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牛魔王 > 第八十二章 包打听甄逸

三国牛魔王 第八十二章 包打听甄逸

作者:木木三大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4:10 来源:笔趣阁

平静学习,广交朋友的日子过得很快,蔡邕写完经文,朝廷刻成石经立于太学后,众大儒心愿达成,也开始各奔东西。

熹平四年冬,曾在九江太守任上成功剿匪平叛的卢植再度被任命为庐江太守,即将离开雒阳城,前往扬州。

卢植这一去,又不知会在地方上度过多少岁月。缑氏山的书院失去了主人,也不得不暂时关闭了。

卢植就此遣散了缑氏山的学生,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公孙瓒、甄逸等人送别老师后,也决定各自返回家乡,为前程奋斗。

卢植要去的庐江郡,正是三国名将周瑜的家乡。

只不过,现在关羽、张飞这些人都还是弟弟,想必周瑜还未出生,牛平当然不会跟着卢植去庐江郡瞎找。

牛平此时还不知道,未来的东吴名将周瑜是远在边近在眼前。

雒阳城里,时任雒阳令的庐江舒县人周异在两个月前喜得贵子,这个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婴儿,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羽扇纶巾的周瑜周公瑾。

牛平怎么会想到东吴名将周瑜会出生在自己眼皮底下呢!

在遥远的徐州,盐渎县丞孙坚在强娶吴家姐后,也生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儿子。

春风得意的孙坚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孙策。

曾经为了姐姐要与孙坚团伙拼命的吴景前来探望姐姐和外甥后,也终于接受了现实,与姐夫孙坚达成了和解。

钱塘吴氏自此开始支持豪强孙坚打拼事业。

见公孙瓒等人要离开,牛平也决定离开雒阳城,前往豫州颍川郡,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

牛平在雒阳城城南设宴,邀请老师马日磾、蔡邕赴宴,郑重的向他们表示谢意,同时向他二人辞校

蔡邕在牛平的帮助下,对算学加深了研究,正在撰写新的算学着作。对于牛平要离开,蔡邕颇为不舍。

不过,牛平曾经对他们酒后言志,自己将来想做大汉征西将军。

鲲鹏终究是要展翅翱翔于九,蔡邕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牛平不会安于在书斋中做一辈子学问,所以也没有开口挽留牛平。

从学生这里吸收数学知识,从中获益后,蔡邕也是投桃报李,在士人中大力宣扬牛平。

牛平教给蔡邕的阿拉伯数字,使用起来更为方便,蔡邕直接将其命名为“牛平数字”,向太学生们推广。

通过雒阳士人与太学生之口,牛平的名声很快就从雒阳城传播出去。

对于老师蔡邕的这些作为,牛平心知肚明,也是十分感激。

不将学生的学业成就据为己有,比之后世的那些专家教授,这蔡邕的人品真是没的。

善恶到头终有报,历史上蔡邕一家命运多舛,牛平决心改变他们父女的命运。

知道牛平喜欢收集书法作品,临别时,蔡邕又送了几幅得意之作给牛平,让他能够继续揣摩学习自己的“飞白书”。

向两位老师辞行后,牛平带着牛辅、李傕二人离开雒阳城,飞马赶到了缑氏山。

在得知公孙瓒要北归时,牛平就与他约定,在缑氏山最后欢聚一次,为彼此送校

来到缑氏山下,牛平看到,随着卢植的远行,那些挂名弟子们都树倒猢狲散,各自纷纷离去。

只有公孙瓒与他的一帮涿郡兄弟还留在山下,等待着牛平的到来。

少了上百飞鹰走狗的世家豪强子弟,缑氏山顿时安静了不少。

甄逸并没有跟随冀州的同乡们离去,而是留下来陪着公孙瓒。

牛平一行到来后,缑氏山下举行了最后一场盛宴。

甄逸大包大揽,独自一个人出钱置办了酒席。

众人谈地,激扬文字,在卢植的书斋前欢宴一场后,终于在缑氏山下依依惜别,各奔南北。

牛平一行将向南走轘辕关穿越嵩高山,进入豫州颖川郡。

轘辕关为雒阳八关之一,是从雒阳城通往豫州的捷径要冲。

此关位于少室山上鄂岭坂上,因山道险隘,有十二个弯道,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故称轘辕关。

公孙瓒留下众多弟,与甄逸一起骑马送牛平一行来到少室山下,目送着牛平一行沿着山道盘山而上,消失在密林深处。

公孙瓒转过头来,对甄逸问道:“甄贤弟,你对牛兄弟如何看?”

甄逸沉思了一下,开口答道:“伯圭兄,以弟观察,牛平兄弟身边的两个人,那牛辅与李傕,都是典型的西州豪杰,将来必是朝廷将才。至于那牛平兄弟,我却看不清楚,实在是惭愧。”

“哦?甄贤弟过谦了吧!中山国无极甄家一向以识人而闻名,甄贤弟家学渊源,怎地会看不清牛平兄弟?”

公孙瓒话语中有一丝惊讶。

甄逸也不解释,而是反问公孙瓒:“伯圭兄,在你心目中,那牛平又是何许人?”

公孙瓒望着少室山,开口道:“我们这位牛平兄弟,是个文武双全的俊杰呀!

京师里都在流传,我们这位牛平兄弟乃是一个算学奇才,深得蔡郎中的喜爱。

此事我已经向老师求证过,的确不是虚言。据蔡郎中写的算学新书,就是在牛平兄弟的帮助下完成的。

老师还曾不无遗憾的对我过,可惜牛平兄弟先拜在茂陵马氏门下,与老师师出同源,老师不好再收他为弟子。

否则,老师或许会与那蔡郎中争一争,将牛平收为自己的弟子。

这些时日朝夕相处,你我二人看到了,牛平兄弟在经学和书法上也有一定的造诣,可见是下过苦功读书的。

若牛平兄弟只是在学问上有过人之处,倒也算不得什么,可是,他出身于凉州将门,还有一身好武艺!

我曾经与牛平兄弟切磋过,虽然我比他虚长几岁,但是却占不到他的半点便宜!

能文能武,又是名门之后,以我看来,将来牛平兄弟做到一郡郡守,当是绰绰有余。”

甄逸听公孙瓒如此评价牛平,开口笑道:“伯圭兄,你却不知,那牛平兄弟不仅文武双全,还勇气过人。弟打听到,牛平兄弟十五岁时就敢上山打虎,为民除害,是凉州有名的少年豪杰。”

“如此壮举,实是令人佩服!我等常常与牛平兄弟喝酒,可是从未听他起此事。

贤弟从何处听来的消息?”

公孙瓒不相信牛平比自己年轻时更加胆大。

甄逸笑道:“牛平兄弟的口风紧,可是他那个兄弟牛辅不一样。

牛辅喜欢赌博,我陪他斗鸡,输了些钱给他后,他就将我认作好友,把一肚子话都与我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