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放弃加固城防

替汉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放弃加固城防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在孙皎将朱桓带到了陆逊身前之后,朱桓对着陆逊一拜后禀报道,

“陆督,吾方才曾近距离观察敌军。

据我估算之后,敌军这次人数并非之前猜测的一万,他们的总兵力大约在两万左右。”

“并且我看到了敌军的前锋旗帜,打着的是左将军刘的旗帜,而在后不远的敌军中军,打的是明远中郎将黄的旗帜。”

陆逊听了朱桓的话后,脸上浮现了喜色。

因为朱桓给他带来了两个重要的情报。

第一个就是敌军的大约人数,第二个就是敌军的主将副将是谁。

这两个情报对任何战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情报。

只是陆逊在欣喜之后还有些疑惑,他问朱桓道,“休穆是如何得知敌军大约人数的。”

吴郡陆氏、朱氏都是江东望族,陆逊虽与吴郡朱氏来往不密,但朱桓是朱氏年青一代中最富盛名者,陆逊是认识他的。

陆逊是江东人士,他自然知道战船容易隐蔽人数。

所以他很好奇朱桓是如何敢自信的对他说,他估算出了敌军的大约人数的。

听到陆逊的疑问,朱桓将自己估算人数的方法对着陆逊说了。

并且为了让陆逊信服,他还特地举了他少年时做得那件事为例证。

陆逊在听了朱桓的方法之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对着朱桓说道,“今日,吾江东又出一英才矣。”

然后他又出言肯定了朱桓的方法,“休穆此法,虽不中,亦不远矣。”

斥候探查敌军人数,从来不会有准确的数字,往往都是禀报个大概。

至于准确性有几成,有些时候就是看运气。

形成这样的情况的原因有多种。

其中一种是斥候多是用肉眼观察,但往往斥候都不多,至多每队数十人。

数十人在观察上万敌军的人数之时,如果因为天气,地利亦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那观察回来的人数数据,水分可就大了。

第二种就是斥候用肉眼观察敌军人数之时,很容易受到敌方将领设计蒙蔽。

就例如陆逊之前初到柴桑之时,采取的广布旗帜皂鼓之法,用意就是为了欺骗荆州这次派来的主将的。

朱桓的这个方法以前从来没有人用过。

但正因为如此,敌方将领之前就根本不会想到有这种办法,从而采取措施进行反制欺骗。

这就保证了朱桓探测到的敌军人数,有一定的客观性。

而且朱桓这个办法也不是完全依靠肉眼观察,而是有了一定的基准事物作为判断,这也大大增加了朱桓提供的这个情报的合理性。

而朱桓带来的第二个情报,则更让陆逊振奋起来。

旗帜是一种宣告,更是一种名义。

自春秋以来,旗号的标明也是表示了敌军中的主要将领是谁。

这次来攻打柴桑的荆州大军之中,其中前锋大将打的旗帜是左将军刘,这就让陆逊知道了刘表派的前锋大将是刘备。

刘备在天下间的名声太大了,他的官位几乎任何关注时事的人都知道。

而荆州军的中军大军打的是明远中郎将黄的旗帜,这是代表刘表这次派出攻打柴桑的主将,是江夏太守黄祖之子黄射。

身为江东的老对头,江夏所有将领的官位,身份,都一直是江东所有将领必须了解的情报。

这个情报也证实了周瑜之前的判断。

虽然刘表从南郡中也派出了刘备作为先锋,但攻打柴桑的主力部队刘表还是选择从江夏派出。

这一点很重要,直接影响了孙翊的下一步行动。

周瑜在向孙翊提出南北齐攻荆州之计后,因为柴桑方面是这计略中很重要的一环,

为了保持整个宏观战局的联动,孙翊将周瑜的南北齐攻荆州之计,曾派人遣密信告知了陆逊。

现在孙翊已经率军抵达陵阳城外,但一直未迟迟北上江夏,就是在等攻打柴桑的大军出现。

周瑜的判断有理有据,但孙翊是江东势力的主人,他接下来要布置的又是一个很大的战局。

在这个战局之中,稍有一步不慎就会引发大错,所以孙翊必须要等到一个确切的消息。

这个确切的消息就是——刘表是不是真的会从江夏,调集大军攻打柴桑。

现在这个消息,已经经由朱桓之手证实了。

陆逊在得到这个情报之后,当即命人将这个消息快马传报给在陵阳城外的孙翊。

孙皎和朱桓见陆逊派出人将这个消息传送给孙翊,他们并未起疑。

荆州大军来临,身为柴桑守卫战的主将,陆逊将这个重要的情报,报送给孙翊是很正常的事。

在陆逊命人将这个消息传报给孙翊后,孙皎见陆逊的脸上浮现着喜色,他忍不住提醒陆逊道,

“陆督,现今敌人大军已至,虽然休穆探听到了敌人的人数及将领是谁,让我军不至于太过于被动。”

“但依休穆情报中所言,荆州敌军这次总兵力在两万上下,人数大大多于我军。

又刘表这次派出的前锋大将,是左将军刘公。

吾听闻刘公军中有三员虎将,分别为关羽、张飞、赵云,这三人传言皆有万夫不当之勇,骁悍异常。”

“敌军兵力众多,军中又有大将坐镇,而我军人数数倍低于敌军,虽有坚城掩护,但敌方也有虎将奋勇。

陆督不应掉以轻心,应趁敌军现在刚至南岸,立足未稳之际,继续加紧修缮城防,以备来日敌军之猛烈攻势。”

孙皎的一番话说得一旁的朱桓频频点头,他也认同孙皎的这番言论。

不料陆逊在听了孙皎的话后,却对孙皎说道,

“不,无须继续加紧加固城防,劳烦公子即刻前去传令,令现今城上加固城防的工匠都退下来。”

孙皎在听到陆逊的这个命令之后,大惊失色。

这陆伯言在敌军来之前,一副稳重无比的样子。

怎么在敌军即将攻打柴桑之际,敢如此托大?

不催促工匠加紧加固城防就算了,还想让工匠全部退下来,这怎么能行。

孙皎赶紧劝谏陆逊道,“现今敌军已至,最迟明日就会发起攻势,时间紧迫,城防乃我军生死之要,怎可在此时放弃加固!”

看着孙皎一副急切的样子,陆逊笑了出来,他对着孙皎言道,“公子有所不知,逊乃是心中已有定策矣。”

孙皎不解,再度发挥其好奇宝宝的性格。

到了这一刻,陆逊为了稳定人心,对孙皎说出了他的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