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十九章 八阵图果然很简单

我看着敌方军队以一往无前之势,前仆后继冲进我军阵中,顿时感到有点目瞪口呆,能于此种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仍可以激起士兵的斗志,敌军领兵之将绝非庸人啊,估计便是三马中的其中一马了,只不知道究竟是司马懿、司马师还是司马昭了,按道理不应该是司马懿了,那么不是司马师就是司马昭了。

我正在暗暗佩服敌方将领,并猜测究竟是景皇帝司马师还是晋文帝司马昭之时,诸葛老大就发话了,只听他淡然说道:“敌军之志,甚为壮烈,可叹可惜,如此亦好,正堪作吾八阵图之试金石也。”

牛人就是牛人,诸葛老大这种人果然非是吾等这些凡夫俗子可比的,我还在发呆,他却可以出此炎炎大言,把眼前这些已经明显进入狂化嗜血模式的敌军,视为自己所创造之物的实验品,狂拽帅气**炸天说的大概就是诸葛老大这种人了。

不过诸葛老大实在也是有资格说这种话的,毕竟也是武庙十哲之一,那可是与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唐司空英国公李绩、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等人并列,只屈于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之下,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军事战略便首推此十一人。

可以说这十一人俱是一世之雄,在他们所在的年代便如皓月当空,与其同处一世之其余诸人,尽皆沦为群星闪烁,难于朗月争辉也。

因此从现时正处于人生巅峰阶段的诸葛老大口中说出这种话,我并没觉得夸夸其谈,,反倒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只见诸葛老大说完这段话,便面色一正,开始进入认真模式了,我知道现在就是诸葛老大的表演时间,亦是我的考试时间,于是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全神贯注盯着诸葛老大的一举一动,不然如果之后我并不能说出一些“重点知识”,估计与诸葛老大的师生名分就会有所折扣了。

在我的细心观察下,发觉自敌军甫入我军之八阵图中,诸葛老大便一副沉思之状,久不久会说一句“甲一,鼓一号三”、“乙二,鼓二号四”、“丙三,鼓五号一”、“丁四,鼓三号五”之类的说话,每有这些说话发出,高台上的某个亲兵便会于挡板上悬挂出某一颜色的旗帜,而负责击鼓司号的两名亲兵亦会按照数字击出相应的鼓声和吹出相应的号声。

当这些动作完成,前方阵中便即伴有阵阵骚动,显然是前方阵中有人能看懂这个高台上的旗号和听懂鼓号发出的信号,然后作出相应的调动,这令我立刻联想到诸葛老大之前所说的,阵中有二十名其教导多年的领军之人,想必就是这些人在调动八阵图中的外八阵之兵马了。

随着战事越发激烈,诸葛老大发出的号令亦越来越多、越来越急,我眼看着高台之上的众人都如越发忙碌、汗水津津,而我也渐渐看出端倪:

第一句号令只听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这八个天干,后面的“壬、癸”没有听过;

第二句号令中“鼓”只听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之后的数字就没听过,而“号”只听过“一、二、三、四、五、六”,之后的数字也没有听过了。

而我记得在来到这个三国乱世前,曾看过一些资料,说到诸葛老大的八阵图可以理解为一个战斗编制的八种队形。

这八种队形应该分别适用于进攻、包抄、撤退、行军、驻扎、休整……等任务,到什么时候就摆什么队形。

而在大的战斗中,各小队可以根据战斗需要,摆出不同的或相同的队形进行相互配合,并且随时根据需要变换队形,以达到最佳效果。

使用这种八阵图,必须依赖于娴熟的训练,严明的纪律,高效率的通讯,和灵活正确的指挥,缺一不可。

八阵图说白了并不神秘,是一种极佳的资源配置和调度手段,其基本原则是让一个兵顶几个兵用,一支箭顶几支箭射,同时让士兵做到劳逸结合,在最大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发挥效率。

综上所述,我对诸葛老大的八阵图有了一些大概的猜测,这样想来八阵图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还是很简单的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