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嘉靖:家有逆子怎么办 > 第七十六章 是忠,是贤?

原来是这个啊...

朱长寿心中了然,既然给张居正上课这事瞒不住,那研制玻璃的事,也定然瞒不住。

像嘉靖这样的好爹,在儿子身边安插眼线不是很正常吗?

不会有人以为太子府没有宫里的眼线吧?

不会吧?不会吧?

不过事情还有缓,嘉靖这么问,说明关键的配方还没泄露。

“没错,初步试验成功了,我的配方没问题,”朱长寿大方承认道:“剩下的就是完善工艺了,这方面我还了解一些,应该不难突破。”

肘子放回盘子里,酒樽放再桌面上。

图穷匕见了,父子用膳是假,想要玻璃的配方才是真!

“既然如此,那就交出来吧,要是让朕下旨就没意思了。”嘉靖微微一笑。

“爹...换个人坑吧,”朱长寿心情沉重的道:“您已经开始摆烂了,但我还是想做些事的,我需要钱。”

见儿子走心了,嘉靖也郑重的道:“想当年朕励精图治,一心想要收复河套,进军漠北犁庭扫穴,朕自认为能力不弱,可结果呢?朕后来算了算,收复一个河套,我大明就要破产了,想当年成祖爷犁庭扫穴,五征漠北,除了成祖英雄盖世之外,当时的财政支撑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而到了朕这里,区区河套就已经超出极限,难道这是朕无能吗?”

大明财政状况自三代以后,每况日下是不争事实,实际情况其实更加恶劣,不要说收复河套,仅仅是防御鞑靼就已经疲于奔命。

东南又闹倭患,如果不是钱跟不上,胡宗宪与倭寇的决战不至于半途而废。

嘉靖又道:“朕平生只好修仙,虽不上朝,但精舍内小会每日不断,各部奏折都要阅览批注,可是朕的旨意出了京城,就没人会认真执行了,归根结底,是大明上下无人不贪,严嵩父子虽然贪,但他们只贪钱,剩下那些不止贪钱,还要分朕的权,两害相权取其轻,严嵩虽然浑浊有毒,但朕渴的厉害,不得不喝。”

朱长寿有些不解的问道:“难道大明就没有忠臣贤臣?我是不信。”

嘉靖道:“是忠,是贤,要看忠的是谁,要看他们是谁的贤臣,朕跟他们斗了一辈子,他们恨着朕呢,你面对的不是什么臣,而是个极为厉害的文官集团,集团你能分得出忠、贤吗?你就必须分化他们,让他们自己斗,绝不给他们团结一致对付你的机会,想当年武宗正德皇帝能突然暴死,朕就不会吗?你就不会吗?”

朱长寿缩了缩身子,想起了仙境中看到的一些书籍,正德皇帝的死一直是个迷,平日最爱武的一个人,落个水就死了?

大明朝的皇帝,有肥胖死的,有生个小病死的,有被毒死的,有英年早逝的,有落水后生病死的。

嘉靖这样一位多疑的皇帝,面对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情况,当然要提高警惕。

况且,天下藩王也不都是没有野心的,比如正德皇帝时期的宁王造反,本朝郑王沽名钓誉,竟然上书骂朕,他想干什么?

是不是想博个贤王的名声,然后培植党羽,勾结朝臣,伺机造反?

宁王当年就是这么干的!

当年他们能推举朕当皇帝,就不能依样画葫芦,找个别的什么藩王继承大统?

嘉靖对于大明朝的腐朽程度了解越多,他就越绝望,以至于他形成了一种十分极端的认知,如果不能长生不老,修炼不灭仙体,就斗不过这股看不到摸不着,却无处不在的势力。

虽然詹事府是一群坑逼,但朱长寿也通过他们,了解到嘉靖面对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简而言之,大明朝这艘大船已经烂透了,你用力一捅就是个窟窿,窟窿一大,船就沉了。

摆烂的确是一种维持的手段,然而世界处于巨变前夕,树欲静而风不止,你想要维持,但世界可不会等着你。

来打你的船可就在路上,你是改革?还是等着挨打?

对于朱长寿来说,这是个不需要选的选择题。

朱长寿拿起酒杯抿了一口,道:“配方我可以交出来,我入个干股,不管卖出多少银子,我要三成。”

“半成,这就不少了,你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分钱就行。”嘉靖摇了摇手指,在他看来这是非常良心的提议。

朱长寿竖起两根手指,斩钉截铁的道:“我估算过,现在只是从西洋进口玻璃,数量并不多,就已经达到三十四万两的交易额,如果我们能够量产,让玻璃进入寻常百姓家,那么至少也是百万两的生意,里外里七八十万两的差额,这么大的功劳,我要两成不多吧?”

其实,如果朱长寿咬死三成,嘉靖也能答应,毕竟是垄断的生意,旱涝保收的。

而且跟之前勒索贪官那种一锤子买卖不通,这是个长久的买卖。

不过,本着没占到便宜就是吃亏的原则,嘉靖道:“一成半,朕要组织人手,还要购买原料,置办窑厂,这些都是钱,你只入个干股而已,如果超过两成,帝国就要做赔本的买卖了。”

说到底,朱长寿自己也是心中没底,他没有任何办厂的经验。

而且自己的钱太少,而一切都维系在配方上,万一泄露就鸡飞蛋打,风险实在太大。

“好吧,”朱长寿妥协道:“一成半也行,不许再坑我!”

嘉靖心情大好,笑道:“朕可以对上天发誓,交出配方,你就等着在家数钱就好,哈哈哈...”

朱长寿于是要来纸笔,把配方默写下来,但更具体的工艺还是要问那两个宫里来的琉璃师傅。

其实只要攻克关键技术,剩下的只要摸索就好,朱长寿又写了一些没有经过验证的经验,给琉璃师傅们指出一个方向。

这顿饭,嘉靖也破例喝了几杯,父子尽欢。

大约半个月后,京城内的官家琉璃店内,出现大量的玻璃,价格不贵,寻常百姓也能消费得起。

尤其是一些玻璃板十分畅销,店内有专门的工人,传授如何在家割玻璃,如何将玻璃钉在窗户上,再用腻子封死缝隙,远比什么蜡纸,明瓦要透亮。

不需要开门、开窗,阳光就能直接射入屋内,从屋内能轻轻松松看到外面的情况,这太诱人了。

很快啊,玻璃就卖脱销了,哪怕是京城内的权贵,想要购买也得事先预约。

毕竟这是嘉靖的产业,你再权贵,还能权贵得过宫里吗?

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想要快些拿到玻璃也行,得加钱。

从某些方面来说,嘉靖是个商业奇才,坑钱的手段不用人指点,他自己就能想通。

就这套饥饿营销,就让他玩明白了。

大约二十天左右,京城附近的商人得知有官窑出产的玻璃,蜂拥而至,每天堵在官店的前面,为了争抢玻璃大打出手。

官窑的玻璃质量不比西洋的玻璃差,价格只有十分之一,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懂里面的暴利。

有人琢磨收购玻璃回去发财,就有人把主意打在配方上,黑市上有人出两万两黄金买配方。

但是嘉靖下过死命令,掌握配方的只有几个人,每人只知道一部分配方。

配料是在专门的配料厂进行,配比完毕之后,再分发到各个玻璃厂。

整个过程,有宫里的人亲自监督,还要记录在册,知道配方的人也有专人盯梢,做到严防死守。

如果是朱长寿自己来开厂,还真防不住。

转眼之间,二十多天过去,玻璃的热潮还是没有过去,反而扩散到全国。

朱长寿躺在藤椅上,面前摆放着半个镇兴瓜,瓜的中心被挖掉吃了,一根汤匙插在瓜内。

最近很太平,终于能消停几天。

只有张居正来过,研究了一下唯物和辩证,以及普遍联系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类的。

每次都能给张神童带来一些小小的震撼。

正午时分,张居正又来了,这次他亲自捧着一个木盒。

“太子殿下,学生张居正又来了。”

自从学了马圣,张居正再不敢自称师傅,没人的时候总是自称学生。

朱长寿有些头疼的道:“张师傅你别玩了,你永远都是我的师傅,你再这样我不让你来了,你拿着的是什么?”

“礼物...”张居正十分神秘的把盒子放在桌子上,“您一定喜欢!”

说着,他把盒子缓缓打开...

朱长寿看都盒子里的东西,蹭的一下站起来!

“我的老天爷啊!张师傅你就是个神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