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一百四十章 柴桑

替汉 第一百四十章 柴桑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豫章郡,柴桑。

柴桑位于豫章郡东北角,乃是一块在军事意义上来说,对江东极为重要的县城。

从地图上来看,柴桑县不仅东面上与丹阳郡相连。

而且从地图上的北面来看,柴桑隔着一条长江与庐江郡的寻阳县,以及江夏郡的蕲春县依依相望。

而在西面,荆州的长沙郡与南郡,则与柴桑一县相距不远。

若是刘表派水军轻兵突进,不过数日,这两郡中的兵马就可快速抵达柴桑城下。

柴桑县,可谓是荆扬两州中勾连南郡、长沙、庐江、江夏、豫章、丹阳这六郡的重要枢纽。

对于江东的孙翊来说,若是其想进兵荆州,最方便最快捷的一条路径就是从柴桑出兵。

因为从这出兵,江东兵马兵锋所向之下,可涉及荆州三郡。

对于荆州的刘表来说,他要是想攻打江东腹地,相比于从江夏出兵进攻庐江郡,或者从长沙郡出兵进攻庐陵郡来说,

他从南郡出兵拿下柴桑进而继续深入,实则是最佳的一条路径。

所以无论是荆州之主刘表还是江东之主孙翊,都知道柴桑一地对彼此的重要性。

不过在孙策平定豫章郡以来,江东从来没有在柴桑布置过重兵,而刘表也从未派兵攻打过柴桑。

这一切的原因都源于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江东的建威中郎将周瑜。

柴桑一县又名巴丘。

当初孙策平定豫章郡之后,南北划分豫章郡为豫章与庐陵两郡。

这两郡孙策分别派了孙贲与孙辅,两位宗室重臣镇守。

但对柴桑如此紧要的一地,孙策独属意于周瑜镇守。

孙策让周瑜镇守柴桑一地时,曾问周瑜,“弟所需兵马几何?”

周瑜慨然答曰,“三千新兵足矣。”

当时跟随孙策的众将皆对周瑜此话惊恐,认为周瑜过于海口。

柴桑一地如此紧要,要面对荆州三郡数万兵马的威胁。

寻常宿将率五千老兵镇守尚嫌不够,当时年仅二十出头的周瑜竟只要三千兵马,而且还是新兵。

这让许多人皆言周瑜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

但当时孙策却对周瑜的这番言语深信不疑。

他相信他的结义兄弟所言,所以最后孙策竟真的在当地招募了三千新兵交予周瑜,而后领着大军以及诸将施施然的回吴县去了。

对只让周瑜率三千新兵镇守柴桑这事,虽有劝谏者,但都被孙策力排众议,压下去了。

只是旁人不知道的是,当时周瑜对孙策还说了一番话。

“兄且东归筹集粮草,整顿兵马。

弟率三千新兵于柴桑且练且守,不出一年,这三千新兵可为讨刘表之先锋。

届时吾率先锋在前,兄领数万大军在后,可共同西进,全取荆襄七郡。”

柴桑与南郡遥遥相望,而南郡乃是刘表的大本营,其中何止数万精兵,数百将校?

而周瑜的这番话表明了,他就是要在柴桑带着这三千新兵,边练兵边守城。

这样既能守住城,又能练好兵以待来日之用。

孙策听完周瑜的这番话之后,哈哈大笑起来。

“吾弟壮志,观敌练兵,寡兵守重,公瑾概有古之名将之风也。”

没有人比孙策更相信周瑜,在别人看来周瑜是夸下海口,但孙策却深信不疑。

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周瑜。

尽管周瑜只有三千新兵守城,但刘表的兵马别说攻取柴桑了,他们连柴桑的一寸杂草都没夺到过。

在周瑜镇守巴丘的那段时日里,江夏,南郡,长沙三郡与柴桑简直是模范邻居。

周郎巴丘练兵,也在江东内部传为一时佳话。

后来周瑜将兵奔丧亦成为巴丘练兵这佳话的后续,时人皆以这两件事称赞周郎忠义有能。

只是时移世易,孙策死后孙翊继位之后,周瑜被孙翊召回吴县共参军政。

而柴桑一地自周瑜之后,先由韩当率兵镇守,现在则是孙翊兄长孙皎率兵镇守。

自当初在宣布对张暠一事的处决之后,孙翊当日就命孙皎为靖武校尉率兵两千镇守柴桑。

加上原本周瑜将兵奔丧时留下的一千兵马,镇守柴桑的兵马共有三千之数。

孙皎字叔朗,乃是孙翊叔父孙静第三子。

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与其兄长张暠桀骜不驯,包藏祸心不同,孙皎对孙翊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在他被孙翊任命为靖武校尉领军两千镇守柴桑之后,孙皎一直兢兢业业,就怕因为自身懈怠而辜负了孙翊的信任。

孙皎为人轻财能施,善于交结,他与江东中的淮泗士人与江东士人关系都不错。

因为有柴桑第一任守将周瑜的优异表现在前,孙皎自到任后,他自知若是凭才能是比不上周郎的。

故而他为了不辜负孙翊的信任,他采取了另一类镇守柴桑的办法。

他招揽庐江刘靖、江夏李允、广陵吴硕,河南张梁等士人为宾客。

他对刘靖委以得失,对李允委以众事,对吴硕与张梁二人付以军旅。

孙皎深知自身才能不算高超,所以他招揽有才的人为其效力,令他们各司其职,为其一起镇守好柴桑。

孙皎所招揽的这些人算不上什么大才,但也有中人之资,在他们的辅助下,孙皎镇守柴桑以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加上孙皎对这些人倾心亲待,莫不自尽,引得这些人对孙皎也是感激涕零,倾心效力。

所以自孙皎镇守柴桑以来,虽然与江夏的兵马发生过几次小冲突,但终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疏漏。

孙皎在孙氏这一辈兄弟当中序齿为八,排在孙翊之后,但其实按年纪他是孙翊的兄长。

当初孙氏兄弟在排序之时,孙翊本来是族中小八。

不过因为在吴中俚语中的小八,发音与傻有点像,当时孙翊就不乐意了。

于是乎他把孙皎揍了一顿,然后拉着孙皎去孙坚几个长辈面前,让孙皎成为了小八。

因为刚被孙翊揍过,鼻青脸肿的孙皎被孙坚几个长辈问起,是否乐意转换序齿时,儿时的孙皎摸着头上的包含泪答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