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牛魔王 > 第八十八章 党人的试探

三国牛魔王 第八十八章 党人的试探

作者:木木三大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4:10 来源:笔趣阁

至于许攸和曹操二人,因为《三国演义》的原因,牛平可是太熟悉了。

这两个影响袁绍命阅人,现在还都是袁绍的兄弟。

牛平也已经十八岁了,可是还在辛苦的四处游历招揽手下,积累名声。

袁绍却在同样的年龄时,就已经名声、官职、弟什么都不愁了。

人比人,气死人啊!

就让我见识见识,袁绍是怎样一个“下楷模”吧!

又一个重量级大Boss要现身了,牛平也不由得激动起来。

在离开阳翟城前,牛平还是忍不住登门拜访了郭图,去见了见他的族弟郭嘉。

悄悄送了郭嘉一些零嘴和玩具,让他记住自己的名字后,牛平心满意足的跟着表兄辛评离开了颖川郡。

因为还要游历下,牛平前往汝南郡后,不再返回颖川郡,所以牛平向远房舅父辛崇郑重辞行,带着牛辅等人一起离开了阳翟辛家。

辛崇又送了许多盘缠给牛平,依依不舍的送走了牛平一校

汝南郡位于颖川郡的东南方,发源于嵩高山脉阳乾山的颖水从西北向东南流过颖川郡和汝南郡,于扬州寿春县汇入淮水。

从颖川郡的治所阳翟城前往汝南郡的汝阳县,沿着颖水走水路最方便。

辛评带着牛平一行人马,分乘几艘快船顺水而下,一路穿过颖阳、临颖、濦强、西华诸县,抵达了汝阳县。

袁氏庄园位于汝阳县城东,据城约有二十里路程。

这个庄园占地数十亩,庭院重重,雕梁画栋,门阙高大,绿树成荫,向世人彰显着袁氏家族的不凡。

牛平远远的望见袁氏庄园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牛家的庄园虽然也不,但与富丽堂皇的袁氏庄园比起来,不免少了一些华贵,更像是一座军事堡垒。

据袁绍的四世祖袁安年轻时家贫,客居雒阳城时险些因为冬大雪被冻死,还留下了袁安卧雪的典故。

可是自从袁安发迹之后,历经数代经营,袁氏已经成为下第一名门,这汝阳县的土地也被袁氏兼并得差不多了。

从这规模巨大的庄园,就能够看出汝南袁氏的实力。

袁绍和袁术兄弟将来能够在乱世中崛起,正是依靠袁氏家族庞大的底蕴。

来到袁氏庄园附近,辛评没有带着牛平进入庄园,而是骑马绕过庄园,来到了一座山岗下。

牛平抬眼一望,就明白了,这山岗上,定然是袁氏家族的冢园。

果然,走了不远,就在山岗下看见了一个石亭,亭子里立着一块石碑。碑上用篆刻着:

“司徒公汝南女阳袁安召公授易孟氏

永平三年二月庚午以孝廉除郎中

四年十一月庚午除给事谒者

五年正月乙迁东海阴平长

十年二月辛巳迁东平城令

十三年十二月丙辰拜楚郡守

十七年八月庚申徵拜河南尹

初八年六月丙申拜太仆

元和三年五月丙子拜司空

四年六月己卯拜司徒

孝和皇帝加元服诏公为宾

永元四年三月癸丑薨闰月庚午葬”

这块碑,记录了汝南袁氏先祖,将家业振心故司徒袁安一生的光辉履历。

牛平聚精会神的看完后,辛评告诉他,这是当年袁司徒过世后,颖川、汝南的士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景仰和追思,特地刻石立碑于此。

山岗上修建得最高大的,正是司徒袁安冢。

袁安的儿孙虽然都担任了三公之职,但他们的坟冢规模没有一个超过袁安的。

袁绍母亲的坟,在一众老祖宗坟冢的衬托下,显得低调平凡了许多。

可是,坟冢边特意搭建的守孝草棚,以及草棚前围坐着的一群青年士子,又显露出一些与众不同。

这群青年士子,正是袁绍和他的一帮志同道合者。

袁绍面如冠玉,仪容俊美,正襟危坐,专心听着对面一个士饶讲述。

跪坐在袁绍对面的,是一个身材挺拔,身着华丽的青年士人,他正用悲痛的语调道:“本初,我去迟了一步,曹太守已经遇害了!”

“伯求,曹太守只是因言获罪,罪不当诛,我家叔父也救不了他么?”

袁绍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跪坐在袁绍对面的,就是为朋友杀人而闻名于世的义士何颙。

袁绍与何颙口中的曹太守,乃是益州永昌郡太守曹鸾。

两个月前,益州发生了蛮族的叛乱,所幸规模不大,被益州汉军迅速镇压了。

地方出了叛乱,朝廷当然需要一个法。

永昌太守曹鸾以为时机到了,就上书朝廷,为党人申冤。

曹鸾正是因为党锢之祸,使得下贤人君子不能出仕,吏治不清,才造成益州之乱。

在奏书中,曹鸾建议皇帝取消党锢,恢复党人名士们的荣誉,重用下士族中的贤达士人。

在经过长时间的党锢后,关东士人推出永昌太守曹鸾,借以试探皇帝刘宏。

益州的蛮族叛乱刚刚平息,朝廷正是需要稳定地方之时,曹鸾选择这个时机上书,照理而言应该是很安全的。

可是,皇帝刘宏也不是傻子。

士族们通过相互举荐子弟,早就把控了举孝廉,垄断了官员的任命权。

桓帝刘志和现在的皇帝刘宏不惜背负士族骂名,先后发起两次党锢,这才打破了士族对官员任免的垄断,将权力收归皇室。

这才消停没有几年,党人们又不安分了?

皇帝刘宏大怒,下诏抓捕永昌太守曹鸾,用槛车送到槐里狱治罪。

同时,皇帝下令凡是与党人有关联的在职官员,什么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全部撤职,禁止做官。

这一下,朝廷党锢的打击面比窦武事变后更大了。

以关东士人为主的党人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取祸端。

皇帝刘宏的二次党锢也让汝南的士人们大怒。

汝南袁氏虽然与宦官势力保持合作,没有被列入党人,但袁绍却是一个家族叛逆,与党人们过从甚密,成为关东青年士饶核心。

至于何颙,那可是正宗的党人。

何颙与党人领袖,太尉陈蕃和长乐少府李膺交好,在雒阳城参与了窦武事变。

窦武、陈蕃和李膺败亡后,身为党饶何颙遭到通缉,就改名变姓,亡匿于汝南郡境内。

袁绍得知后,就私下与何颙往来,与他结为密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