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七十二章 宗法亲情

替汉 第七十二章 宗法亲情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家宴结束之后,孙翊让朱然将已经有些微醉的周瑜三人送回府邸。

庞统、鲁肃二人因为新投孙翊,所以在吴县中只能暂居周瑜府中。

不过今日之后,等孙翊对这二人的任命公布出去之后,张昭会在吴县中为其二人修建府邸的。

在周瑜三人走前,孙翊嘱咐这三人这些日子要好好休息。

八月二十就是议事大会召开的日期,到时候江东群英云集。

虽然庞统、鲁肃二人的献策让孙翊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但张昭等臣子奏请北进的浪潮还未过去。

在这场议事大会上,孙翊需要这三英论辩张昭等臣,以期能让张昭等重臣放弃北进之议,从而让江东上下,在接下来的江东战略发展中能够齐心协力。

在周瑜三人走后,孙母提醒了孙翊一件事,那就是如今羁押在吴县的孙暠还未处置。

这件事需要孙翊尽快拿出一个决断出来,不然在吴县的众宗亲心中始终不会安定。

孙暠犯上作乱这一件事是当初江东三乱中规模最小的,可以说从头到尾更像是一场笑话,但其本身带来的政治影响却是最深远的。

这一切都因为孙暠宗亲的身份。

他是孙静长子,孙翊的堂兄,论亲疏可谓是十分亲近了,孙策生前也十分信重他,让他镇守乌程。

结果孙暠身为宗亲却在江东危难的时刻犯上作乱,实在让人太过震惊和不齿。

这一件事也直接打破了孙策生前构造的“宗亲掌郡,淮泗镇县,互为表里,相互制衡”的政治格局。

因为这件事,孙家宗亲为了避嫌且平息江东群臣的怒火,来吴县奔丧后,就自动交出兵权在吴县好好呆着。

宗亲的身份让他们在分配权力时会得到更大的优势,但在一些事上,他们的身份也会让人十分忌惮。

宗亲们自证清白,奔丧解兵,这也导致了在孙翊的整个平叛过程中,除了孙河这个旁系宗室之外,一位宗室大将都没用,他们一点功劳都没分润到。

但这些宗亲可不会一直甘心这样沉沦着,这次群臣掀起奏请孙翊北进的热潮,背后也有这些宗亲的影子。

对于这些宗亲们来说,在孙暠作乱失败被黄盖擒拿押解至吴县后,孙翊如何处置孙暠,就成了他们最关心的事。

是杀,是流放,亦或是借着这件事直接将孙静一支打入深渊,万劫不复?

每种处置都代表着孙翊不同的态度,更会对江东将来的政治格局造成深远的影响。

孙母对孙翊言道,处置孙暠不单单只是为孙暠作乱一事公布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安诸位孙氏宗亲的心。

所以这件事要尽快解决。

孙母的忧虑孙翊很明白,但他没有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反而问孙母应如何处置孙暠,孙母对孙翊说道,“吾儿,不可背上杀害血亲之名。”

见孙翊对这句话皱眉,孙母又言道,“你大兄临终前曾对吾说过,他之所以择你继位,你的能力在于其次,最主要是他深知你重情义的秉性,将来不会做出残害血亲之事。

吾也答应过你大兄,要好好看顾孙家。你大兄方才去世四个月,如果这时他在地下见到断头兄弟,他心中会是何等悲苦呀。

况且小四之父在族内拥有很强的影响力,他的诸位兄弟又有将才且身居要职,将来你的基业需要这些兄弟为你镇守,杀了他,难免会让他这一支自疑不安,这对你的统治也不利。”

孙母先用情动之,最后再说出杀了孙暠的利害关系,就是想劝孙翊不要动杀心。

听到孙母如此说,孙翊的脸上颇有动容,他对孙母言道,“三郎不会背上杀害血亲的名声的。”

孙翊如此保证,孙母才放下心来。

只要孙翊不杀孙暠,那么孙翊将孙暠流放还是关押一辈子都无关紧要。

孙母之所以主张留孙暠一命,除了孙静来求她之外,她最主要还是为了孙翊考虑。

爱护亲族是天下最大的人伦,将来巩固孙翊的地位也需要这些亲族,于公于私,杀孙暠对孙翊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

出于孙母的建议,孙翊决定明日就决断好对孙暠的处置。

至于孙母对杀孙暠一事持反对态度,孙翊有点无奈但也没办法。

对于孙暠,孙翊是动过杀心的。

一是因为孙暠是犯上作乱,这个罪十分严重,杀是最直接的办法,威慑力也很强。

二是因为孙暠这个人可能不出名,但他的两个孙子孙峻、孙綝,那可是有名的多了。后来把握孙吴政权的两大权臣,把孙权的后代玩的欲仙欲死的。

孙暠这一支可以说就是夺权作乱专业户。

把孙暠及其后代都杀了,也可以说是免除后患。

但是在秦汉时,宗族观念,亲亲相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汉文帝那个受群臣万民爱戴的圣君,在其弟弟刘长谋反后仅仅是将其流放,但刘长在途中绝食而死。

就因为这一件事,民间就出现童谣讽刺他,成了汉文帝一辈子洗刷不去的污点,可见这时候宗法礼仪的影响力之强。

而且从政治方面来说,杀孙暠会在宗亲中引起一连串坏的影响,这个对孙翊是大大不利的。

孙翊从没想疏远或者闲置这些宗亲们,王莽篡汉之殷鉴未远。

既然有这两方面的因素在,单纯的一个杀字,得不偿失。

但是不杀不代表没事,有些处罚,比杀更有威慑力。

翌日,孙翊就在校事的护卫下来到了关押孙暠的地方。

孙暠在被黄盖派兵押送到吴县后,由张昭做主,将其关押在了吴县的一处幽远别院中,然后派了百位士兵日夜看守着孙暠,禁止任何人探视。

在孙翊到来后,别院中已经等着不少人了。

孙贲,孙辅,孙静,孙瑜,孙皎等宗亲都在,就连孙翊的亲兄弟孙匡、孙朗等也在。

这些人在孙翊不意外,也许是孙母安排的。

这些宗亲们在见到孙翊后,纷纷对孙翊行礼。

孙翊脸色平淡,只是在看到孙静也对其行礼后,连忙上前扶起孙静,口中道,“叔父年事已高,以后这些虚礼就免了。”

说完还亲自扶着孙静在别院中的石凳坐下,抚其背说道,“叔父无须忧心,大兄不会做的事,小七也不会做的。”

孙翊此话一出,在场的诸位宗亲都松了一口气。

孙策爱护兄弟是出了名的,孙翊虽然没有明说会不杀孙暠,但他这样说了,也是一种暗示了。

而且孙翊还自称小七,这是当初孙策这一支还未显贵时孙翊的族内名称。

现在当然没有人敢这么叫孙翊,就连称呼孙翊三郎也只是孙母和徐氏两个人的特权。

但孙翊如今自称小七,是一种谦称,也是在表明他没有忘记小时候诸位兄弟一起玩耍的事,这让在场宗亲心中更是安定不少。

他们要的就是孙翊这样一个态度。

孙静闻言感动,语气有点哽咽地道,“逆子犯上作乱本是十恶不赦之罪,难得君侯挂念亲情,臣实在是不知何言才可以表达心中之谢意。”

孙翊听后笑了笑,而后来到别院中的房门前。

这房门内关押的就是那桀骜不驯的孙暠了,他对在场的宗亲们说道,“吾先进去见一见他,你们任何人不得擅入。”

在场宗亲皆恭声应唯。

之后由谷利推开门,孙翊带着一些亲卫大步迈入了房中之中。

“哐当”一声,在孙翊进入后,谷利在里面关上了房门,隔绝了别院内诸位宗亲看往房内的目光。

这“哐当”一声也让诸位宗亲的心又提了起来,因为从始至终,孙翊毕竟没有对他们明言过不杀。

特别是孙静,他心中现在默默祈祷着,希望桀骜的孙暠此时千万不要激怒孙翊。

否则,神仙难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