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一百七十六章 以战养战

替汉 第一百七十六章 以战养战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全柔此人虽有武略,叛乱初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吴侯何许人也?”

“其深知兵法,在其得知全柔叛乱后,即用三面合围平叛之策,此策可谓一剑封喉之策。

之前江东有探报送来,言及吴侯舅兄徐琨大败全柔所部于泾县城外,此即为例证。”

“有此泾县大败,全柔战兵损失过半,更重要的是其叛乱之势已显颓势。

此正当奋勇而进,一鼓作气平定全柔叛乱的良机。

但从那战之后,全柔避而不战,吴侯却再未纠集大军进行攻城,此不为疑乎?”

“纵使吴侯一时失察,但江东多英才,周公瑾万人之英,太史子义世之良将,鲁子敬天下奇士,庞士元南士冠冕,

此皆吴侯心腹之辈尔,一人失察不为疑,岂有众人皆失察之理乎?”

“依吾观吴侯为人料之,吴侯此举并非失察,乃是有意为之。

其并不想马上平定全柔之乱。”

“再者,荆州刘表派重兵攻打柴桑,柴桑一地至关重要,吴侯却除了一开始派出的三千援兵之外,后续再无援兵,此不为疑乎?”

“数万荆州材士,兵围柴桑已经颇多时日。

若是说吴侯一开始未及时派出援军,乃是因为刘表派兵突袭柴桑所料不及所致,但如此时日之下,吴侯不可能不会再派出援军支援柴桑。”

“自吴侯扫灭山越以来,其得山越精兵数万。

张子布有萧侯之才,时以半年,以他的理政之能,这数万山越精兵应当已经臣服吴侯。

江东境内虽有全柔之乱,但山越之乱已除,吴侯完全有兵力且无后顾之忧可以派兵支援柴桑。

此种情理之事,吴侯却不为之,此为二疑。”

“有这二处疑点在,故臣料之,现今江东虽明面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但实情必定不会那么简单。”

“吴侯一定在筹划更大的事。”

曹操认真听完了贾诩的分析,这时荀攸也出身对曹操言道,

“文和所言有理,南征孙翊之事不可为之。”

曹操问询贾诩,荀攸二人道,“二卿可知三郎在筹划何事乎?”

贾诩与荀攸齐齐摇摇头。

他们虽然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可以猜到孙翊有更大的图谋。

但他们终究不是神人,不能光凭一些蛛丝马迹就猜出孙翊的意图。

曹操见贾诩荀攸摇头,他又将目光移向其他众臣,刘晔,曹洪,张辽,蒋济,董昭,夏侯渊等,他们也都纷纷摇了摇头。

曹操见所有臣下皆是不明就里,他不失望反而笑道,

“你们不明并非是你们智略短缺,乃是你们是臣,而不是主。”

“外敌入侵,击退之乃是大功。”

“内有叛乱,平定之乃是大威。”

“此二事皆是为主者提升威望,稳定人心之大利之事。

而如今三郎放着这二事不去做,反而放任这二事发展,这是为何?”

“一名高明的猎人,不想猎豺狼,那他一定是想要猎杀虎豹。”

“对于主上来说,能比击退外敌与平定叛乱,更让他感到兴趣的唯有开疆拓土之功。”

曹操此话一说,众臣皆惊。

因为这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在内有叛乱和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不先解决这两件大事,这位吴侯还想着开疆扩土,莫不是疯了?

曹操接着说道,“虽然孤也猜不出三郎究竟是想开何处的疆,扩何处的土,可能是淮南,可能是交州,可能是徐州,亦可能是那荆州,

但孤却很清楚,那个孙家三郎的心大的很呢。”

曹操坐于马上,他抬起头,伸出一只手圈作圆圈,将天上那已经即将落下的夕阳,握在手中。

他有点唏嘘的说道,“这小子,快成精了。”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一身黑衣的曹操身上,显得他整个人充满了睿智。

“先前孤早有南征之念,为的不是一举拿下江东,只是想遏制一下他的发展。

他继位以来的表现太耀眼了,孤不能再让其可以安然的发展下去。”

“不然迟早会是孤的生死大敌。”

“只是之前北方战事正危,孤腾不出手来。

但如今本初实力大损,至少半年内无法再度南下。

在此千载难逢时机,若孤只是将目光专注于北方,只是呆在许都坐视其发展,那么迟早有一天,南方恐不为大汉所有矣。”

“不管他现在有何筹划,有大筹划必用大军。

这时才是其最虚弱的时候,他绝对想不到孤在官渡大胜后,会突然率军南下。

若是他想谋取的的淮南,我军南下正好可以守备淮南,若是他想西进或是南征,那么孤就打下他的广陵,庐江二郡,让其元气大伤。”

“当年本初犯得错,孤绝不会犯。”

说到此,曹氏的众臣已经知道了曹操南征孙翊的心意已定。

既然曹操的心意已定,那么众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曹操的这番心意查缺补漏。

而这一点,在场众人有谁又比得上荀攸呢?

荀攸思考一番后说道,“官渡一战,我军虽然损伤甚多,但是多为步兵,骑兵并未受到多大的折损。

而如今袁绍短时间内不敢再度南下,司空就可聚集守备各地的骑兵,共同南征,征集之下,三万余骑兵自是能凑齐的。”

“如今正值隆冬,淮泗地区水系断绝的甚多,就算有些未断绝的水系,其水量也较往常来说大大减少。

只要我军的骑兵不入一些水泽丰茂之地,就无甚大险。”

“如今唯一所忧者,乃是粮草。”

官渡一战中,曹军与袁军的野战次数不多,多是攻坚战,所以双方的骑兵上场机会不多。

再者曹操本来就不缺少精兵,他缺少的是粮草。

因为粮草短缺,所以他之前没办法汇聚大兵团,只能将兵马分散各地,降低缺粮的压力。

官渡一战曹操虽然取胜了,取得了袁军大营中的部分粮草,但这只能暂时解救一时,没办法支持曹军远征。

这点的确是如今曹军最大的困局。

但一会儿后,荀攸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今年初,吴侯在庐江大开屯田之政,为了要安抚各地流民,庐江郡各县皆有屯田之处。

我军没有粮草支持长时间作战,但吴侯有。”

“明公可就食于敌,以战养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