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八十七章 吴女

替汉 第八十七章 吴女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陈端拿着孙翊的手书到了张昭府邸,张昭正在午憩,是张昭长子张承接待了陈端。

张承字仲嗣,其幼承父学,少以才学闻名江左。

如今年方弱冠的他正值风华正茂,一举一动尽显高门风范。

张承将陈端迎进府中会客厅,为陈端奉上水酒后,对其言道,“陈君造访侄不甚荣幸,但家父正在小憩,恐这时无法起身会见陈君。”

“陈君若有事可告知承,待家父醒后承一定及时上禀。”

孝道为先,若非是太过要紧的事,张承是不会让人打扰张昭休息的。

陈端对张承奉上的酒水没有心情品尝,他急切地说道,“吾有要紧事要和子布商议,望仲嗣能替吾前去通禀一下。”

陈端不单语气急切,脸色也颇为焦急,张承见状知道应该是真的有要紧事,因此他对陈端拜道,“陈君请稍等片刻。”

张承说完后就进入了内室,通禀张昭去了。

大约一刻钟后,梳洗之后的张昭在张承的陪伴下到达厅中。

陈端见张昭到来,迎上前将手中的文书递给了张昭。

张昭坐下后展开文书看了起来。

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孙翊的亲笔,待看完文书中内容后,张昭脸色也沉重起来。

他怒哼一声道,“这是谁向君侯进的谗言。”

“太史子义非元臣,怎可授两万兵权。”

陈端见张昭一眼也看出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他附和道,“吾等原本以为君侯会委派公瑾代其攻打广陵。

若是公瑾,这两万兵马在其手自是稳妥,但太史子义心性豪烈,又有割据一方的过往,不可不防。”

张昭听后点头,他对陈端说道,“幸得今日陈君及早发现此事,不然一旦君侯公告于众,再难转变君侯心意了。”

说完后,张昭又对陈端说道,“你我二人不如现在去求见君侯,向其陈明利害。”

陈端赞同道,“吾此来寻张公,正有此意也。”

张昭、陈端两人一拍即合,张昭让张承去准备车马,他要和陈端即刻赶去吴侯府。

张承准备好车马后,亲送张昭、陈端二人出了门口,在张昭、陈端二人临走之前,张承提醒张昭道,

“君侯既已明发手书,说明其意已坚。若单凭父亲及陈君二人,恐难以回转君侯心意。

父亲可先去延请东部,东部乃君侯之师,其之劝诫君侯定不会轻视。”

张昭听了张承的话,眼中露出对其的赞许。

自己的这个儿子自小就有超出同龄人的稳重,他对张承说道,“仲嗣所言极是,君理月前荐子于君侯,吾儿才学横溢,不会输那朱家儿。

待过几日,吾也引荐你于君侯座前,让你一展所学。”

张昭说完后,就和陈端一起上了车舆,先往张竑府中而去了。

...

在太史慈走后,孙翊趁张昭不在忙里偷闲,把家人一起呼唤到了校场,进行了一场投壶竞技。

投壶顾名思义就是将一铜壶放置数步之外,然后人于远处投箭进壶,在同样总数的投箭下,中壶多者为胜。

校场中,孙尚香、孙匡、孙朗、大桥、徐氏等都在,就连孙权的正妻谢氏也被孙翊叫来。

孙权现在正为孙翊镇守庐江,家庭聚会将其妻子忽略也是不好。

在几轮投射之后,取得第一名者竟是孙尚香,十投十中,第二名是孙匡,也才十投七中,比起孙尚香差了不少。

看自己取得了第一名,孙尚香欢欣至极,她雀跃地跑到孙翊身前,对着孙翊言道,“三兄,灵泽取得了第一名,三兄可要给灵泽恩奖。”

孙策以下只有孙尚香一个妹妹,因此孙策等兄弟自小对孙尚香百般宠爱。

再加上孙尚香一直把父兄当做偶像,在父兄的影响下性格也变得颇为好强。

孙翊听后哈哈大笑,这倒是第一次有人主动向他请赏,他说道,“灵泽想要什么恩赏?”

孙尚香用糯糯的声音说道,“灵泽听闻三兄最近改组亲卫,成立了一支车下虎士,专门用来保护三兄安全,灵泽也想要一支这样的护卫。”

孙翊听后有点愣,哪有女孩子提出要虎背熊腰的壮汉当护卫作为恩赏的。

而这时凉亭中的谢氏训诫孙尚香道,“《女诫》敬慎一章有言: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身为女子,怎可向兄长提这种要求。”

孙尚香受到谢氏的训诫,憋了憋嘴,她不想搭理这个嫂子。

可是谢氏拿《女诫》训斥她,她平白这样被训斥,心中又有点气呼呼的。

一旁的徐氏见到孙尚香生闷气的样子,觉得好笑。

她一把拉过孙尚香,在其耳边耳语了一些话,孙尚香听后喜笑颜开。

徐氏说完后放开了孙尚香,然后孙尚香规规矩矩地来到谢氏身前,对其一拜道:

“嫂子所言有礼,灵泽受教。但灵泽却以为《女诫》乃班昭所写,班昭汉家女,我吴侯妹,乃吴家女,不以《女诫》为轨无伤大雅。”

谢氏听后一呆,她虽身为孙尚香的嫂子,是长辈,但孙尚香是执了晚辈之礼对她说这番话的,礼节无甚挑剔之处。

而且尽管是长辈,但从来没有哪家长辈,不准晚辈有自己看法的呀,

甚至她还觉得孙尚香说的很有道理。

孙尚香见徐氏教她的这番话难倒了谢氏,也不生气了,又跑向孙翊那里,求她刚刚要的那番恩赏。

一个萌萌哒的萝莉双眼期望的看着自己,孙翊只得笑允道,“那就依你。只是你毕竟是女子,以壮汉为亲卫始终不妥。

吾可允许你招上百婢女组一卫队,平时除了照料你的生活起居之外,也可持刀守护你。”

孙尚香得到孙翊的允许,开心不已,告了声谢后,笑着跑开了。

她跑走之前还一把拉走了一脸艳羡的孙匡、孙朗二兄弟,差点把猝不及防的两兄弟拉摔倒。

待见弟妹三人跑远后,孙翊心中暗自叹息。

刚才孙尚香提的那个要求,孙匡和孙朗脸上也明显浮现了意动的神色。

但他们最后还是没有站出来,四郎懦弱无刚,五郎畏首畏尾,都不是大将之资,这让孙翊失望。

在孙翊叹息的时候,谷利来到身前禀报,说是张竑、张昭、陈端三臣求见。

三大重臣求见,孙翊以为有大事发生,急忙让谷利传这三人进来。

三位臣子进来后,凉亭内的孙氏内眷在徐氏的带领下都出了凉亭。

待凉亭内无旁人后,张昭近身对孙翊言道,“臣听闻君侯欲用太史子义为征广陵主将。

臣以为太史子义先从孔文举,孔文举不纳,后归刘正礼,刘正礼不用,此二君皆世之高士,一不纳二不用,必有缘由。”

“今君侯命其征东,执掌江东近半精锐,若是其心思陡变,两万精锐在其手,后果难料,臣以为此举凶险。”

孙翊一听,才知道这三位重臣,是为了这事来寻他。

面对张昭的劝谏,孙翊笑道,“孔融、刘繇纳策时动引圣人,决事时群疑满腹,此乃枯坐清谈之辈耳。

彼等不用不纳子义,是此二人不明,怎可因此而疑子义,张公谬矣。”

孙翊驳了张昭的劝谏,张竑又出身言道,“太史子义昔在刘正礼麾下,数为先君所败,后逃至丹阳,自称太守,屯兵立府,大为山越所附,此乃其割据之实,君侯不可不防。”

孙翊听后再驳道,“子义虽有割据事迹,但那时为情势所逼,若其早遇大兄,又岂有自守一事乎?”

其实也不怪张昭和张竑两位重臣都对太史慈有意见,除了太史慈的过往不太让人信服之外,太史慈的性格也是主要原因。

太史慈有一句志向宣言,“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这句话乍听起来很有豪气,但却犯了君臣之间的忌讳。

在汉时,君臣之间的上下之分已经颇为分明,有一点具体表现就是,君主的座位都是高高在上的,而且都会有台阶分隔开。

台阶之分是君臣之间地位的体现,在秦汉时,君主若对臣子降阶相迎,那就是一种莫大的尊荣了。

而太史慈言升天子之阶,天子之阶不得天子允许,臣子岂敢轻言升之?

太史慈的这番豪言在孙翊听来是很赞,但在孙权那个疑心深重的君主听来,那可能完全就是另外一种意味,更别说其他臣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