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十六章 司马懿的考量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二十六章 司马懿的考量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我找到魏延,只是草草说了几句,并不谈及军情,然后互道了一声珍重,便道别了。

跟着我就寻着蕫阙,让其帮忙找来马坤、马巽二人,等二人一到,我便匆匆带着他们两个来到诸葛老大帐前,自己则入帐向诸葛老大道:“老师,学生之事已了,特带同两名可靠亲兵来老师帐前候命,未知老师可有吩咐?”

正所谓“有事弟子服其劳”,我难得拜了这个举世无双的老师,若不好好表现,岂不是蠢死了,傻子才会真照诸葛老大的说话去做,跟朋友叙旧去,然后等老师呼唤。正解当然是像刘天王那句“今时今日咁嘅服务态度系唔够嘅”的话一样,主动上门,询问老师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这样老师才会感到你的诚意,就更愿意关照你了。

只听诸葛老大淡淡地说道:“如此亦好,汝且带其入内,助吾帐内之人收拾行装,好让吾等尽快起行。”

待帐内的东西收拾妥当,诸葛老大便领着我和蕫阙,率领自己所部的一千余兵马离开这个山头,往诸葛老大的藏军之所而去。

诸葛亮这边在忙着挖坑蹲草丛,那边司马懿已经汇合了司马师率领的后军,领军往街亭这个藏着诸葛亮这种最强王者的草丛而来。

司马懿并没如前次一样,驱大军急行军赶来街亭,而是按照正常行军之态往街亭开拔。等到了距街亭地界三十余里处,已是诸葛亮到达街亭之日的下午了,待再行了数里路,司马懿看了看天色,便知已是申时过半,于是其便令大军停止行进,择一形胜之地安营立寨,依例埋锅做饭、宿营歇息。

大军忙于安营之时,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父子便于帐内叙话。司马师之前也听了司马懿之论,虽觉父亲言之有理,但跟着父亲行了两日军,心中不禁存有疑惑,于是便趁着此时向司马懿问道:“父亲,孩儿有一事不明,未知父亲可否为孩儿解惑?”

“子元尽管言来,为父自当为汝详解。”

“父亲前番对孩儿之说话,孩儿听后甚觉有理,然孩儿却是不解,何故父亲不率大军急行往袭街亭,杀马谡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岂不更添胜算?”

“子元、子尚,汝二人需谨记,行事之目标固然重要,而行事之方法亦是不可或缺。

犹如孔子所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样,行事之目标便是质,行事之方法乃是文,行事只论目标不言方法,便会显得粗野,容易让人察觉,若行事只言方法不论目标,则会显得浮夸,漫无边际。

此两者,事皆难成也,唯有既论目标亦言方法,才能事成有望。

为父此战,目标有二,一为胜,二为败。

胜者无须赘言,只要诸葛亮不至,吾十五万军合围马谡小儿,自能破寨擒下此小儿,吾军至多折损三成左右。

败者,便须好好谋划一番矣。若吾如前番一般,全军不惜体力急行,恐有《孙子兵法》军争篇上所云‘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之险,届时诸葛亮若重施马谡小儿之故技,欺吾军久为疲累之师,则吾军即便尽数折损,恐亦只能折损诸葛亮其军十之一二。

若是如此,诸葛亮之势必大盛,及后如为父图谋起复,进言魏主再战诸葛亮,岂非自食苦果,此智者不为。

是故为父此次行军依法,力保吾军之状态万全,若攻街亭之时遇上诸葛亮,亦有与其硬拼之力,务求吾军即便尽折,亦要使诸葛亮大军伤筋动骨,以惨胜收场。

以便为父日后起复,为魏主挽救危局增添胜机,此是为父腾飞之机,亦是汝二人晋身之资。

如此,汝二人可明白?”

“父亲高明,孩儿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