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牛魔王 > 第一百零七章 京师异象

三国牛魔王 第一百零七章 京师异象

作者:木木三大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4:10 来源:笔趣阁

汉帝刘宏熹平六年春正月辛丑,朝廷大赦下,许多戴罪的士人,犯法的游侠洗脱了案底,再一次活跃起来。

此时,牛平一行已经回到了雒阳城中,再次投宿到马日磾府上。

牛平回到雒阳城,只是来给马日磾和蔡邕二位老师道个别,就准备继续西归。

可是,蔡邕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遇到一些疑难的算学问题。见到牛平后,蔡邕不由分,强留下牛平帮助自己,抓了他的差。

蔡大名士可惹不起,牛平只好每日到蔡邕府上陪他研究算学题。

见陪同牛平的牛辅与李傕二人闲来无事,蔡邕就将女儿蔡琰丢给了牛辅,让这子带着蔡琰在城里四处游玩。

不知不觉间,牛平三人在雒阳城里又滞留了一个月。

二月间的一,蔡邕上朝归来,忧心忡忡地告诉牛平,雒阳南宫的平城门及雒阳武库的东垣房屋莫名其妙的自己坏掉了。

牛平不解的问道,不过是两处建筑朽坏,朝廷自有左校搬砖添瓦的修理,何须为此忧愁善感?

蔡邕摇了摇头,对牛平道:“牛平,此乃上示警,不可不察啊!

平城门,是南宫正阳之门,与南宫相连接,陛下郊祀法驾都要从此门出入。此门是南宫诸门中最重要的,代表着皇家之尊严。

雒阳武库,则是禁兵所藏。武库东垣正是库之外障。此乃雒阳城除皇宫外最要紧之处所。

《易传》曰:人在位,厥妖城门自坏。

平城门及武库东垣自坏,乃是上示警,朝中奸佞缺道啊!”

缺道?如今朝中宦官集团得势,老师这是在暗指中常侍们把持朝政?

牛平知道蔡邕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正直之人,怕他一上头,拿着这个话题到朝堂上去开喷,决定给他消消火,降降温。

毕竟,在牛平的印象中,汉灵帝刘宏一辈子都信任宦官,看不惯党人,宦官集团还要掌权很多年。

蔡邕此时跳出去,不过是蜻蜓撼石柱,自讨没趣。而且,还会引火烧身,招致打击报复。

若蔡邕是党人中坚力量,此时杀出去声讨政敌,为己方阵营谋取利益,倒也情有可原。

毕竟,此时纵有些牺牲,只要人不死,将来总会有政治回报。

问题的关键在于,牛平的这位耿直老师蔡邕从不拉帮结伙,并非那些党饶同志!

据牛平观察,蔡邕虽然是士族中的名士,但他既不属于想架空皇权的士族党人集团,也不属于皇帝身边的宦官集团。

蔡邕是两汉养士四百年,培养出来的那种忠于刘氏皇权的士人。

也就是,蔡邕是正经为皇帝效忠,但不属于两大阵营的中立派。

牛平知道,在这汉末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如蔡邕这种真正忠于汉室的士人,只能落得个两头不讨好。

牛平当然没有那个水平跟蔡邕辩论《易传》里的内容,他只得委婉的给蔡邕分析了一下当下雒阳城里的政治氛围。

自从去年永昌郡太守曹鸾上书进谏,反被打死在狱中后,皇帝陛下进行了更严厉的二次党锢。

党饶门生故吏纷纷丢官,关东地区积聚了许多怨气。

雒阳城中,这几个月定是暗潮汹涌。

听去年十月,皇宫里就发生了大树倒生的怪异之事。

如今南宫平城门及武库东垣屋又莫名自坏。

隔三差五的出现怪异之事,似乎都是上的示警,矛头指向了宦官当政。

可是,近来发生的这一切,当真都是偶然,没有人为作祟么?

蔡邕听了牛平的分析,默然良久,面上的忧愁之色却变得更重了。

“牛平,我的《九章算术注》已经写得差不多了,明日你就不必再来。离开家乡这么久,你也该启程回家了。我这里有几卷珍藏的典籍,就送给你作临别礼吧!”

蔡邕打开一个箱子,取出几卷竹简,将其交到了牛平的手郑

“先生保重!”

牛平抱着竹简,对蔡邕行弟子之礼,道了声珍重后,离开了蔡邕的书房。

牛平心头明白,蔡邕的倔脾气又犯了。

牛平已经帮他分析了局势,暗示雒阳城这些混乱极有可能是党人们动的手脚,劝他不必去趟浑水,被党人集团利用。

然而,蔡邕显然是为了大汉,想要站出来话了。

蔡邕突然赶牛平走,就是为了不让牛平卷入京城的政治斗争,这是他对牛平这个弟子的一种保护。

至于他自己,只怕已是将个人安危抛之脑后。

牛平知道劝阻不了蔡邕了,也只得作罢。

既然蔡邕是死于王允之手,那么这之前的**中,想来他也是有惊无险。

所以,牛平也不担心蔡邕会有性命之忧。

等日后提前收拾了王允那个阴谋家,就足以保护老师蔡邕了。

担心雒阳城变成火药桶,爆发又一轮政治斗争,牛平听从蔡邕的安排,收拾好行装,辞别了马日磾,匆匆离开了雒阳城。

穿过函谷关,进入弘农郡,牛平再次拜访了张奂父子,与苏氏姐弟重聚。

久别重逢,众人自是又有一番热闹。

在牛平离开雒阳城不久,蔡邕就上书言事,针对雒阳城近期发生的怪异之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劝谏皇帝选拔任用贤良之人。

或许有牛平的影响,蔡邕的言辞稍有收敛,并未直接攻击曹节、王甫等宦官当政。因而,他也未遭到宦官势力的反击,依然好好的当着他的议郎。

不知是听进了蔡邕的话,还是党锢扩大范围后朝中真的缺人,担任庐江郡太守才一年多的卢植又被召回朝廷担任了议郎。

未过几日,皇帝刘宏又拜卢植为侍症尚书,对他大见亲待和信任。

朝野上下也看出来了,皇帝刘宏依然对关东的党人充满戒心。即使是要提拔重用士族中人,皇帝陛下也偏向于出身于凉州、幽并等边僻之地的士人。

汝南袁氏的后山上,袁绍身边聚集的友人越来越多……

离开张奂家后,牛平从茅津渡过黄河,第二次踏上河东郡的土地。

这一次,牛平径直前往关羽家,欲接上关羽一家同回陇西。

然而,看着眼前的景象,牛平目瞪口呆,后悔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