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六百零九章 王佐之才*3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六百零九章 王佐之才*3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而蜀汉军队这边探听到曹魏这边的消息之后,姜维就对诸葛老大说道,魏主派了辛毗持天子符节到来,司马懿是不会出战的了。

诸葛老大就回答姜维说道,司马懿向大后方的魏主请战,这种做法本来就是不想出战才会做的,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战机转瞬即逝,假若司马懿有把握能够战胜我方的话,早就出战了,又怎么会特意向后方的魏主请战呢。

由此可知,这段时间里面,曹魏上下诸将(包括后世一些影视里面过分突出的司马懿),对诸葛老大率领的蜀汉北伐军可谓是一筹莫展的,除了使用廉颇当年对付秦军的坚守策略,意图拖垮地方的后勤外,任何的对决都基本上是送人头的做法。

故此,诸葛老大这段高光时间,可谓是怎么吹也不过分的,盖因整个北伐来说,诸葛老大是充当了萧何、张良、韩信的角色,将后勤、谋略、领兵这三样“汉初三杰”的活都包圆了。

当然了,客观来说,诸葛老大领兵能力是绝对不如韩信的,所以陈寿在《三国志》里面,才评价诸葛老大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也就是说诸葛老大长于练兵,兵谋将略并不擅长。

但是这个评价,是建立在“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矣。”这种评价之上的。

综合陈寿的这些评价来说,也就是说陈寿认为诸葛老大的内政才能优于其练兵才能,又优于其将略领兵才能,而不是说诸葛老大的领兵才能差。

要知道,诸葛老大在北伐期间,可谓是未尝一败的,若然这样也说他领兵才能堪忧的话,那么要置同时期的司马懿、曹真、郭淮等人于何地?

而诸葛老大最为历代皇朝称颂的地方,就是明明他的才能如此卓绝,在蜀汉的权位乃是当世第一,当时的蜀汉,可谓只知道有丞相而不知道有皇帝了,刘禅这个后主的存在感可以说是微弱至极。

诸葛老大如此军政大权一手抓,朝野上下俱是钦佩不已,但是其硬是没有像王莽一样搞篡位夺权的政治手段,而是安心做自己的丞相,全心全意完成昭烈帝刘备的夙愿。

故此诸葛老大不但受到历代皇帝的追捧,将他视为人臣的表率,更是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歌颂,如“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名诗名句层出不穷。

纵观刘邦、曹操、刘备这数人,之所以能够历经挫败而基业不失,甚至能够发展壮大的原因,都在于这些势力有一个内政卓绝的人才。

刘邦有萧何、曹操有荀彧、刘备有诸葛亮,这三人,都是历史上公认政治能力顶尖的标杆,如果用游戏术语来说,他们三人都是政治“S”的人才。

这是有了这种顶尖政治人才坐镇后方,刘邦、曹操、刘备这三人才能在前方任意“浪”,就算翻车了,其势力也能够浴火重生,不会失败一次就四分五裂。

最明显的就是,自荀彧逝世之后,曹魏一方的造血能力大不如前,故此曹操才不敢在汉中与刘备死磕,所以萧何、荀彧和诸葛亮,都被后世之人称为“王佐之才”,意思就是有他们相助,成王称帝都是极大可能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