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五十六章 膏粱子弟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五十六章 膏粱子弟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只听蕫阙说道:“正是丞相遣阙前来传令予马参军,丞相有令‘前方探子回报,长安此时正由夏侯楙镇守,命马参军莫失良机,速与魏将军筹划一切,刻日依计行事。另命令史蕫阙随军出发,辅助马参军行事,一切听凭马参军调遣。’。丞相口述军令便是如此,另有手书军令一封,请马参军接令。”

我一听,立刻上前接过军令,脑海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一个个疑问不断冒出来:夏侯楙?那个夏侯惇的儿子?那个娶了曹操女儿清河公主的驸马?那个凭着外戚身份得享高位的膏粱子弟?

他不是在陇右被诸葛老大设计大败,导致南安,天水,定安三郡丢失,还坑得姜维不得不投靠了诸葛老大,如此人物,不是听说在陇右败于诸葛老大之手后便失踪了,有人还说他投靠了凉州那边的羌胡,怎么现在又变成长安太守了?

如果真的是他,这次子午谷奇袭之计不是变成了刚北伐时魏延献计的情形吗?当时魏延献计,很大程度就是算准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只需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敌军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

这样想来,我和魏延此次奇袭长安,便有多了一二分成算,使得这次的计划有了七八分成算,可谓大事有望矣。

只是我真的很好奇,不是说魏主曹睿已经亲临长安督战,以拒诸葛老大大军吗?怎么突然又换上了夏侯楙这个膏粱子弟守城,那么魏主曹睿去了哪里呢?

要说夏侯楙为什么成为了长安太守,还得从魏主曹睿劳军完毕,派司马懿领十五万大军出击迎战诸葛老大说起。

话说魏主曹睿到司马懿军中劳军完毕,便返回宫中休息。次日,曹睿的近身太监来报,有人入宫求见陛下,说有要事向陛下禀告,不知陛下是否拨冗接见?

曹睿便问来人是谁,近身太监说来人是荀俣,曹睿一听,连忙叫近身太监唤人来整理衣冠,并命人将荀俣带至书房,一会自己将于书房接见荀俣,看看他有何事禀告。

荀俣究竟是谁?为何让曹睿不敢怠慢,在书房如此重地正式接见呢?原来荀俣是被曹操赞誉为“吾之子房”的荀彧的次子,官至御史中丞。

荀彧效命曹操多年,世人皆称其为“王佐之才”,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为曹魏的建立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荀彧晚年与曹操因为对待汉室的立场有了争端,最后疑似被曹操赐死了,但荀彧这么多年在曹魏积累下来的人脉可谓深厚至极,荀家在曹魏的影响力并没有因为荀彧故去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荀彧的长子荀恽能官至虎贲中郎将,并娶了曹操的女儿安阳公主,而次子荀俣也能做到御史中丞这等高官。

只不过荀恽早卒,已经故去多年了,现在荀家的领头人物便是荀俣,所以魏主曹睿才不敢怠慢,要立刻接见荀俣,听听他有什么要说的。

荀俣被宫中太监带到书房中等候,约莫两刻钟,曹睿摆驾到来,等曹睿坐定,荀俣便上前施礼道:“陛下,臣闻陛下将雍州内之十五万大军尽托予司马懿,许其便宜行事,往拒诸葛孔明大军,未知可有其事?”

“确有其事。”

“陛下先前见疑于司马懿,与其多有嫌隙,现今却托重兵于司马懿手中,臣下担心,恐生祸端矣。”

“无妨,朕已派张郃张将军为大军前锋,以张将军之威望,定不至让司马懿掌控全军,而且以朕观之,司马懿内明之人,应不会在诸葛亮大军压境之时,行不智之事,爱卿无须多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