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四路围剿

替汉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四路围剿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建安五年十月初,江东丹阳西部都尉全柔,因不满江东之主孙翊在“二张逆案”中屠戮大量江东士族,故而愤而举兵叛乱。

全柔以“孙翊不仁,大夫多难”为口号,占据陵阳、泾县、宣城三县叛乱。

叛乱不过半月,全柔就已聚集万余兵马。

丹阳郡太守吴景出兵讨伐全柔,却被全柔设伏兵击败,兵马死伤甚众,一时无法再度对全柔发起进攻。

孙翊时值正在庐陵郡内巡视,在西昌城的郡府中的孙翊,得到了这个消息。

在刚得到这个消息时,孙翊震怒非常,他于堂中怒斥全柔“忘恩负义,狼心狗肺。”

因为丹阳太守吴景守郡不力,孙翊当即下令贬吴景为丹阳都尉,并罚俸三年。

而后孙翊令吴景暂以丹阳都尉的身份统领丹阳郡兵,继续在宛陵率兵阻挡全柔的攻势。

在处置完吴景之后,孙翊命江东兵马四路出击,欲要一举荡平全柔叛乱之势。

四路兵马分别为:

第一路为丹阳都尉吴景,其率丹阳郡兵在宛陵城阻挡全柔北进的攻势。

第二路为中领军徐琨,孙翊下令徐琨由吴县领军两万,由吴县出发一路西进至泾县,将泾县包围起来。

以期阻断全柔所占陵阳三县之间的,相互支援之势。

第三路为吴侯书记陆逊,孙翊命陆逊为行靖军校尉,统兵三千由庐陵郡北上至柴桑。

孙翊令陆逊统兵到达柴桑之后,与原本镇守柴桑的孙皎合兵一处,共同切断全柔西逃的路线。

第四路为孙翊自己,他亲率八千大军由西昌城出发,一路北上,由其亲自负责攻打全柔的根据地陵阳县。

陆逊的这四路合击之计被孙翊采纳后,孙翊立即发出手令,让这四路中的其中三路将领全部依计行事,不得怠慢。

吴侯手令一出,整个江东的局势再次变得波诡云谲起来。

数万大军因为吴侯的手令齐齐行动,一起朝着丹阳郡内的全柔扑去。

在地图上看,这四路大军宛如四支寒光凛凛的利箭,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呈合围之势,一同射向陵阳县中的全柔。

孙翊调动四路大军合围全柔的态势,很明显的表明了孙翊的态度。

他对全柔的叛乱很生气,他要用这四路大军,用他绝对的实力优势,将全柔活活的钉死在陵阳城中。

而孙翊调动四路大军平叛全柔的消息,一时间也传遍了整个东南大地。

传遍整个东南大地的,还有孙翊那亲征专注于平叛全柔的态度。

在如今江东平叛的主旋律之中,在庐陵郡中还发生了一个插曲。

孙翊为了快点北上平定全柔之乱,责令庐陵郡太守虞翻三日内筹备好粮草,并征集上万民夫随军出征担任杂役。

但虞翻却对孙翊言道,“三日太急,望稍缓。”

虞翻以庐陵郡初设,贫困无力为由想孙翊稍微宽限一些时日,但虞翻的这番举动却引得孙翊大怒。

孙翊因全柔之乱,对江东士族信任度大减。

他认为虞翻与全柔同为江东士族,加上虞氏与全氏之间素有交情。

虞翻这次故意以庐陵贫困为由,请他宽限筹集粮草的时日,

实际上乃是为了拖延时间,想借此为全柔叛乱争得一些优势。

孙翊愤怒之下,对虞翻言道,“卿欲助贼邪!”

孙翊本想以军法处置虞翻延误军机之罪,但顾忌到虞翻在天下间的名声,故而只是对虞翻处以三十军棍之刑,以儆效尤。

在打完虞翻军棍之后,孙翊又斥责了虞翻一番,再次责令其快速备齐粮草辎重。

虞翻心中有怨,但慑于孙翊威势,只能下令强征郡中大户粮草及丁口,以满足孙翊出征之用。

在虞翻按他的要求准备好辎重粮草之后,孙翊立即出兵北上,朝着陵阳县进发。

临走前孙翊对虞翻威胁地说道,“汝之头暂寄汝身也。”

这一句话,令虞翻深自惶恐不安。

而这一切的一切,包括孙翊调集大军平叛全柔和孙翊责难虞翻这两件事,在荆州的细作的汇报之下,正顺着河流快速得传到了襄阳城中。

在孙翊走后几日,虞翻心中的惶恐还未平定。

在左右的劝谏下,他感到孙翊残暴不仁,恐其平定全柔之乱后,会转头将自己杀了,故而虞翻写了一封信给刘表。

信中言道:

翻以千载徵幸,得备郡民,远隔江川,敬恪未显,瞻望公德,实乃天定。

狐死首丘,人情恋本,翻以儒学闻名,公以经学始仕,儒学经学本为一家,况翻与及明公乎?

每念及于此,翻独矫首西顾,未尝不寤眛劳叹,辗转反侧也。

今因隙穴之际,得陈宿昔之志,非义启之,岂能致此!

不胜翘企,万里托命,谨遣亲人拖叛奉笺,望公无疑之。

翻仕任两任吴主,先主策不信于翻,将翻固在会稽偏远之地不得入吴县。

今任吴主翊残暴,虽任翻为庐陵府君,但内心多有猜疑之,深令翻不安。

今全都尉举义,吴主深恨之,因深恨而其亲征,却又怨翻心怀二意,拖延军资,惧翻有助贼之心。

翻几被吴主所戮,虽侥幸争得一命,非吴主宽仁,乃是其忌翻之名声也。

翻观其姿态言语,待其平定北乱,吾尚安有命在乎?

今翻归命,非翻不义,乃吴主不仁也。

望明公速垂救济,诚宜疾密,若明公见救以往,则功可必成,如见救不时,翻将与柔等同祸。

今举大事,自非无爵号无以劝之,乞请将军、侯印各五十纽,郎将印百钮,校尉、都尉印各二百纽。

得以假授诸隗帅,奖励其志,并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郡兵吏民,目瞻见之,知去就之分已决,承引所救画定。

庐陵之民,实多愚劲,帅之赴役,未即应人,倡之为变,闻声响忭。

今虽降首,盘节未解,山栖草藏,乱心犹存,而今吴主图兴大众,举国悉动,郡界空荡,屯坞虚损,唯有诸刺奸耳。

若因是际而骚动此民,一旦便可得会,然要恃外援,表里机互,不尔以往,无所成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