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瑜西雨规荆襄

替汉 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瑜西雨规荆襄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周瑜在得到全柔造反的消息之后,立即备马从吴县中连夜而出。

为了着急赶路,他连亲兵都来不及召集,只带了府中几个族人一起赶来庐陵。

在周瑜出发的时候,他得到的消息是孙翊还在豫章郡内。

在他快接近庐陵郡时,得到的消息是孙翊正在往西昌进发。

为了节省时间,周瑜就驾马朝着西昌县直接而来。

秋风萧瑟,临近冬天,夜晚的风已经颇为寒冷,甚至天上已经下起了雨。

雨水由小变大,渐渐浸满了周瑜几骑的身体。

这让这几骑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在受这等冰冷刺骨的寒意的侵袭下,周瑜的心中却一片火热。

周瑜的手掌已经冻僵,虽然手掌已经不如往常灵活,但此刻周瑜紧紧用冻僵的手掌握着缰绳,坚定的驾马直往西昌县而来。

在快子时时,周瑜终于来到了西昌城门下。

临近深夜,西昌城门早已紧闭,城内也实行了宵禁。

整个偌大的西昌城寂静无声,就像一只隐藏在幽深夜幕中的巨兽一般,从远处观之,甚是骇人。

随着雨势渐大,豆大的雨点及嘈杂的雨声,掩盖住了城外的大多事物与声响。

但周瑜几骑来到城下的动静,还是被城楼上的士卒所惊觉。

一声驱使马蹄停下的“吁”声,及马匹在巨大冲势之下而被强制止住,所引起的马匹的高昂的嘶鸣声,引起了城楼上守夜士卒的注意。

西昌城的守夜士卒方才在不远处,凭借着城楼上的些许火光,就隐约看见了城外有几骑正在行进。

但因为夜幕与雨势,他们看不清这几骑行进的具体方向。

往常中也有夜间赶路,经过西昌城的游侠或士子,因此他们不曾在意。

但现在这几骑就这样驻足在西昌城下,这就让守夜的西昌兵不能坐视不理了。

领头的一位司马朝城下喊道,“来者何人!”

司马的声音虽大,但因为有雨声的影响,这声喊声还没传到城墙下,就很快被吞进了越来越大的雨声之中。

司马接连喊了几声,却总是不能传入城墙之下。

今日全柔反叛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西昌城,守夜的司马觉得底下的可能是前来报讯的同袍,因此不敢随便放箭驱逐。

但他几声询问身份的声音,始终没有得到回应,这让他不禁急切起来。

在这位守夜司马还要再喊一声的时候,雨幕中突然一丝微光闪过,从城墙下射来了一支利箭。

这支利箭呼啸而至,但却不是随着守夜司马而来,而是钉在了城墙的土墙之中。

离墙头,仅有些许之隔。

突然出现的箭矢吓了守夜司马一跳。

但他见这支箭矢只是钉在了墙头之上,便又放下心来。

他借助着城楼中的火盆散发出的光亮,看到了这支钉在城头的利箭,它末端似乎挂着一个物件。

他知道这是城下人,证明身份的物件了。

他伸手取下箭矢上的物件,快速跑进城楼之中。

这个物件被软布包裹着,在城楼内守夜司马取出了软布中的物件。

待取出后,守夜司马发现这物件是一块玺印。

借助着城楼中的火光,上过几年蒙学的守夜司马,看清了玺印底部刻着的字,

“建威中郎将周”

待看清这几个字后,守夜司马大惊,竟是这人来了!

早年江东传唱着一句话:孙郎舞兵,周郎设谋。

这句话中的周郎指的便是那建威中郎将,周瑜。

...

孙翊正在房中酣睡,却突然得到亲卫禀报,说是周建威在外求见。

刚被叫醒的孙翊,听到是周瑜的名字后,初时只以为还在梦中。

周瑜正在吴县中,怎么会突然来到这千里之外的西昌城呢。

但下一刻,还在迷糊中的孙翊瞬间惊醒。

难道吴县出事了?

惊醒之后的孙翊,马上从床上起身。

他随便披上了一件皮裘御寒,穿上了鞋履之后,他就马上来到了郡府中的政厅之中。

在孙翊来到政厅之后,看到了那立于政厅之中,正凝神等待自己的周瑜。

在初见到周瑜之时,孙翊脸上浮现惊异。

周瑜往常给他的印象永远都是风姿卓越,气度不凡的,但今夜他所见到的周瑜却宛如另一个人。

周瑜穿戴红色盔甲,外披白色战袍。

但因为冒雨前来,周瑜整个人已经被雨淋透,白色披风因为湿皱,紧紧地收缩在周瑜的身上。

而周瑜的青丝散乱,青丝末端还在不断滴着水珠,再加上周瑜因为日夜兼程的赶路,从背后看去,周瑜的形态颇为憔悴。

看到周瑜这副模样,孙翊情不自禁的问周瑜道,“公瑾何以在此,是吴县发生大事了吗?”

秋天的深夜颇为寒冷,孙翊怕周瑜因此受了风寒,在问完周瑜之后,孙翊赶忙命人准备热水及干净保暖的衣物给周瑜。

背对着孙翊的周瑜在听到孙翊的话音后,连忙转身对着孙翊一拜,“臣参见君侯。”

孙翊见状快步上前,扶起周瑜后,解下自己的皮裘给周瑜披上。

孙翊的这个举动让周瑜心中感到一暖。

周瑜对孙翊说道,“君侯勿忧,吴县有夫人主持大局,并没事发生。”

周瑜的话让孙翊心中最大的担忧消散,吴县可是他的老巢,他还以为被偷家了呢。

见老巢无恙,孙翊看着周瑜的这副模样,语气有些责怪的说道,

“既是吴县无事,公瑾又何必冒雨寻孤,若是因此得了风寒,伤了身体如何是好。”

这时郡府中的下人拿着干燥的衣物及热水到来,孙翊让周瑜赶紧入偏房擦洗一下,换上干净的衣物再来寻他。

周瑜脸上有些犹疑,他此次千里寻君,乃是有要事。

现在见到孙翊了,周瑜只想赶紧与孙翊商议此等要事。

见到周瑜脸上的犹疑之色,孙翊知道周瑜在想什么,孙翊也知道周瑜这次会不远千里前来,肯定是有要事。

但就算被偷家了,此刻也已经木已成舟。

现在君臣已经见面,商议对策不急在这一时半会。

孙翊对周瑜说道,“风寒无情,公瑾是孤的肱骨,若是因风寒有所损伤,那对孤来说,便是最大的大事。

快去吧,莫让孤忧心。”

孙翊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一片肃穆。

周瑜听后暖心一笑,他对孙翊一拜后,就离开了政厅。

在周瑜走后,孙翊突然打了个哆嗦。

少了皮裘的他,才感觉这深秋的夜,是真的冷呀。

...

周瑜梳洗和换衣物完毕后,来到了政厅重新面见了孙翊。

孙翊这时也披上了新的皮裘。

暂时免去了受风寒威胁的君臣两人,终于可以谈起正事来。

周瑜率先对孙翊言道,“君侯应该是收到全柔反叛的消息了。”

孙翊点点头,“孤也是今日方才得到的消息。”

周瑜问孙翊道,“敢问君侯可有何应对之策。”

周瑜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之一,孙翊当即将陆逊所献的应对之策说给了周瑜听。

周瑜听后,沉思一番后,脸上浮现壮色,击掌赞叹道,

“陆伯言以文学名满江东,其虽被赞为谋俊,但吾竟没想到他心中有如此韬略,真乃一麒麟俊彦也。”

“臣贺君侯得此大才。”

周瑜虽然性格谦和,但其也是有傲骨的,江东中能凭才能被其称赞的可不多。

周瑜称赞陆逊,也是表明了他认为陆逊的这个平叛之策可行。

孙翊淡淡一笑,接下了周瑜的贺。

只是他还是好奇周瑜此番前来的目的,难道也是来献平叛之策的吗?

孙翊问周瑜道,“公瑾此番前来,莫不是也有平叛之策献上?”

“若是心中有良策,尽管言来。”

虽然陆逊已经有了平叛之策,但是周瑜也是大才,身为主君,孙翊只觉良策少,从来不会嫌良策多。

周瑜却摇摇头道,“瑜此番前来,非是为了献平定全柔之策,而是另有一要事要与君侯商议。”

在周瑜看来,陆逊的平叛之策已经很好了。

重要的是陆逊抓住了全柔反叛一事的关键点,只要这点关键点抓住了,全柔之乱不足为虑。

就算孙翊身边没有陆逊,依孙翊的智慧,他也能很快反应过来全柔反叛一事,不会像表面那么简单,从而想出办法应对的。

周瑜这次如此着急的来寻孙翊,乃是想借助全柔这件事背后的不简单,献上另一条良策。

周瑜对孙翊言道,“江东西有强邻,不可不早图之。”

“正如伯言所说,全柔敢反叛,或因其已经投诚刘表。

正因为有自信得到刘表的援助,他方才敢反叛。”

“今全柔以名士之身投诚刘表,刘表一向自诩为南州名士之君,他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再者,刘表此人素来忌惮吾江东君臣,在面对这等良机时,他一定会存着削弱吾江东实力的打算,命将领支援全柔。”

“荆州国力虽强,但兵马一向不善战,若是刘表要想救援全柔,其定会想着借助国力之优,发大兵以支援全柔。”

“欲救全柔,先破柴桑。

伯言无法断定刘表会从何处发兵,但吾认为,刘表一定会从江夏发兵。

何也?”

“刘表外宽内忌,若从南郡发兵,则要在南郡中择一将领统率。

但南郡中有资历统率大军的,唯有蔡、张、蒯等数人。

这数人皆为刘表所忌者,刘表断不会令他们统兵。

既无大将统兵,南郡又怎么能发出大兵呢?”

“而江夏黄祖近年来,为了顽抗吾江东,数次像刘表讨要兵马粮草。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江夏兵马众盛,粮草丰足,江夏又距柴桑一地最近,从兵力、时间上来说,由江夏出大兵最为合适。”

周瑜说到现在,孙翊已经大约明白了,周瑜要献的良策是什么了。

他脸上浮现喜色道,“公瑾的意思莫不是?”

周瑜感慨孙翊聪慧,笑着说道,“然也。”

“江夏郡之所以难攻也,概其城内兵马甚多。

又沙羡城依水而立,若是平时君侯率军征讨,非集合江东军力不可下。

但所率兵马若多,沙羡地势险要,又依水设水寨为阻,吾江东大军无法施展开。

如此攻取甚为不易,就算攻下,死伤必定也甚众。”

“但若黄祖奉命支援全柔,出兵当在万数以上。

而且时间紧迫,黄祖为了快速救援全柔,必会出动江夏水军横渡长江直抵柴桑。”

“黄祖出兵万数以上,江夏兵力就会空虚。

黄祖调派江夏水军运输战兵,水寨防御就会薄弱。

这正是君侯攻略江夏之大好时机呀。”

“臣认为君侯可趁此良机,率大军浮江,昼夜驰上,急袭江夏,击其空虚。”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江夏可下,黄祖可擒也!”

周瑜说完这句话后,孙翊只觉得一扇大门在他的面前徐徐展开。

那是孙策先前梦寐以求的,通向荆襄的大门!

孙翊站起身来,脸上浮动欣喜之色。

他激动的不停的握拳击掌,来回踱步的思考着此计的可行性。

他叫人取来了江东舆图,在江东舆图上,他用手指不停地在江夏、柴桑、庐江三地之间移动着。

最后,他笑道,“可行,可行!”

他来到周瑜身前,握着周瑜的手说道,“公瑾好计谋,好计谋!”

只要能拿下江夏,通往荆州的大门就会被打开,以后江东在对荆州的攻略中,就会彻底掌握主动地位。

而且黄祖是杀害孙坚的凶手,只要能擒拿黄祖,不但可以为孙坚报仇,还可以为孙翊带来巨大的政治影响。

承父之法统,报父之血仇,只要能做到这点,孙翊江东之主的位子,就会彻底变得牢不可破起来。

攻破江夏有这样的好处,又怎么不能让孙翊激动呢?

可是这时,周瑜却对孙翊言道,“在此时机,君侯不单可以拿下江夏一郡。”

孙翊闻言定睛看向周瑜,周瑜只是淡淡一笑。

他取起案上的毛笔,来到横挂起来的江东舆图前,用朱笔在舆图上的某处化了个大圆圈。

他转身对孙翊言道,“要想拿下此处,君侯只需要一信,一人就好。”

周瑜的语气很是淡然,但他这时说的话,在孙翊心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何信,何人?”这句话的语气充满期待。

“信为降信,人为在下。”这句话的语气充满自信。

政厅外的风雨越加猛烈,还时不时伴随着轰轰雷声。

这时一道闪电划天而过,照亮了整个天空,也照亮了政厅中的君臣二人。

电光照耀下的周瑜单手负背,白衣纶巾,青丝散肩的他精神奕奕,风度卓然。

此刻的他似一位润玉佳公子,翩然独立于浊世。

更似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正在用他高超的谋略艺术,正在为他的主人,执笔绘画着某种惊世之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