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十九章 街亭再战(一)

其实攻城战与阵地战是最无聊的,有名的战例基本都是“张辽威震逍遥津”这种出城突袭浪战的情况,不过打成这种战例的条件相当苛刻,“威震逍遥津”若不是张辽这种大战小战打了无数的沙场名宿,对战孙权这种只有君主之能而无名将名帅之资、却自任为帅之人,随便换一个统帅,恐怕张辽都未必敢如此孟浪。

所以兵法这东西有时候真的没道理可言的,时地人随时在变,战机转瞬即逝,一个及时的判断胜过读满数百本兵书,实在是犹如科学领域一样,没有天赋,连赵括这种人都不一定能当上。

剩下的就是如“张巡守睢阳”这种战例,攻守双方互相耗,耗资源、耗人命、耗精神,看双方各能从战场外面召唤到多少支援参与消耗。

张巡出名之处,就是他特别能耗,历史上记载他守睢阳时兵力最多时也不满7000,前后400余战,竟然歼灭叛军12万人,睢阳坚守10月之久,动员了全城所有百姓支持坚守。

最后全城上下所有粮食吃完,连树皮、战马、麻雀、老鼠、茶叶和纸张等所有能找到的东西都吃完,守城的将士在疾病和饥饿又没有外援的恶劣情况下,全部失去了战斗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叛军翻墙入城,却没有一个人有力气起来抵抗,睢阳城这才终于陷落。

所以王平眼看着司马师资源充足,既有众多的攻城器械(虽然只是运粮车辆改装而成),又分成前后两军来攻,而且后面还有一彪军马虎视眈眈,如此情形之下,王平是断断不敢出寨突袭敌军的,只能稳守营寨,按诸葛丞相之计行事。

司马师大军前部负责挖掘沙土,然后冒着箭雨搬运沙土填平壕沟,后部则轮流派出一万兵马帮助挖掘沙土以便前部士兵搬运,其余兵马保持戒备,就这样,司马师所部用了一个多时辰,折损了五千余人,终于把营寨前方之壕沟全部填平。

眼看壕沟已经填平,司马师便令前部兵马退回休整,命身边裨将领四万大军以替换回前部兵马,攻击敌军第一道寨墙,待攻下第一道寨墙再轮换回来,欲用此轮换之法以疲蜀军,减少己方之伤亡。

王平眼睁睁看着司马师行此疲兵之法,却无可奈何,只能继续依靠两道寨墙死守,苦撑一段时间再行诸葛丞相之计了。

王平与司马师双方于第一道寨墙处不断拉锯,又闷战了半个时辰左右,两边都各折损了数千士兵,王平看到第一道寨墙有好些地方都已摇摇欲坠,约莫估算了一下时间,估计诸葛丞相那边应该准备好了,便主动安排士卒接应第一道寨墙内防守的士兵退回第二道寨墙,然后吩咐亲兵去发出信号,不久,寨内就再次升起一面红旗和一面绿旗。

司马师进攻第一道寨墙的军队,眼看防守的敌军真的撤退回后方寨墙,也没有多想,只是在各领军裨将的带领下,继续冒着箭雨,把敌军第一道寨墙好些地方都拆出一个大窟窿,当确保地方不能短时间内修复这些破损的地方后,便撤回后方休整了,再轮换下一批士兵进攻敌寨。

司马师在后面看着前方战事,暗中点了点头,看看天色,已接近午时,便下令全军除了留一万士兵负责戒备,预防敌军异动,如发现敌军意图修复第一道寨墙,要即刻往前阻止,其余士兵皆可以稍作休息、喝水进食,只需注意不能吃得过饱即可。

待司马师全军休息、进食完毕,又过了半个时辰,期间双方均无异动,司马师心中也甚为纳闷,但战情如火,并无时间让其多想,故只能继续进攻了。

正当司马师准备下令军队结束休息、继续进攻敌寨之时,却有亲兵来报,司马昭从后方来了,言有司马懿之军令传达给司马师。

司马师顿时心里一紧,这时候突然有军令传来,显然并非好事啊,但一切尚需听了司马懿有何军令再作定论,于是其便着亲兵带司马昭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