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十八章 陆羊之交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三十八章 陆羊之交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羊祜受西陵大战之败,认为东吴急切难下,加上东吴有陆抗这样的优秀将领主持荆州之事,正面攻击并无多大胜算,故此决定采用军事蚕食和提倡信义的双重策略,以积蓄实力,瓦解对方,寻找灭吴的合适时机。

首先,羊祜挥兵挺进,占据了荆州以东的战略要地,先后建立五座城池,并以此为依托,占据肥沃土地,夺取吴人资财。

于是,石城以西均被晋国占有,吴人来降者源源不绝,之后羊祜便实施怀柔、攻心之计,在荆州边界,羊祜对吴国的百姓与军队讲究信义,每次和吴人交战,羊祜都预先与对方商定交战的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对于主张偷袭的部将,羊祜用酒将他们灌醉,不许他们再说。

由此部下在边界抓到吴军两位将领的孩子,羊祜知道后,马上命令将孩子送回,后来,吴将夏详、邵颉等前来归降,那两位少年的父亲也率其部属一起来降。

吴将陈尚、潘景进犯,羊祜将二人追杀,然后,嘉赏他们死节而厚礼殡殓,两家子弟前来迎丧,羊祜以礼送还。

吴将邓香进犯夏口,羊祜悬赏将他活捉,抓来后,又把他放回,邓香感恩,率其部属归降。

羊祜的部队行军路过吴国边境,收割田里稻谷以充军粮,但每次都要根据收割数量用绢偿还,打猎的时候,羊祜约束部下,不许超越边界线,如有禽兽先被吴国人所伤而后被晋兵获得,他都送还对方。

羊祜如此种种做法,短短时日已经收到奇效,使得吴人心悦诚服,十分尊重他,不称呼他的名字,只称“羊公“。

而眼见羊祜在东吴国人之中声望日隆,任陆抗再是能战,也毫无办法,只能告诫部下众将道:“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意思就是羊祜专以德感人,如果陆抗一方只用暴力对抗,那就会不战而被征服的,故此陆抗一方只能内修德政,以保住边界为要,不能为了小利而争夺侵扰魏境。

故此,在陆抗和羊祜两个眼光高远的明白人手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晋、吴两国的荆州边线处于和平状态,羊祜与陆抗对垒,双方常有使者往还,陆抗称赞羊祜的德行度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有一次陆抗生病了,羊祜派人送药给他,并说:“这是我最近自己配制的药,还未服,听说您病了,就先送给您吃。“吴将怕其中有诈,劝陆抗勿服,陆抗不疑,并说:“羊祜岂鸩人者!“,仰而服下。

如此佳话,自是流芳后世,当代人都认为陆抗和羊祜虽然为敌,但是却有古人之仁风,都是一时之翘楚。

不过陆抗虽然是明白人,但是远在建业的吴主孙皓却不是很明白陆抗在边境的做法,认为他这样做是对敌怯弱,便派人来斥责陆抗。

但是陆抗却是振振有词,对来使说道:“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意思就是,一乡一镇之间,不能不讲信义,何况一个大国呢?如陆抗不讲信义,正是宣扬了羊祜的德威,对羊祜并无丝毫损伤。

陆抗如此回应,尽显泱泱大国风范,正是后世各国政治人物值得参考借鉴的地方,故此吴主孙皓自是对陆抗此回应再无异议。

陆抗可谓是东吴灭亡之前的顶梁柱,自陆抗死后(公元274年),东吴再无良将,四年后(公元279年)就晋国攻灭了。

而陆抗和羊祜虽然各为其主,一生为敌,但是双方并没有因为这种关系被后世人一褒一贬,两人在后世诸多朝代都得到了相当高的评价,二人也是同时跻身进武庙七十二将的行列里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