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七十九章 “两面三刀”的张昭

替汉 第七十九章 “两面三刀”的张昭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庞统在说完这三点后,陈端的脸都已经绿了。

辩就辩,能把他辩的这样没法的人,他还是第一次碰到。

庞统最后对着孙翊遥拜道,“综合统方才所论三点,可知此刻攻取淮南实不利于君侯,因为官渡一战,对君侯而言,曹公获胜最好。”

孙翊面带微笑,对庞统的话表示认同。

陈端虽然被庞统辩的脸绿,但他对庞统说的话是信服的。

只是他还有一点疑问,“士元所论,甚为有理,但若是官渡之战袁公获胜该是如何?”

庞统方才提出的三点都是基于曹操获胜的前提下。

虽然陈端也看好曹操,但现在曹操被袁绍打的不要不要的也是事实,袁绍也是有很大概率获胜的。

庞统对陈端言道,“若是袁公获胜,中原残破无粮食资补,其之铁骑最多涉及淮泗之地,江东有长江为防线,可挡一时。

当此时,君侯更加应该尽快拿下荆州,竟长江之极,否则来日荆州为他人所夺,江东危矣。”

陈端听完庞统的这番话后,长叹一口气,对庞统拜道,“士元思虑深远,吾不及也。”

陈端说完后退入了座中。

陈端一退,厅内响起了一片惊叹声。

惊于庞统方才之言论,叹于一名不见经传的臣子竟然辩服了陈端。

这到底哪里冒出来的人呀!

陈端退入座中后,庞统也退入了座中,退入前还对孙翊与陈端各自一拜。

这一幕让孙翊感慨,现在的士人还是很有节操的,辩就辩,不会辩着辩着开始人身攻击,而且一切都是有理有据,不会乱喷胡搅蛮缠。

这也是孙翊敢于召开议事大会的底气,要是换上在明末,孙翊还是乾坤独断更实在点。

在陈端退入座中之后,厅内的群臣把目光都集中到了张昭的身上。

无论是支持攻取淮南的,还是反对的,亦或是中立摇摆的,此刻他们都以为接下来是张昭出场了。

江东四大谋主,秦松、陈端败阵,张竑因为顾忌没来参会,现在只剩下张昭了。

周瑜身后的鲁肃也跃跃欲试,他的那声“不然”等待好久了。

受到众人目光关注的张昭却把目光投向了孙翊。

前几日周瑜领着庞统、鲁肃二人觐见孙翊一事他知晓,那时只是以为那是一场寻常的觐见。

如今观周瑜、庞统二人在厅上这番锋芒毕露的模样,张昭想到了更多。

也许在那场觐见中,孙翊心中就有了决断。

但他还是召开大会商议此事,这说明相比于孙策的乾坤独断,孙翊更喜欢居中持重。

孙翊要做的是至高无上的仲裁者。

想到此,张昭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下终于开口了,他说道,“北进一议乃是出于时势而出,但吾今日听公瑾,士元二人之论,深感此议之不妥。”

“故吾认为此刻的确不可北进淮南。”

张昭此言一出,全厅哗然。

在场的孙氏宗亲们更是脸都黑了,他们还想着张昭能够出来一锤定音,结果张昭临时转变主意了。

厅内许多人都开始私下非议起张昭来。

周瑜、庞统二人听到张昭此言也颇为意外,但随之就想清了其中缘由,脸露敬佩之色,鲁肃则是挺郁闷的。

孙翊对张昭此言也诧异不已,这还是那个刚正、不屈不挠的张公吗?

面对厅内的众多非议张昭并没反驳,只是在看到孙翊诧异的神色时,他起身对孙翊言道,

“北进一议的出发点是为了江东的未来考虑,如今昭已明了攻取淮南的后患,故而前后不一。

这出发点也是为了江东的未来考虑,万望君侯不要被先前众臣北进所请所惑,做出一个明智的决断。”

张昭此言一出,厅内非议他的声音更大更多了。

这张公还真是能说会道,突然转变立场被他说得出于一片公心,恐怕是怕辩不过周瑜、庞统二人吧。

对于这些非议他的声音,张昭置若罔闻,也不辩解,只是对孙翊说完后默默退入了座中。

孙翊则是仔细琢磨着张昭的那番话,张昭今天的表现从表面上看可以说是两面三刀,但真的如厅内有些人非议的那般,是怕辩不过吗?

历史上曹操南下时张昭为主降派,那时候鲁肃等人是没有辩过张昭的。

鲁肃无奈之下才私下找了孙权,论对辩,张昭是目前江东首屈一指的大拿。

孙翊觉得张昭有此番转变,一是可能察觉到了他真正的心意,觉得再辩下去没有什么意义,二是真如方才他所说的那般。

前者是私心,后者是公心。

孙翊想起了刚继位时张昭对其的种种帮助,想起了历史上张昭对孙权的所作所为。

虽有赤壁时因为私心主降这一污点,但纵观他历史上的一生,对孙家可谓是仁至义尽了。

他大兄没有看错人。

众人还在非议着张昭,就在此时孙翊对着厅中众臣说道,

“张公乃是先君指定的辅政大臣,又是孤倚为师友的臣子,尔等如今堂而皇之非议张公,当孤不存在吗?”

孙翊的声音并不大,只是当他的声音传开来后,全厅顿时禁言,恢复了一片宁静的气氛。

群臣皆拱手对孙翊道,“臣等不敢。”

孙翊的一句话就轻松弹压下了,厅内正愈演愈烈的非议。

见这些臣子老实了,孙翊又再问道,“关于方才所议,还有哪位贤卿有所建言吗?”

支持北进淮南的三大重臣两败一背叛,剩下的支持北进的臣子中论威望,论能力皆没有超过这三人的。

而且刚才周瑜、庞统二人所言也让厅内的许多人认可,因此厅中群臣全都齐声言道,“一切但凭君侯决断。”

听到群臣此言的孙翊拍案而起,朗声对着群臣宣布道,“那就暂罢攻取淮南一议。”

“孤望群臣与孤同心同德,逆流向西,席卷荆襄!”

厅内群臣听到后,也一同起身对着孙翊深拜道,“谨遵号令!”

“善。”

孙翊的一个善字为这个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来这个最主要的内容议完了之后,这场议事大会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但孙翊还有一件事要处理,他问秦松道,“君可亲自前去将天子使者迎来,是该到了见他的时候了。”

秦松为吴县县令,刘琬到达吴县后一直是他负责安排起居的,故而让秦松去将刘琬迎来议事大厅最为合适。

听到孙翊提到天子使者四个字,厅内的群臣精神全都一振。

就连一向端正的秦松嘴角也露出了一些笑意,他问孙翊道,“以何礼迎之?”

孙翊不解,怎么会这么问,江东是一直尊奉天子的地方势力,对天子使者当然是要大礼迎来咯。

见孙翊不解,秦松轻咳了几声,直白得提醒道,“是否要依先君故事?”

孙策故事?孙翊瞬间恍然。

他斩钉截铁得道,“善。”

“文表,你带百位虎士前去迎接,以示我江东尊奉天子使者之礼。”

秦松听后笑着领命而退。

秦松走后江东臣子们精神更加振奋,刚才顾忌同僚之情,有些言语不好太尖锐,等下就是一致对外的时候了,那还顾忌啥。

在厅中的臣子中,有一位年纪三十许的儒士眼中精光奕奕,这人便是会稽功曹虞翻。

刚才还在郁闷的鲁肃此刻脸上也恢复了镇静,时机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鲁子敬可是准备好久了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