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十五章 赛后总结?噢不,是战后总结才对

我爽快答道:“借魏将军吉言,愿大汉早日兴复长安,使陛下得返旧都,届时吾等自应痛饮,不醉无归。”

王平亦凑趣道:“那时吾等三人,谁人功劳最大,便由那个人负责提供美酒,务必使其余两人满意为止,如何?”

我立刻答道:“理应如此。”

魏延随后道:“王将军此议甚好,吾无异议。只是此番大破司马懿其军,马参军必是首功无疑。此已是领先吾二人一大步矣,若此次伐魏功成之日,吾等三人中还是以马参军功劳最盛,则吾必不会轻饶汝,务必将汝之美酒饮尽,使汝倾家荡产不可。”

说完此话,魏延便哈哈大笑起来,我和王平对望一眼,亦不觉莞然一笑,然后便陪魏延大笑起来,其实魏延此人,若其对你心服,也是十分容易相处的啊。

我们三人这边在叙话,那边众亲兵已经布置好酒菜,我们三人便各自入座,然后打发亲兵们到帐外四周把守,以防有陌生人撞破我等在此饮酒。

须知军中禁止饮酒,是军规铁律,虽然以我们三个军中最高级的将领,用庆功名义小酌一番,料无大碍,但如果被人公然撞破,闹出事端,也是相当麻烦,甚至引来诸葛丞相的责罚,就更是不美了,所以还是小心为上的好。

酒过三巡,我们边喝酒边谈起此次大战的种种细节,待说到此战若非王平守御得法、调度将士有方,死死顶住了张郃的猛攻,否则此战就胜负难料之时,王平却举杯向我敬酒道:“不然,若非马参军战前向吾细说壕沟之法,则此战胜或可得,要获如此大胜却难矣。”

魏延听了此言,当即大惑不解,便问道:“小小一条壕沟,古今都是一个挖法,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左右此战局势?”

王平答曰:“壕沟挖法,确是古今如一,但在何处挖,却大有文章可作,此亦足见马参军之用心耳。

马参军于战前向吾提议,挖壕沟时,可于营中将士兵所用之弓拉至七分满,抛射出箭矢,以箭矢坠地之处为壕沟所在,吾听闻尚不明其意,待听马参军细细说明,方知道其中深意。

魏将军试想,吾等平日若守如此战之平寨,是否弓箭手俱用平射之法?此射法容易被敌方盾兵抵御,杀伤有限,然为何不用抛射之法?

盖因抛射之箭矢,坠地需一定时间,士卒冲锋迅疾便能轻易越过箭雨覆盖之地,故杀伤亦是有限。

如今马参军此法,将壕沟所在之地置于平常士兵拉弓射出之箭矢能及之处,敌军欲越过壕沟,则必须费一番功夫,而吾军之箭矢已到矣,即使部分弓箭手力有未逮或用力过猛,射出之箭矢亦当在壕沟前后附近,想必也能杀伤附近之敌军。

而且吾军之弓箭手,无需如以往一般,待领射之人确定弓箭所及之处再命众人放箭,只需看到壕沟处有大部敌军出现即能命其放箭,省却不少功夫,便能多射一至两轮箭矢。

是故在壕沟附近停留观望、试图攀越、奉命集结之敌军,俱沦为吾军弓箭手之箭靶,马参军曰此为定靶之法,取其确定箭靶所在之意。

今日一试此法,粗略估算,弓箭手杀伤之敌军,要比以往之例多一至两倍,因此吾方能屡次杀退张郃所部,大大折损其军,方才引得司马懿调动后军上前增援。

否则,吾等即便依马参军之计能击溃张郃所部,然司马懿后阵尚在,则胜负尚且难料啊,就算能胜,亦难竟全功矣。”

魏延听完王平此番话,沉思了一会,亦举杯向我敬酒道:“想不到马参军初次领军作战,便有此等心思,延拜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