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六百一十八章 本质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六百一十八章 本质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整首《梁甫吟》,固然说出了政治黑暗及残酷的一面,但是也体现出了对晏子智慧的肯定,以及为了国家统治的稳定,必要的牺牲也是需要的,虽然有时候这种牺牲会以冤屈的方式出现。

因为观《梁甫吟》全诗,虽然是仿照古代葬歌的方式创作,但是没有如《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般表现出控诉和愤怒之情,末尾一句“相国齐晏子”虽则不褒不贬,但是在描写了一大段关于“二桃杀三士”的情形后,还尊称一句相国,已看出作者的存心不在批判了。

诸葛老大既然好读《梁甫吟》,又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当然深深明白到政治场中种种的无奈、挣扎、妥协和残酷,这是每一个想干事的政治家,既难以避免也要主动接受的事实。

这就犹如那个“火车轨上玩闹的小孩”的到的悖论一样,一百个小孩不顾警示标语,在火车轨道上玩闹,而另一个小孩遵守规则,在一条废弃的火车轨道上玩闹,这个时候有一辆火车驶来。

而你看到了此事,前面有一个火车轨道扳手,只要你拉动扳手,那辆火车就会避开有一百名小孩的轨道,驶入原来的废弃轨道。

那么这种情况,你拉还是不拉呢?无论选择那种,都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批判和谩骂,拉的话,牺牲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挽救一百个违反规定的人,难道这是合理的吗?

不拉的话,任由一百个生命在你的面前消失,却只顾着那区区一个生命,难道这是合乎情理的吗?

在这里,我无意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因为其实并没有肯定、绝对正确的选项,但是政治这个事物,本来就是为了保证大部分人的利益才会产生的,所以常理来说,最后会采取哪种措施基本上就是大家心中有数的了。

基本上每一个干事的政治家,只要做事,就难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无论做什么,都肯定是一些人的利益受损,一些人的利益增加的,只是有良心、有智慧的政治家会令到利益受损的人尽量少,利益增加的人尽量多,并且通过其他手段尽量弥补利益受损的人。

而诸葛老大的政治智慧绝对远超常人,其在当年刘表长期刘琦向其求教生存之道时,他就明白“疏不间亲”之理,三缄其口不言此事。

直至刘琦有次宴请诸葛老大到自己家中,请诸葛老大上阁楼观看一本孤本奇书,然后命人抽去上阁楼的楼梯,向诸葛老大苦苦哀求并言此间无第三个人,言出自诸葛老大,入自其二耳,诸葛老大才勉为其难教了刘琦求生之法。

故此诸葛老大自从答应先主刘备出山襄助其兴复汉室,恐怕早就预计到自己难免遇到这些骨肉相残、兄弟反目的政治事件的了。

所以当年诸葛老大劝刘备趁刘表新丧、刘琮人心未稳,刘备又在荆州暗中得到不少人的交心的情况下,起兵夺取荆州之时,刘备直言刘表待其有恩,两人又同是刘氏宗亲,不忍做如此不仁之事,诸葛老大对先主刘备更为佩服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