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一百九十章 甘宁巧设疑兵计 庞统斩绳定君心

甘宁字兴霸,乃是巴郡临江人士。

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喜欢招合轻薄少年,当他们的渠帅劫掠四方。

跟随他的游侠健儿们常常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身上负毦带铃。

而民众一听到铃声,

即知是甘宁来了,民众将甘宁及跟随他的一群人称为“锦帆贼”。

甘宁的性格粗暴好杀,年少时以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於郡中。

在他年轻时,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

如果隆重地接待他,

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

但如果礼节不隆,有所怠慢于他的话,那么甘宁便会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杀害官长吏员。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二十多岁。

二十多岁之后,甘宁不再攻掠别人。

他开始读了一些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想有所作为。

他也因此进入仕途,从计掾开始慢慢干起,逐渐升迁成为蜀地的郡丞。

甘宁性格爱好华奢之风,其每次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

他的随从身被文绣,如光道路,他的住止常以缯锦维舟,到离开的时候又全部割了舍弃掉,以示自己的大方与豪奢。

这按后世的观点来看,甘宁就是十分明骚的,

爱憎分明的地方黑势力头头,只不过后来浪子回头,开始奋发上进了而已。

如果仅仅是如此,黄祖还不会对甘宁有所忌惮。

浪子回头在当世乃是一件美事,是值得人赞誉的。

至于轻侠好杀人这点,在当世也不算什么。

但在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时,甘宁干了一件蠢事。

那时益州牧刘焉刚刚病亡,其子刘璋掌权益州。

在刘阖的策反下,或许甘宁是觉得刘璋不配当他的主君,他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但被赵韪击败。

随后甘宁便率领八百多人,来荆州依附刘表,

甘宁因这种反叛的经历被刘表打发到江夏来。

黄祖虽为刘表之臣,但在他数年经营江夏以来,他已然成为荆州外藩。

他虽大多数时候忠于刘表,但其实在他心里,黄祖已然将江夏郡当成他的私产,他也将自己自视为一方诸侯。

有着这样志向的黄祖,对于曾经反叛主上的甘宁,

自然不会有太多信任,

不仅如此,

其实黄祖心里对甘宁还有着深深的忌惮。

这种忌惮,是随着甘宁能力越强会逐渐变得越深的。

而厅中的其他人对甘宁的了解可能没那么深,但都知道他过往为贼的经历。

一日为贼过,凡夫俗子都会带着有色眼镜看甘宁。

如今一个曾经的贼头子竟然在黄祖面前大言不惭,说只要用他就能逼退孙俨,这不是贻笑大方是什么。

孙俨何许人也?

单单论他的自身能力来说,他年少时就以深肖父兄而闻名江东,

在继承江东基业之后,他数次领兵征战,亦都是展现了非凡的统兵才能,

建安五年还未过去,李术及数万颗山越的头颅可还摆在江东境内震慑四方呢。

就算不提孙俨自身的能力,江夏一直是荆州抵御江东的第一道防线,

江夏诸将与江东的将率交手过数次,深知江东诸将中周瑜、韩当、吕范、程普等尽皆是知兵善战的统兵大将,

就单单是那周瑜,在他镇守柴桑的时候,虽然只有数千兵马,但愣是让一整个荆州,不敢窥视柴桑,

有这些良将的辅助,此次孙俨进攻江夏又岂是那么好击退的。

更何况是让甘宁这个贼头子去,这不是天方夜谭的笑话还能是什么。

面对众人毫不掩饰的嘲笑,性格粗暴的甘宁脸色涨的通红,他的双拳已经气的紧紧握紧。

但他深知此次孙俨进攻江夏,乃是他甘宁在荆州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因此他暂且按捺住心中的怒气,甘宁迎着众人的嘲笑声及黄祖怀疑的目光,再次在大厅中郑重一拜,对黄祖言道,

“万望府君信我,宁真有退敌之策。”

对于甘宁的能力,黄祖有些了解,更重要的是他知道甘宁不是说大话的人。

因此虽然他内心中也不太相信,光凭甘宁一人就可以逼退孙俨的数万大军,但他还是给了一个机会,让甘宁说出他心中的计策。

黄祖对着甘宁言道,“若吾用兴霸,兴霸意欲如何退敌?”

在说完后,黄祖示意厅内众人噤声。

黄祖乃是江夏黄氏出身,又执掌江夏日久,在江夏一地积威深重,因此他的示意很快就让厅中安静下来。

听到黄祖有起用自己之意,甘宁大喜。

他连忙说道,“吴贼这次率兵数万来势汹汹,看似势不可挡,但其实不然。”

“今年初,吴贼出兵数万征讨庐江李术,今年中,吴贼又统江东数万精兵,讨伐境内山越,

除此之外,在近两个月,丹阳全柔举义旗反叛吴贼,吴贼又命徐琨统兵数万征讨之。

就在今年之中,江东调动数万大军征伐就有三次之多。

而除此之外,江东境内小规模的平叛征讨行动更是不可计数,在如此频繁,巨大的调动兵马之下,

江东纵使富庶,张昭纵使有萧何之能,江东此刻的粮草又能剩几何呢?”

“按照宁推算,江东粮草供应此刻定然已经不如当初顺畅。”

甘宁此话一出,黄祖心中瞬间一亮。

是呀,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这点呢?

黄祖统兵日久,他知道自古以来两军对阵,比较的方方面面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粮草供应是否充足!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每个统兵大将都知道的道理。

在今年,要不是江东的山越缺粮,被孙俨抓住机会,以粮草诱之,一战而击破,

恐怕任孙俨有通天之能,也没办法能够一战而定境内山越。

黄祖示意甘宁继续说下去。

“关于粮草供应可能会告急这点,吴贼也一定会早做打算。”

“而此次吴贼来犯,也是趁着我江夏大军讨伐柴桑未归,料定我江夏此时兵力定然空虚。”

“因此吴贼此方来犯我江夏,一定会想着速战速决。”

“速攻于吴贼有利,久守于我军有利。”

“当务之急,府君可一方面立即让人去柴桑传令公子退兵回守江夏,另一方面府君可施展疑兵之计。”

“疑兵之计?”黄祖细细琢磨着这四个字。

看到黄祖有所疑惑,甘宁脸上随即浮现自得之色,他语气激昂的继续说道,

“自孙策去年来犯我郡以来,我郡中多处城池遭受损坏,至今还未修理。

况如今我军精锐尽在柴桑,除沙羡一城外,其余县城守军或为老弱,或为县兵,本就不堪一击。

既然如此,与其府君分本就不多的战兵前去守卫诸城,还不如暂时将那些本就不易守的县城让与吴贼。”

“加上近日来,江夏境内多雨,民众房屋多有倒塌于田野者,民众也因此四散于野。”

“吴贼心有速战之急切,但他又是知兵之人,当他从下稚发兵向沙羡进发时,

发现我江夏之城城防破败,加上民众四散于野,丝毫不回城建立防御,他定然会起疑心。”

“疑心一起,其必定瞻前顾后。

加上近日来沙羡城外阴雨连绵,并不利于舟军行进,如此一来,我军就有足够的时间等到公子回援。”

“一旦公子大军回援,沙羡城地势险要,纵使吴贼有淮阴之能,又岂能轻易下我沙羡乎?”

“而时间拖延之下,吴贼粮草就会告急,他也只能退去,到时我再引兵在后追杀之,莫说逼退吴贼,就是一战而擒之亦不是难事。”

在说完后,甘宁脸上浮现了豪壮之色。

而黄祖在听完甘宁的计策之后,当即大喜。

他才能并不算突出,但也不是草包,不然早就被孙策擒拿拿去祭奠孙坚了。

掌兵日久的他看出了甘宁这个疑兵之计的可行之处。

黄祖连忙从位子上起身,来到甘宁身前赞叹道,

“吾有兴霸,江夏无忧矣。”

听到黄祖如此赞叹自己,甘宁只感觉自己大展身手的机会就要来了。

甘宁立即请命道,“望府君授我兵符,我好组织兵士守卫沙羡,以备吴贼。”

甘宁的这个请命乃是应有之义。

虽然疑兵之计可以拖延孙俨的进军速度,但黄射想要从柴桑城抽兵回江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少则一月,多则三月都有可能。

因此沙羡的防务还是要整顿的,再加上按他的计策,最后他是要率兵追杀孙俨的。

那么只凭他的数百儿郎是办不到的,还得拿到沙羡城中大军的指挥权才行。

但就是这个正常不过的请命,却让黄祖的眼中闪起了浓浓的忌惮。

这种忌惮,黄祖却没有表现再脸上。

他打了个哈哈对甘宁言道,“今日天色已晚,授符之日,等来日再议。”

说完后,黄祖也不等甘宁回应,就离开了议事厅中。

而在黄祖离开后,一些黄祖的心腹已经猜出了黄祖的意思,

那就是用甘宁之计策,而不用甘宁之人。

这些人看到甘宁在听完黄祖说完后脸上浮现了不解的神色后,顿时又忍不住发出阵阵嗤笑,

一介贼寇,还妄想统率官军,简直是痴心妄想。

很快的,他们也离开了议事厅。

而立在原地的,本来满心希望可以建功立业的甘宁,在听到黄祖那明显的敷衍之意,及身旁人对其的嗤笑之后,他眼神中已经充满了失望和不解。

他不傻,这时已经看出黄祖根本就没想用其抵抗孙俨。

感到欺骗和羞辱的甘宁此刻心中已经充满了怒火。

他以前以为黄祖不用他是看不到他的能力,但今日,明明黄祖都已经看到他的智谋了。

为什么!

为什么不信我?

就因为我以前为寇过?

独自伫立在原地的甘宁,此刻回想起了当初他在蜀地的日子。

当初他也一心想为刘璋效命,但刘璋却看不起他这个贼寇出身的人。

感觉到不被信任的甘宁这才掀起叛旗,在他来到荆州以后,以为刘表及黄祖会是个明主,却没想到,

他们和刘璋是一样的人!

在黄祖离开之后,整个大厅中的人也都在陆陆续续离开,最后只剩下甘宁和一个武将打扮的人。

这人便是甘宁在江夏的好友苏飞,

苏飞看着一直伫立在原地,不发一言的甘宁,心中为其感到不值。

他深知黄祖为人,知道黄祖是不可能真正起用他的这位好友甘宁的。

苏飞叹了口气,来到甘宁的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但却是这个举动,令甘宁大受刺激起来。

甘宁一把拍开苏飞的大手,他用一双气的通红的眼睛看向苏飞,最后他咬牙切齿的对苏飞言道,

“苏兄试观之,吾甘宁总有一日会让我的锦帆名号响彻天下,

也终有一日,会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说完后,甘宁昂首挺胸的离开了议事厅中之中,

宽阔的议事厅内,只留下了甘宁行走之间留下的那悦耳的铃铛声。

当年他反得,今年自然也反得!

视我为肱骨者,我视之为主君,视我为敝履者,我视之为仇寇,

这就是他甘宁一直坚守的人生信条!

...

沙羡城中发生的一切,已经过去数日。

而当初在下稚城中看望过周泰之后,孙俨当即任凌操统率本部兵马为新的先锋,朝着沙羡城进发。

而他自己则亲率大军,紧紧跟在凌操之后。

在孙俨亲率大军到达下稚,及他所写的那封檄文传遍江夏之后,孙俨进攻江夏就取得了新的进展。

下稚城距离江夏郡的郡治之间尚有数县,这数县分别是,蕲春,鄂县,邾县,西陵等四县。

这四县皆是阻隔孙俨朝着沙羡进发的要地,孙俨本来以为哪怕此刻江夏郡中兵力空虚,但至少像样的抵抗也得来几场。

岂不料,在凌操率领本部两千兵马朝着沙羡进发后,

他每途径一县,每一县的县长就直接亲捧印绶出城投降。

别说像样的抵抗了,那些县长简直像是江东安插的内应一般,生怕投降晚了一步。

若是说单单一县,还可以说是因为兵力不足及在孙俨檄文的感召之下,出现的投降个例,但如今,已经有三县是这样了。

短短数日之间,凌操就已经突进到了西陵县,而孙俨的大军也刚刚到达了邾县之外。

此刻在邾县外的长江水域上,孙俨正在大军团团守卫的一处高大楼船的阁楼内,望着窗外的雨水细细深思。

而在其身后,此刻正聚集着一大批随军出征的文臣武将,而这一批文臣武将也全然都没有行军进展顺利的喜悦,此刻他们脸上大多浮现着不解及疑惑之色。

孙俨手中正捏着一封从前线凌操处传来的战报,战报上赫然写着,

西陵又降了!

一战都没打。

本来是件大喜事的战报,此刻孙俨拿在手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与其有同样的心思的,还有他身后的那些江东名臣名将们。

在沉默良久之后,孙俨缓缓说道,

“凌操来报,西陵又不战而降了。”

孙俨此言一出,他身后的那些文臣武将们,瞬间面面相觑起来,最后甚至响起了窃窃的讨论之声,窗外的雨声夹杂着群臣的议论声,让孙俨有些烦躁。

在讨论之后,有一位站在众臣之首的青衫老年文士对着孙俨的背影一拜道,

“君侯,西陵的情况可是与其他几县相同?”

这位发言的青衫老年文士,正是当今被孙俨尊称为东部的张竑张子纲。

张竑本在吴县之中,但随着孙俨调发粮草的军令传到吴县,知晓了战情的吴国太即刻就让张竑也来到了孙俨身边。

吴国太让张竑来孙俨身边,一是让张竑为参赞军机,二是让张竑来看着孙俨的。

孙俨与孙策相似,作战喜欢身先士卒鼓舞士气。

在今年中的平定山越一战中,孙俨当时就因为这受过伤,当时吴国太得知这个消息后,吓得差点没晕过去。

孙策之死已经让其痛彻心扉,要是孙俨再有啥三长两短,吴国太估计也就直接跟着去了。

为了限制孙俨那亲临战场的心思,吴国太只能让张竑来其身旁规劝其,

张竑是孙俨之师,自幼受孙俨敬爱,在江东众臣之中,能规劝得住孙俨的,想来也就张竑了。

而听到张竑问及西陵的详细情况是否与其他几县相同,孙俨点头表示肯定。

在孙俨点头之后,张竑随即深吸一口气,然后言道,

“在之前凌校尉的军报中,皆言及蕲春,鄂县,邾县,西陵这四县城栅崩坏,不予修治,且县民散在田野,不惧大军,此乃一疑也。”

“再者,据江夏城中探子汇报,黄祖在得知君侯大军到来后,不仅敕令城中人不与其相见,又对外托病,自卧舍中不起,不见臣,不临军。”

“黄祖久居战阵,其又深知君侯与其有血仇,断然不会如此轻慢我军,此乃二疑。”

“依吾料之,刘表以此人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君侯至而其不动,此要么其有所图谋,要么就是依仗有外救。”

“还望君侯莫要轻敌冒进,以给敌军可乘之机。”

张竑话语一落,瞬间引起一众文臣武将的附和声。

一则张竑乃是江东如今第一重臣,德高望重,二则乃是他们也都大多抱着与张竑一样的看法。

在这些人看来,黄祖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没必要急切进军,只要稳扎稳打,江夏自然是囊中之物。

不得不说,孙策给孙俨留下了非常好的遗产。

这些贤臣良将便是。

在如今吴军凯歌频奏的情况下,这些臣子还保持一定的清醒,这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而在张竑谏言之后,看到诸多臣子都抱着与张竑一样的看法,孙俨有些迟疑起来。

他也猜出这有可能是黄祖的疑兵之计,但他是江东的主君,他要考虑的方面很多,在他的角度来说,慎重是必要的。

稳扎稳扎,徐徐图进,看来好像是目前最妥当的进军策略,更何况如今阴雨绵绵,也的确不太适合大军行进。

而就在孙俨心志有所动摇的时候,一声清亮的声音却突然响起,

“张公所言,实则不然!”

这声不合时宜的声音一响起,顿时吸引了众人所有的注意力。

是谁,胆敢当众反驳张竑之言?

不说张竑在江东的地位多么尊崇,就单单张竑所言的,也都是合情合理的谋国之言,有啥好反驳的。

孙俨认得这声音的主人是谁,正是那南士冠冕庞统。

众人将目光都聚焦在貌不惊人的庞统之上,包括孙俨。

在被众人的目光所注目后,庞统却显得很淡然,他立即来到孙俨身侧对其言道,

“君侯切不可中了黄祖疑兵之计。”

“今四县城城栅不修,这乃先君策去年征讨黄祖之故也。”

“去年一战,黄祖手下精锐尽丧,府库金银俱失,今相隔不到一年,纵使黄祖想要修整城防,他一无人力,二无财力,以何修整之?”

“再者所谓士民流于田野,此乃近日来天降阴雨,毁坏房屋之故,定非黄祖所设伏兵。”

“况且如今江夏精锐尽在柴桑,纵使黄祖想要守卫四县,手中并无兵力,以何守之?”

“依臣下料之,黄祖弃四县乃无奈之举,但于沙羡一城城防,他定然不会放松。”

“黄祖手下并无大量兵士,而我军有数万之众,就算其有所图谋,论设伏其兵力不足,而若非设伏,我军又何惧之有。”

“再者张公所言,担忧黄祖有外援至,统以为更不可能。”

“当今天下,近在江夏左右,有可能出兵救援黄祖,唯有刘表及曹操。”

“曹操远在中原,我军动向近日才为天下所知,就算他有心救援,也断然不可能短期到达。”

“刘表虽近在迟尺,但吾荆州人士,深知刘表好谋无决,

其虽在黄祖身侧,但却犹如远在天边。

况且黄祖近年来有渐渐不遵从刘表之态,刘表外宽内忌,不会轻易出兵救援黄祖的。”

“当此之时,我军当广发精兵,昼夜冒雨,径袭沙羡;祖既不武,又素无兵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若我军徐徐前进,不仅会令黄祖有时间整顿城防,召回黄射大军,更会给刘表及曹操派遣援兵的机会,如此一来,江夏非君侯所有也。”

庞统说完后,对着孙俨深深一拜。

庞统的进言逐条反驳了方才张竑所言,这令孙俨若有所思,却引得其余尊敬张竑的臣子的怒目而视。

正当有人要出来驳斥庞统之时,张竑却伸手止住了他们。

张竑心胸宽大,并不会因为有人不认同自己的看法,而对其党同伐异,相反的,他还很乐意见到有不同的声音可以谏言孙俨。

但张竑却不会轻视改变自己的看法,他继续对着孙俨言道,

“还望君侯三思。”

一方是自己的老师,一方是自己的心腹爱臣,这两者还都是为了自己好,孙俨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抉择。

而看到孙俨脸上的犹疑之色,庞统心下一急。

他立即离开楼船上的阁楼之中,下到了楼船上的甲板上,这一幕让孙俨及众臣惊异,

外面可正是在下着雨呀。

只见庞统来到甲板上之后,他的身躯瞬间被阴雨淋透,他的视线也被阴雨阻挡。

但他却径直走到固定船身的,连接水底船锚的粗绳之旁,而后他抽出腰间长剑,一剑狠狠地砍在了那根巨绳之上,

巨绳粗壮,庞统无法一剑劈断,但在经过锲而不舍的劈砍之后,那根巨绳终于应声而断。

庞统的这番作态,惊的有些臣子对着下方的庞统大声斥道,

“庞士元,你放肆!”

面对这呵斥,庞统充耳不闻。

在庞统砍断绳索之后,他来到甲板正中,将长剑掷于一旁,而后在雨中抬头对着阁楼之中俯视他的孙俨,沉声诚恳地进谏道,

“君侯,兵贵神速!”

“若来日曹操进讨邺城,君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是否会立马出兵相阻呢?”

“来日之曹孟德,便是今日之君侯呀!”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楼船巨大,固定船身的绳索不可能就这一条。

况且哪怕庞统把绳索都砍断了,没有孙俨下令船上舵手行动,这艘庞然大物也无法动起来。

因此庞统的这番作态,更多的是在表明他的坚决态度。

而在听到庞统这一声沉重的劝谏之后,孙俨瞬间醒悟过来。

是呀,若是被曹操得知江夏快被其拿下,曹操是断然不可能坐视不理的,就如自己也不可能坐视不理他拿下邺城一般。

醒悟过来的孙俨不再迟疑,他当即对韩当下令道,

“传令三军,立刻起行,朝沙羡进发。”

随后孙俨又对张竑言道,“东部,立马为孤拟写一封军令,令凌操不得在西陵逗留,令其刻日启程朝沙羡进发。”

“不要管黄祖有没有伏兵,哪怕真有伏兵,也让他为孤给清理掉!”

孙俨连续的两道命令,表明了他的态度。

那就是采纳庞统的建议,立刻兵围沙羡。

张竑在得到这个命令后,想要再劝谏孙俨,但看到孙俨脸上那坚定的神色,他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话来。

而一旁的韩当却脸有难色,他进言孙俨道,“君侯,如今阴雨连绵,不利大军前进呀。”

谁知孙俨听后,却斥道,

“不利前进并非是不能前进,小小阴雨而已。”

“你乃我江东大将,竟畏水乎?”

孙俨的语气颇为严厉。

虽然他往日里对韩当尊敬有加,但他毕竟是江东至尊,当他释放出那种气势时,哪怕是三朝老臣,韩当也招架不住呀。

在被孙俨斥后,韩当连连告罪,然后急忙起身去安排大军行进事宜去了。

而在韩当走后,孙俨环视了一周在场众将,见他们脸上还有不解之意,孙俨为了坚定军心,抽出腰间长剑,对着在场诸将言道,

“若有人胆敢对此事再有所异议,

士元斩绳,

而孤斩人!”

孙俨此言一出,在场诸将尽皆俯首应命,不敢再有所疑议。

而一旁的张竑看着孙俨这番果决的模样,他抚须微笑,并没有半分自身谏言不被采纳的不甘。

反而此时他充满了欣慰。

正如当初他教孙俨的那般,君主最重要的要学会做决断,

果决总比好谋无断好上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