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牛魔王 > 第四十三章 河中言志(求收藏求推荐)

“仲颖兄,你要去西域?我朝对西域已然失去掌控,此行颇为艰险啊!朝廷改任仲颖兄何职?”

正在搓澡的牛猛大吃一惊。

“愚兄接任西域戊己校尉一职了。今日见过贤弟,俺就会启程赶往西域赴任。”

董卓一边搓澡,一边将自己的任命情况告诉了牛猛。

原来,董卓在蜀郡北部都尉的任上治理地方有功,被朝廷提拔为西域戊己校尉。

在汉军中,校尉的军职仅次于将军。在西域都护被撤销后,西域戊己校尉就是大汉朝保留在西域,负责西北防御和处理西域各国事务的最高军事长官。

那么,朝廷这一次为何选上了董卓担任西域戊己校尉呢?此事还要从二十多年前起。

汉桓帝元嘉二年正月,发生了西域长史王敬被于阗人杀死的大事件。

虽然事情的起因是西域长史王敬擅自杀死于阗王,遭到于阗饶反攻倒算。但宗主国派出的长吏被藩属国杀害,这让大汉朝的颜面何存?

西域长史王敬是受敦煌太守马达之命,去处理于阗国事务的。

听王敬被杀,敦煌太守马达暴跳如雷,立即向朝廷上书,请求率领河西郡兵出塞讨伐于阗。

然而,国内与党人斗得不可开交,边疆又与羌人、鲜卑人摩擦不断,桓帝刘志已是忙得焦头烂额,对继续经营那西域毫无兴趣。

接到马达的上书后,桓帝不仅否决了出兵于阗的提议,而且为了防止敦煌太守马达擅自行动,直接将马达撤职,改以宋亮为敦煌太守。

宋亮上任后,知道国力日衰,皇帝不愿再开边衅,就对于阗人采取了怀柔忍让的政策。

西域长吏被杀之事不了了之,让西域诸国看出曾经强大的汉王朝已经外强中干,不复当年击败匈奴之勇。

由此,大汉帝国在西域诸国中的威望日渐削弱。各藩属国不再将大汉这个宗主国看在眼里,纷纷自行其是。

之后,就连曾经是班超根据地,最忠于大汉的疏勒国也发生了反汉叛乱。

当然,大汉朝这么多士人,也不是没有人想立功于西域,重振大汉雄风。

到了灵帝朝,朝廷中再次出现了经营西域的声音。

就在四年前的建宁三年,扶风孟佗用蒲桃酒换了凉州刺史一职后,急于建功为自己正名,就调遣汉军与西域诸国的军队征讨疏勒国。

然而,孟佗志大才疏,他指挥的这次作战以失败告终。

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大汉在西域诸国中的盟友都对汉军大为失望,朝廷几乎彻底失去对西域诸国的控制力。

正因远征疏勒失败,凉州刺史孟佗尚未过足官瘾,就被免掉官职,打发回了扶风郿县的老家。

自孟佗战败后,大汉在西域的官职就成了烫手的山芋,哪个士人都不愿意接任。

因为,此时去西域,孤立无援,稍不留神就会丢了性命。

一时间,西域戊己校尉一职空出来,朝廷居然选不到合适的人选。

最后,朝中的公卿大臣们终于想到,在蜀郡西北的山沟里,还有一个以豪勇闻名于凉州,打仗向来不要命的董卓。

于是,董卓被任命为西域戊已校尉,去对付早已离心的西域诸国。

听到董卓口吐真言,是无人肯当西域戊已校尉这个送命官,朝廷方才起用了董卓,牛猛不满地怒骂一声,一掌拍打在水面上,激起数尺高的浪花。

“仲颖兄,朝廷不公啊!为何安坐庙堂的都是关东儿,我西凉勇士却只能流血流汗,为他们抛撒性命?

依了俺的主意,仲颖兄你也辞官归隐,与我安坐于这陇西,且看那些关东儿的丑态毕露。

鲜卑人日渐猖獗,北方早迟有大事,仲颖兄将来何愁没有用武之地?”

见牛猛劝自己别去西域赴任,董卓手指着洮水两岸,豪气干云地道:“济宽贤弟,大丈夫当持宝刀平定四夷,名扬下!

这下至难事,他人不愿为,不能为,我董卓自为之!

当年班定远能够以三十六骑纵横西域,收复诸国,万里觅封侯,难道我董卓就不能行此事乎?”

牛猛见董卓为国建功立业之心甚坚,也不再劝他,而是问董卓可有什么事需要自己协助。

董卓也收起了满腔的豪情壮志,郑重其事的对牛猛,今日来拜访牛猛,一为探望老友,二为托付妻子老母。

西域之行路途艰险,前途莫测,董卓虽然不怕死,但也不敢确信自己能够安然无恙的回到陇西。

按照此时的传统,士人大都会将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最信任的至交好友。

因此,董卓此番回陇西,将妻子和幼女都留在了家中陪伴老母,只会带上年方十四的儿子董珩同去西域。

家中的妻女老母,董卓就托付给牛猛了。

董卓对牛猛托付家,正是此时至交好友之间交心的表现,牛猛当然是一口应承下来。

并且,牛猛也顺势将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董卓,与他相互承诺,在对方身故后,照顾好对方的妻儿老。

到妻儿老,牛猛遗憾的,可惜牛平与牛辅两兄弟都去关东游学了,不能与董卓见上一面。

董卓听了,忽然嘿嘿一笑,用奇怪的眼神瞧着牛猛,口中道:“原来两个世侄都出门远行了,难怪贤弟会闲极无聊,大白日的在家打赤膊!贤弟与俺实话,是否又想要生一个世侄?”

“哈哈哈~仲颖兄,俺在家闲来无事,可不只有生儿育女……”

牛猛与董卓得眉飞色舞,两人互托后事的肃穆气氛,瞬间荡然无存。

……

董卓拜会牛猛,在牛府留宿一晚后,就返回了家中,收拾行装准备前往西域。

恰在此时,西凉名将,前护羌校尉皇甫规病死的消息传到了陇西郡。

与张奂、段颎并称“凉州三明”的皇甫规,也算得是一个奇人。

同为平定羌乱的凉州名将,皇甫规与张奂一样,喜欢对羌人怀柔招抚。

比起一门心思搬家到内地的张奂,稳居安定郡的皇甫规更像是一个凉州地头蛇。

皇甫规一手向朝廷要兵要钱打叛乱羌人,另一边又用钱收买羌人豪酋,不停的招降纳叛。

羌人叛而复降,降而复叛,叛乱始终不能平定。而与羌人联系密切的皇甫规颇有几分挟寇自重的地方军阀风范。

朝廷最后起用强硬的段颎取代张奂、皇甫规二人平叛,未尝不是对他二人招抚策略的不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