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十二章 萧何之赏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三十二章 萧何之赏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而萧何容人之量,这对于一个集团的高层来说,其实应该是本分来的(只是本分归本分,真的做到却是难矣。),也不能归于功劳。

故此最后论功之时,萧何能够说得出口、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后勤之功了,所以当刘邦以此功劳评定萧何功劳为众臣之首的时候,众臣才有不服,推出跟随刘邦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的曹参,认为他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

虽然最后刘邦以一番“猎人和猎狗”的言论勉强说服了众臣,但是个人认为这却是十分牵强的。

因为刘邦的言论,乃是说打猎的时候,猎人负责发施号令,猎狗负责追捕猎物,但是没有人会将获得猎物的功劳归于猎狗,猎物最后肯定是归于猎人的。

然后刘邦就说道萧何就像猎人一样,而众将攻城略地就像猎狗一样,故此以功劳来说,自然是萧何高于众人了。

但是这话实在是牵强了点,毕竟萧何怎么说,也应该不是猎人,整个刘邦集团,只有刘邦才是猎人,其余人都是猎狗,只是分工不同,有些负责哨探,有些负责包抄,有些负责驱赶,有些负责撕咬而已。

所以硬要说的话,萧何就是一只聪明的猎狗,刘邦这个猎人让其负责整个打猎集团的后勤物资分配而已。

因为如果真像刘邦所说的一样,掌管后勤的就是首功,那么后世诸多战争里面,军功之首就是运粮官了,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是先锋官才是军功之首,就连后世的电影《和社会》里面,也借用了一段洪门口令“我是明朝辅驾大先锋,架桥修路第一功。逢山开路逢城破,谁人不识天佑洪。”

从中可知,先锋之职乃是开路攻坚,先锋之功为诸将之首亦是人所共识,故此不论是戏文还是影视,统帅聚将,择日出兵,众将都是要争先锋的。

而刘邦这段言论即使牵强,最后众臣却是没有再提出异议,仿似被刘邦这段言论说服了,在我认为,却是出于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萧何为人不错,人员自是不俗,这从他对张良这些后起之秀,以及曹参后来与其有了嫌隙,但是萧何临死前还是推荐曹参接任丞相一职就可以知道,加上萧何身为文臣之首,将为丞相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众臣见刘邦一力坚持,自是不会再惹皇帝及未来丞相不快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其实刘邦这段话虽然牵强,其实其是有言下之意的,按照他的言论推断,就可以知道,刘邦这段话真正想说的就是,整个天下都是在刘邦这个猎人的号令之下取得的,如今猎物已经归于猎人,那么猎人要将猎物如何分给一众猎狗,自然就是由猎人作主了,又岂有竞相质疑之理。

只是这些言下之意,若是明白说出,未免有点伤害君臣情谊,也有点独君的意味在里面,故此刘邦自是不能明说,只能是托词萧何为猎人了。

萧何如此功高,而其对刘邦的忠诚已是毋庸置疑的,其从刘邦沛县起兵之时就跟随其后,一直到大汉定鼎也是刘邦忠实的下属,从一而终,未有任何背叛或是异动,故此刘邦及吕后对其信任有加,就算谋算韩信这种国家一等一的功臣,也不避忌萧何,让其出谋划策。

正是由于萧何的种种表现,西汉历代皇帝对萧何后人都是宽宏大量的,历史上萧何后人曾四次三番因罪失去封地爵位。

但是西汉历代皇帝,多有感念萧何之功,故又宽恕其子孙后代之罪,千方百计地寻找萧何的后代,重新封侯,其中就有获得了“对待臣下严苛”口碑的汉武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