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八十九章 伏波将军

替汉 第八十九章 伏波将军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太史慈领着两万大军出了吴县后,就直往曲阿而来。

就如孙翊那次出征庐江一般,这两万大军也是要由曲阿登船,越过长江东向进入广陵郡内。

淮泗及江南地区水系发达,这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在这些地方征战时,粮草,兵马可依靠船只运输,十分便捷快速。

在孙策统一江东之后,深明其利的他,就十分注重船只制造。

现在江东在册的楼船、艨艟、斗舰等船舰足有上千艘,平时这上千艘船舰都分散在江东境内的各大港口,并都分别有重兵把守。

曲阿县外的曲阿港,便是离吴县最近的一个军事港口。

太史慈花了数日时间到达曲阿港外,这里在张昭的准备下,上百艘船舰已经修缮完毕,其中楼船就占了三分之一的数量。

这上百艘船舰就等着太史慈大军的到来,即可发挥他们的使命,带着太史慈大军越过长江。

之所以用到如此多的船舰,乃是因为长史府为太史慈准备的众多攻城器械、十数万斛粮草、上万民夫全都要由这些“水上战马”运往前线。

这些才是大家伙,吃水极深,只能分船运送。

毕竟楼船虽然看起来威猛,但有时候容易侧漏........

太史慈在领军到达曲阿港后,曲阿令确认了太史慈手中的虎符,就将其管辖的这上百艘船舰交接给了太史慈。

在交接后,他立马赶回了曲阿县,他还有很头疼的后事要处理。

孙翊很看重这次征伐庐江的战争,为了使太史慈无后顾之忧,在他的命令之下,除了留有必备的粮食存储之外,吴郡整个郡的官仓存粮几乎一空。

这让吴郡的各县令、县长因为此事,愁的头发都掉了好些根。

曲阿令离去后,太史慈立即下令两万大军登船,见太史慈如此急切,随军的司马朱然言道,“数日来我军日夜兼程赶到曲阿外,已成劳军,中郎将不如让军众先行歇息一日,明日再启程。”

在朱然看来,广陵在那里又不会跑掉,太史慈如此急切的行军,是操之过急了。

这次出征,太史慈并没有指定要什么将官,孙翊就让朱然、徐盛、潘璋等孙军中的年轻将官一起出征。

他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让他们随军刷刷经验。

太史慈知道孙翊有培养这些年轻将校的意思,因此他耐心对朱然解释道,“广陵离江东仅一江之隔,陈登觊觎江南之地久矣,必有细作在此。

大军行动不如细作单人前行更快,我意至多不过今日,陈登定然已知晓我军动向。

当此时,我军早到一日广陵境内,陈登就会多失去一日的准备,兵贵奇速,正是此理。

今日我军登船,至快也要两日之后才能到广陵,在此期间,我军可分批修整,转劳为逸,义封勿忧。”

朱然听后恍然,便抱拳而退。

在太史慈的严令之下,两万大军不过半日就已全部上船,然后上百艘船舰起锚转向广陵郡。

...

果不出太史慈所料,陈登在吴县留有大批的细作,这些细作在得到太史慈大军出征的消息之后,立马朝广陵郡治射阳赶来,将这个消息报给了陈登。

细作除了将太史慈大军的动向、号称人数报给陈登之外,就连孙翊的那封檄文也一并传抄给了陈登。

孙翊写檄文就是为了骂陈登,像这种事当然是要广而告之,在太史慈出征的同时,这封檄文已经在吴县的满大街宣扬开了,细作看后急忙誊抄了一份。

陈登年近四十,但却保养的很好,观外貌看去就像一不到三十的儒雅文士。

在得到孙翊遣太史慈,率五万大军来攻打广陵的消息之后,他急忙召集了郡府的属吏商议此事。

在陈登将这个消息透露给议事的众人所知之后,众人无不大惊之色。

广陵郡就在吴郡之侧,今年来江东发生的一切大事,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本来广陵官员知道孙策遇刺死了之后,还纷纷弹冠相庆,觉得大患已除。

结果孙翊继位后做得一系列事,真的是秀瞎了他们的眼,看的他们一愣一愣的。

如今孙翊不仅在江东内部威望卓著,就是在这江淮之间也是威声大躁。

在他们畏惧于孙翊声威的时候,听到孙翊派出五万大军前来攻打广陵,这自然让他们惊恐。

主薄赵逸言道,“孙贼大军人多势众,来势汹汹,而府君手下兵不过两万,且多为郡兵,恐不能抗。

吾以为府君不如引军退出射阳,避之锋芒,与其空城。孙军多为水人,水人居陆,不能久处,必寻引去。”

陈登听到他器重的主薄赵逸,竟然在此关头说这丧气之话,厉声喝道,

“吾受国命,镇守徐土。昔马文渊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北灭群狄,吾不能为国遏除凶逆已是一错,今若又作逃寇之为,岂有脸面受伏波将军称号乎?”

“贼势虽强,吾却不惧。”

“正所谓仗义整乱,无所不克,今天道与顺,正是建功之时,岂可退之。”

陈登任广陵太守以来,恩威并施,在广陵中可谓是一言九鼎。

其余众僚见主薄周逸提出避之锋芒的方法,被陈登厉声驳回,一下子都吓得不敢再有所言语。

赵逸被陈登厉声叱喝,脸色也颇为不豫,但陈登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也只能叹息一声,退了下去。

郡府众官吏虽然慑于陈登威势,无人再敢提出消极之议,但脸上的惊恐依然存在。

孙翊的战绩是实打实的,不是陈登一两句豪言壮语就可以消除这等威慑力的。

见此状,陈登知道若不打消众属吏对孙翊的疑惧,人心不齐,这场仗未交锋就已经输了三分。

于是他语气放缓,说道,“孙叔弼武略不下其兄,若是其亲来,吾当避之。但如今统兵者乃其手下将领太史慈,诸君何惧之?”

“诸君莫忘去年我两败孙权之事矣。”

陈登这话一出,堂内众人脸上的疑惧之色消减了很多,是呀,孙翊又没亲自来。

他们回忆起了去年孙权带大军前来的情景,一样是这样的声势浩大,但是他们却在陈登的指挥下,大败之。

太史慈虽然俨有声名,但只是以个人武勇出名,统兵的才能并未显现,孙权被打成逃兵之前,名声也很好。

众属吏起身对陈登拜道,“府君高见。”

陈登的话让属吏们对其又浮现了信心。

见已经安抚下人心,陈登开始做出作战部署,他对赵逸言道,“汝马上以我的名义发出命令通告全郡,令各县的郡兵全都汇聚到射阳来。”

赵逸诧异,他言道,“如此的话,其余县兵力空虚,恐为敌军所趁呀。”

陈登自若道,“贼军此次大兵压境乃是为了夺取广陵,也是为了吾而来。纵使其余诸县尽皆沦陷,只要我在,广陵就不算丢。”

赵逸听后觉得有理,便领命而退。

在赵逸走后,陈登遣散了众属吏,只留下了功曹陈矫,那副镇定的神色不在,他对陈矫言道,“季弼即日启程,前去官渡寻曹公,让他速遣援军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