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五十九章 划时代的想法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五十九章 划时代的想法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翌日一早,魏延便带着五千人马先行出发,但是其中只有二千人有穿戴全身装备,剩下的三千人只佩带兵器,没有穿着任何防具。

难道魏延这么厉害,就凭借装备如此参差不齐的五千人就敢妄图攻占长安?就算魏延如同演义里的关羽、张飞,真的是一个万人敌,那也没可能以一人之力镇压整座长安城啊,毕竟这是真实世界,不是什么玄幻或魔幻世界啊。

真实情况其实是如此的,这是我和魏延商议后的计划的一部分。整个奇袭长安之计,最难的部分其实是如何保证士卒背负全套装备和粮草辎重后,经多日崎岖难行的山路,依然能够保持充足的体力和旺盛的斗志。

而所谓的保证隐秘反而不是主要的,因为子午谷秦岭一线,本就是崇山峻岭,大军难过,从来不是防守部队重点留意之处,只要偷渡的军队没有人员泄密,一般是没有人关注子午谷这等深山小径的。

再加上关中长安一带区域,已经十数年没有经历过战事,承安已久,守备更是松弛,军队能稳守城池已是难能可贵,怎么还能奢望他们留意到子午谷此等偏僻之处呢?

具体情况,可以参考一下后世的邓艾偷渡阴平,阴平还是诸葛亮特意指出要留意之处,还特别安排了一营兵马驻守,结果成都承安十年后,就把诸葛亮嘱咐之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守军撤了,军营也破败了,最后成都就这样莫名其妙丢了,连整个蜀国也没有了。

所以趁着现在长安久疏战备,正是用魏延这条子午谷奇谋之时,如果到了后世历史中诸葛亮数次北伐之后,长安及关中一带定然戒备森严,想奇袭根本就是发梦。

在我和魏延商讨后,便做出了这样的安排,魏延率领的五千人,只有二千人是穿戴圈套装备的,这是作为开路前锋,其余三千人,只带着兵器和粮食,紧跟着前面二千人前进,如此就可以最大限度节约体力和精力,

待到晚上休息之时,再把前锋的装备替换给其他人,依然保持二千名前锋的数量,如此交替轮转,便尽量保存军中士卒的体力和精力了。

至于走出秦岭后,剩下的三千人的装备如何解决?这就要靠我这边的五千人了,魏延所率的前军,负责开路和做好标记,我率领的五千人,负责背负一切所需物资和全军之装备,只有数百人全副武装以防山中猛兽。

等到魏延率领的兵马走出秦岭山区,他自会派人联系我这边,找一个相对开阔的山崖,让我从空中投放物资给他。

如何投放?这就是我之前向诸葛老大演示的东西了,其实说出来很简单,但是这个时代的人真的没有这个想法而已。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降落伞”了,说真的,如果降落伞的使用对象是人的话,以这个时代的物资和技术,我肯定是想都不用想了。不过如今降落伞的使用对象是物品的话,那就简单得多了。

只要数根软竹和硬木搭配,然后再蒙上一块坚韧的布料,绑上装备或粮袋,便可以让这些降落伞放飞自己,悠悠掉落山崖,等魏延这班人马吃上划时代的空降物资了。

当然,放飞这些降落伞的时候,要先测试一番,看看多大的降落伞能把多重的物资,放飞到多远,不过这些事务,自有马坤和马巽找那些工匠负责,我只需提出要求,自会有人去做的,这就是所谓的“领导张张嘴,下属跑断腿”了。

等到我这边将全军所有物资“搬运”下山,我就会和马坤领着数百士卒和工匠,在山上燃放“孔明灯”,让马巽领着剩下的人往山下汇合魏延,只要等到诸葛老大那边有回应,魏延便会依计行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