给太子府衣食住行的责任甩到他们身上,又挤出一部分钱,不然真不知道该如何维持了。

现在重重有赏这句话喊出来了,可是总不能就当个口号喊了就算吧?

就算我朱长寿可以不要脸,但还指望人家琉璃师傅出力呢...

张居正鼻子都要气歪了,他没好气的从怀里拿出两锭十两的银子。

“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殿下记得以后要还。”

“还..一定还...”朱长寿喜滋滋的接过银子,给了琉璃师傅每人一锭银子。

张居正还是不放心的道:“殿下你的事情多,要不要立个借据?”

“什么借据?张师傅你在说什么?”朱长寿露出疑惑神色。

张居正指着琉璃师傅手中的银子道:“当然是借给殿下的银子了。”

“什么银子?本王什么时候借过银子?”朱长寿开了个玩笑,随即道:“放心吧,等我的玻璃厂建起来,三倍还给您,张师傅今天想讲什么?”

提起上课,张居正就有些头疼,因为朱长寿从前智商很低,只学过一些最基础的《三字经》和《百家姓》。

而百家姓也只学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张之后就记不住了。

去年发过高烧差点送命之后神智是开了,但自称去过仙境进修,所以对圣学并不上心。

方才辩论更是对圣学礼教表现的十分不屑,原本想要讲一讲经世之学。

不过看来需要重新塑造一下太子殿下的认知,还是树立起读书人的威信,让殿下树立起对圣学起码的尊重。

晴雯打来一盆常温的清水,和晴儿一起给朱长寿清洗了一下身子。

刚才浑身都被汗水打透了,散发一股难闻的汗臭味,香菱拿来一身干净的衣衫帮他换了。

朱长寿焕然一新,哈哈一笑:“让张师傅久等了,咱们开始讲课吧。”

张居正也趁机在脑中风暴了一下,以极快的速度在脑中形成了一个开场白。

“我辈读书人自秦汉以来,便以天下为己任,常言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殿下还是要好好学习圣学的,圣学盛行一千多年,开太平,启盛世,方才殿下对圣学多有微词,这是不对的。”

“开太平,启盛世...”朱长寿咂摸了两下,反问道:“其实仙境也经历过类似咱们这个阶段,您知道仙境是怎么评价礼教,怎么评价咱们现在的吗?”

张居正来了兴趣,说道:“愿闻其详。”

“人吃人的礼教!”朱长寿斩钉截铁的道:“万恶的旧社会!这就是仙人们的评价!”

张居正呆住了,他想过无数种答案,却没想到评价如此之低,如此之激烈!

“这...绝不可能,我们读书人一千多年来辅助君主执掌朝政,一直都...”

朱长寿不客气的道:“也没一千多年了,大汉虽然独尊儒术,不过其实把孔圣人的话阉割的够呛,而且大汉其实也不是你们读书人掌控朝局,你们倒是想了,可人家豪门贵族也得答应,实际是到了大唐开启科举,寒门的读书人才算有了进阶的门路,而科举真正成熟已经是大唐中期了,怎么算也没一千多年。”

“直到铁血大宋,读书人的地位才空前拔高,不过实际效果嘛,懂的都懂,反正不全是读书人的锅,但要说大宋是盛世我是不认的,不过你们的经世之学的确有些意思,可惜也只是涉及到皮毛,没有触及到根本,张师傅要不要听一听马圣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