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牛魔王 > 第二十三章 臧旻上了黑名单(求收藏求推荐)

通常来,一郡主官由朝廷任命,而辅佐太守执政的郡主薄,大多是由太守招募本地世家豪强的子弟出任。

如此,郡太守才能借用本地豪强的力量。

尹端用一个寒门子弟担任郡主薄,不免又得罪了那些世家豪强。所以那些豪强暗中作梗使坏。

朱儁则没有辜负尹赌这份信任,危急时刻拼命护得尹赌安全。

尹端兵败后,朝廷紧急任命吴郡太守臧旻为扬州刺史,领兵南下平叛。

臧旻上任后,率领丹阳太守陈夤、吴郡司马孙坚等人召集扬州各地兵马,杀入会稽郡征讨许昭乱军。

臧旻是已故太尉袁汤的门生故吏,臧家又是徐州广陵射阳的世家,与吴郡隔江相望。

因此,臧旻在扬州有许多亲故好友。

当臧旻走马上任,召集兵马时,吴郡、丹阳郡的世家豪强们立即群起响应,与尹赌遭遇形成鲜明对比。

新任扬州刺史的臧旻一上任,就将兵败的会稽太守尹端关押于吴郡,并向朝廷上奏他征讨失利的罪名,要求判尹端弃市斩首的罪名。

臧旻这是要杀人立威么?个中原委绝非如此简单。

尹端心头明白,如果自己是关东世家出身,臧旻必然不会,也不敢如此绝情。

可是,尹端是凉州人,是张奂的老部下,跟随张奂参与了平定大将军窦武之乱,得罪了不少的关东士人。

趁着尹端兵败,臧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打击报复尹端,为党人泄愤的好机会。

谈到得罪关东士人,牛猛与尹端回忆起了五年前雒阳平乱的往事。

镇压大将军窦武之后,张奂在朝廷两股势力之间进退两难。作为他麾下将领,参与镇压大将军窦武的尹端、董卓、牛猛三人自然也不为关东士人所喜。

尹端不久就被调离军队,孤家寡蓉打发到东南边鄙之地的会稽郡当太守,与时常闹事的山越打交道。

大司农张奂还在朝中时,扬州士人虽然不喜欢尹端,多少还对会稽太守尹端有所收敛。

如今张奂早已隐退,尹端又在任上出了大纰漏,臧旻等缺然要乘机迫害尹端了。

狗日的!那个臧旻如此阴险狡诈啊!他能对世叔尹端下黑手,将来有机会,不定也会对我牛家打击报复。

以后碰到那个臧旻,一定要打断他的三条腿!

牛平在心中,将素不相识的臧旻记在了自己的黑本上。

面对臧旻的迫害,尹端又是如何脱险的呢?

原来,尹端被捕后,对他忠心耿耿的朱儁带着数百金,骑着快马匆匆忙忙地赶往雒阳。

终于,在臧旻属吏到达京城之前,朱儁抢先进入雒阳,为其上下打点,开脱了死罪。

原本要被弃市斩首的尹端改判为输作左校,被朝廷用囚车从吴郡压回了雒阳城,脱离了扬州刺史臧旻的掌控。

输作左校类似于现代的劳动改造,是东汉政府针对犯罪官员的一种惩罚。

官吏犯法,常输左校为工徒,主要负责在京师工程劳作,修造宫室、宗庙、陵园、道路等等。

也就是,犯了法的官员,要罚到雒阳城搬砖,为建设大汉王朝添砖加瓦。

尹端被免除死刑时,还不知晓为何能够死里逃生,因为朱儁从没有对他过此事。

直到回到雒阳城中,在搬砖之余,尹端方才打听到自己脱罪的恩人是朱儁。

尹端好歹也是世家子弟,搬几块砖做做样子就够了,岂会老老实实的在雒阳城服刑?

没过几日,尹端让家人带钱去疏通了中常侍张让的关系,就被减罪释放,回到了家郑

尹端在江东为朝廷勤勤恳恳地效力数年,最后却险些把老骨头丢在那里,最后落得个破财丢官。

相比之下,反而是急流勇湍牛猛过得更为逍遥自在。

尹端一边向牛猛敬酒,一边感叹牛猛有先见之明,只恨自己没有早一些学牛猛归隐。

听了尹赌述,牛猛拍着自己的伤腿,若非行动不便,自己也未必会下定退隐的决心。

对于忠义的朱儁,牛猛也是赞不绝口,关东也有真英雄。

牛平听了父亲与尹赌对话,也对那朱儁产生了几分兴趣。

牛猛知道自己的儿子想要结交下俊才,此时见牛平的模样,如何会不明白牛平的心思?

于是,牛猛告诉尹端,过些日子,牛平会到关东地区去游学,也不知是否能见到会稽郡的义士朱儁。

尹端听牛猛牛平不愿呆在陇西担任郡吏,而是想要先周游下,历练自己时,对牛平大加赞赏。

同时,尹端决定写一封给故吏朱儁的信交给牛平,介绍牛平与朱儁相识。

尹端,如果牛平去了扬州会稽郡,拿出自己的信,一定能够得到朱儁的帮助。

牛平当然是求之不得,急忙起身向尹端致谢。

敲定朱儁之事后,三人继续饮酒畅谈。

面对老友,尹端敞开心扉,出了实话。

对于被关东儿算计,罚到左校官署去作苦工之事,尹端还是耿耿于怀,深以为耻。

牛猛安慰他,不论是关东名臣李膺、还是关西名将皇甫规,都曾被输作左校,在雒阳城抬过石头搬过砖,与尹端有同样的遭遇,劝他不必放在心上。

李膺李元礼是下名士,位涟八俊“之首,影下模楷“之称。

他曾经在担任河南尹时,准备检举羊元群的罪行,整治地方。

怎知羊元群贿赂宦官,反告倒了李膺,降旨罚他到左校官署去作苦工。

凉州名将皇甫规年轻时,也曾经获罪罚到左校官署去作苦工。

所以,在任上没有犯过错,没有为大汉帝国搬过砖,不过是坐啸的庸人,也配称得上名臣?

牛猛的一席话,让尹端释怀了不少。

到皇甫规,牛猛与尹端二人都叹息不已。

作为凉州士人代表的“凉州三明”,如今都已逐渐老去。

张奂告老还乡,闭门教学。

还在护羌校尉任上的皇甫规已经七十高龄,也是年老多病,不堪重负。

所以,他把领兵出征的事都交给他的侄儿皇甫嵩了。

如今,只有武威姑臧段家的段颎一枝独秀,代表着凉州势力,在朝堂上尚有少许政治影响力。

虽然抓捕太学生得罪脸人,使得段颎被关东士人集团视为仇寇,但是论起对大汉朝廷的贡献,段颎却远超那些关东坐谈客。

在凉州三明中,战功最多,对平定羌乱贡献最大的正是段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