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二十八章 徐氏戒兄

替汉 第二十八章 徐氏戒兄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要说哪一个地方受孙翊平定庐江的消息影响最大,那就是非身为江东政治中心的吴县莫属了。

自从这个消息流传开来后,吴县上到文武官员,下至士民走卒全都振奋不已。

往日里笼罩在吴县中的那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顿时一下子少了不少,每个人心中都少了许多担忧与彷徨。

吴县就是孙翊这个吴侯的封地,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都是与孙氏荣辱与共的人。

在如今江东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候,新任吴侯孙翊打出了如此精彩的一仗,对于吴县、甚至整个江东来说所带来的的振奋人心的效果是无比强烈的。

整个江东的向心力都在随着消息的进一步扩散慢慢恢复,与此同时,孙翊的威望也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上涨着.....

吴县,吴侯府。

在府中吴侯的寝室内,吴侯夫人徐氏正在裁织着一件单衣。

相貌清丽的徐灵伊身穿淡色齐胸糯裙,秀发轻束,如玉脂般的小手正在织机上,一匹一丈长的蜀锦在她的巧手下正慢慢蜕变为一件单衣。

房内织机翻动的声音丫丫作响,就像一首静谧午后的安眠曲。

反正徐琨觉得自己听的快睡着了。

徐琨到达吴县一个多月了,自从接到孙翊让他奔丧的文书后,他连行装都来不及整理,当即带着一些亲卫就往吴县赶来。

当时他以为孙翊召他是对他有大用。

毕竟他是孙翊妻子徐氏的亲兄,而且在当时孙翊初登大位,江东君臣还未相知的这种情况下,调他这个大舅子来身边任用是很正常的事。

毕竟他与其他江东臣子不同,有着徐氏兄长的这个身份在,自孙翊继位那日来,他就会自然而然的是孙翊的铁杆支持者了。

谁料在他来到吴县后,在拜祭过孙策后,孙翊只接见过他一次,除了勉励几句外再无其他,而后就无召见他的意思。

而后孙翊每次议事也都无传唤他,后听闻庐江动乱,他上书请求回归牛渚镇守守备长江,孙翊也是不许。

只是让他在吴县多多修整,好好陪陪孙策.......

要不是徐琨自认为没犯下什么大错,他都差点以为孙翊是要让他下去陪孙策了。

后来孙翊就亲征庐江了,孙翊走后,心中忧郁的徐琨就经常来找他的这个胞妹聊天。

今日来是得知了孙翊平定庐江的好消息。

刚得到消息时,徐琨除了感叹孙翊之智谋之外,心中还很激动,现在是孙翊越好,他徐家才会越好,欣喜激动之下,今日他又来了徐氏这。

谁知来了之后,徐氏就一直在那里织衣,对他不理不睬的。

都快一个时辰了都。

听着那织机转动的声音,徐琨感觉睡意越来越强,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他主动找话题道,“裁织衣物府中自有下人为之,女君为吴侯夫人,何苦受这劳累。”

女君是徐灵伊家中小名。

似是觉得徐琨的言语打扰了自己织锦,徐灵伊琼鼻皱了一下,而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不满道,

“妻为夫君织衣,乃是人伦,岂有劳累一说。三郎穿我亲手织造的衣裳,也是令我开心的事,又有何苦呢?”

徐琨见徐灵伊终于肯搭理他了,脸上浮现喜色,他来到徐灵伊身前言道,

“如今君侯已经平定庐江,想来不久后就会回师征讨山越,吾与山越交战多次,对山越了解颇深。

还望到时女君在君侯面前替我美言几句,好让我能够随君侯一起出征。”

“不说。”

徐灵伊断然拒绝。

徐琨一下子急了,这什么妹子呀。

但徐琨也没有再劝徐灵伊。

徐琨父亲早亡,那时徐灵伊才不过三岁,他与徐灵伊年纪又相差十余岁,

从小徐琨就是既充当兄长又扮演父亲的角色将徐灵伊护佑长大。

徐灵伊的性格他清楚的很,虽是一介女子,心志之坚定却不输男儿。

一旦她决定的事,很难会更改的。

见徐琨脸露沮丧,徐灵伊自小与徐琨相依为命,感情之深厚非同一般。

她心中终究还是不忍,对徐琨言道,“非妹妹不愿替兄长美言,只是不能。”

“兄长自奔丧以来,心中抱着何种想法我知道。

而兄长现今愁闷心急,无非是觉得三郎有将汝闲置之意,但兄长何不细想之,郎君若真的有此意,当初又岂会特地召汝入吴?”

“江东数百士吏中,郎君特许异姓奔丧者惟你与建威中郎将呀。”

听徐灵伊言语,徐琨脸上郁结之色更甚,

“这点为兄也知道,但这正因为如此,吾才烦闷。

吾与公瑾俱入吴,然公瑾受君侯留守吴县重任,如今江东动乱,兵戈频起,君侯却将吾置于一旁,不闻不见,吾实在猜不透君侯所思。”

徐灵伊闻徐琨所言,心中叹息,自己这位大兄勇武有余,智谋方面终究是差了点,

“当日大兄托孤之臣虽然只有三位,但群臣心里都清楚,若是周建威当日在吴,托孤之臣中必有其。

郎君重用周建威,一则是看重他的才能,二则或许是大兄临终对郎君有嘱托,令其重用,这一点兄长又如何与周建威相比。”

徐灵伊此言令徐琨顿时开悟。

“兄长勿忧,君侯继位以来行事莫不是谋定后动,郎君既召你入吴定是心中对你有所期待。

国有主丧,新主执政,上下相疑之时,新主若明,定然懂得欲先用之,必先抑之的道理。

你毕竟是吾兄长,是君侯的外戚,又有功勋在身,君侯不会不用。

之所以现在不用你,便是郎君在考验观察于你。

当日郎君亲征庐江时,兄长连连上书三封请为先锋,你可知郎君最后为何不用?”

“当日郎君新登大位,威望日浅,他亲讨庐江叛逆就是树威于江东,如此的话,他怎么会携带大兄这等功臣宿将前往?

郎君要的是独揽大功,稳固权柄,若令你为先锋,或带其他宿将前往,

就算平定庐江,虽也可涨其威望,但其之威望会有今日之重乎?”

“吾的这位夫君,心大的很呢。他并不想一直都活在先君的庇护之下。”

徐灵伊已经都将话说的如此明白了,徐琨这才恍然大悟。

徐灵伊自小就聪慧异常,未出嫁前很多时候家中的事务其实都是她决定的,事后收效无一不佳,因此徐琨对徐灵伊的判断很是佩服。

只是他又问道,“君侯之心意如此,吾也心安了。

只是女君知道君侯没有闲置吾的意思,吾方才让女君为我在君侯面前美言几句,女君何故拒绝。”

徐灵伊现在有点想拿织梭砸他哥哥的冲动,都说这么清楚了,怎么还问这个问题。

“大兄先前三请为北进先锋,郎君虽然最后不用,但汝之忠心及立功之心他已知晓。

现在郎君威望日隆,用人已经可以随心,此次回师讨平山越,兄长定在军中。

既然郎君此番回来会用兄长,吾又何必多此一举再去君侯面前多言。

这样用处不大,反而会让君侯多思,觉得我们徐家内外相连,如此反而不美。”

孙翊是人主,他要是起疑,甚至都不需要证据,只要心中存在芥蒂,徐家就会大祸临头。

这就是一个有了威望后的人主的权力。

生杀予夺,升官拜爵,皆在其一念间。

说道最后,徐灵伊想起这段时间来,徐琨多次来寻她。

心中有所担忧的她用不符合她这个年纪的口气劝谏徐琨道,

“先君早卒,郎君承基,此是吾徐家腾飞之机,但也意味着吾徐家以后处在了风口浪尖,机会往往与危险并存。

大兄心中怀有冀望无可厚非,只是大兄要谨记,似吾等外戚之族,应严守忠慎二字,如此方能长盛,切勿自误。”

徐氏所言让徐琨陷入了沉思。

他终究不是愚笨之辈,经徐灵伊言及忠慎二字,他也懂了其中的意味。

忠对孙翊,慎对徐氏。

徐琨看着眼前座上的这位妙龄少女,数月前,她还是他疼爱有加的妹妹,如今已经是他的主母了。

虽然感情没变,但身份已经全然不同。

徐氏还是女君,但这个称呼如今已经只属于孙翊的了。

他起身拱手,对着徐灵伊行臣子之礼道,“唯,夫人。”

...

在徐琨离去后,徐灵伊脸色微暗,她用葱指轻轻来回抚摸着艳丽的蜀锦。

刚才徐琨最后的举动让她心里五味杂陈。

她知道徐琨是明白了“忠慎”二字的含义,

也知道就算徐琨对她以后以君臣之礼待之,对她的疼爱也不会减少,

他还是那个从小护佑她的兄长,是她在外最有力的支持者。

只是当自己亦兄亦父的兄长对自己行君臣之礼,称呼自己为夫人时,徐灵伊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一些东西,心中不好受。

但她不后悔自己今日对徐琨的告诫。

今时不同往日,今日对徐琨的告诫,是为了徐家好,是为了徐琨好,也是为了自己好。

外面不知道多少人艳羡自己,年仅十八岁就已经是江东的女主人,卧吴侯之侧,专宠于府内,尊荣无比。

孙翊对其也是宠爱有加,信重不疑,但这是现在,将来呢?

当年孙翊与自己的婚事是由先君孙策一手促成,本来孙母议定的三郎之妻是那毗陵恽氏嫡女。

毗陵恽氏和吴县陆氏为吴郡两大望姓,共为江东世家高门。

其中毗陵恽氏出自西汉名臣杨恽,后因为王莽之乱,杨恽之后迁徙到了毗陵避难,并以先祖之名为氏,改杨姓为恽。

恽氏本就是公卿之后。

自迁居到毗陵后,以治学显闻,族中世代有人为朝廷征辟为官者,世仕扬州州郡。

先祖中历任二千石,千石者足有十数位之多,家族清望非同一般。

加之此代恽氏主母常氏乃是孙母吴氏故交,

当初孙坚死后,孙坚家眷避难江东时,常氏多有援手,也因此,孙翊与那恽氏嫡女早就相识。

后来孙策统一江东后,孙氏显贵异常,孙母为了报答常氏昔日之恩,议定孙策与恽氏嫡女恽清之婚事。

岂料孙策从中更改,选了徐灵伊为孙翊之妻。

因为这个变故,孙母心中一直对常氏心有愧疚,但是孙翊正妻已定,总不能让恽氏嫡女恽清做妾。

可是如今孙翊成为了江东的主人,身份贵重,此时再让恽清做孙翊的妾,便也说的过去。

徐灵伊心思通透,孙母一向念恩并且对这件事念念不忘,重提纳恽清之事是大有可能的。

恽清一旦进入孙府,她背后站的是整个恽氏,是恽氏百年的声望,甚至一直被孙策压制的江东士族,都会将宝押在这个恽氏嫡女身上。

而徐家不过是富春当地豪族,论家门是比不过恽氏的。

就算孙翊没有纳恽清,但以他的身份将来也会有妾室,内室之内的纷争总会可能存在。

而孙翊是江东之主,他的内室之争不会是争风吃醋那么简单。

孙翊的宠信,并不能是自己可以无忧无虑的资本。

智者往往能防患于未然,既然早知有这一天,徐灵伊不如约束好家族,并做好孙翊妻子的角色,宜室宜家,以免将来引发不必要的祸患。

欲戴荣冠,必承其重,

徐灵伊深知这一点。

想完这些后,徐灵伊心中渐渐平静下来。

她低头看了看织到一半的蜀锦,想到这蜀锦是为孙翊所织,嘴角露出温柔动人的笑容。

当初是她主动想嫁予孙翊为妻,如今得偿所愿的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将来若有得意时,吾必不相负。”

孙翊的这句话音犹在耳。

只是将来,三郎真会无时无刻护住她吗?

徐灵伊觉得有时候挺讨厌自己的聪慧的。

因为聪慧总是会让她认识到人心的善变。

可是当一个聪慧的女子对一件事保持怀疑时,最后却还是选择了相信,这也许就是喜欢吧。

所以自己对心中的那个疑问,徐氏自己给出了答案。

他会。

想到此,徐氏抑郁不在。

明艳动人的她又缓缓开动起织机来,织机的丫丫声再次在这个空荡的房间响起,

要快点织好,郎君快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