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回到了清朝 > 初战(6)

我回到了清朝 初战(6)

作者:hanbingm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30 来源:笔趣阁

初战(6)

不管我愿意不愿意,一场最惨烈的攻城战开始了,没有对错,没有正邪之分,对卷入厮杀的人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不就被敌人杀死,要不就杀死敌人,自己活下来。

“弓箭准备!”不愧是精锐的部队,虽然白莲教气势如虹,可是疲倦的士兵们仍然能保持镇静,随着带队军官的口令,数百副强弓拉开,寒光闪闪的箭簇遥指远方,散发出惊人的杀气!

白莲教军越攻越近,慢慢的,都能看到他们古铜色脸庞上的狰狞了,才下令放箭。

“放箭--!”随着一声令下,数百支白色的羽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轨迹,准确的射中了奔跑中的敌人,顿时倒下一大片,仿佛是狂风吹过水面一样,打破了白色波浪的宁静,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可怕的漩涡。

“预备!放--!”守城的弓箭手们训练有素,分成两排,熟练的轮番射击。与此同时,炮手们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飞快的清扫炮膛里残存的火yao残渣,合作无间,以最快的速度将火yao和炮弹装填好,不停的发射,以杀伤远方的敌人,尽可能的阻碍白莲教军的进攻。猛烈的远程火力打击下,很短的时间里,城下又多了数百亡魂,和同样多失去战斗能力,只能在污秽里痛苦呻吟的伤兵。

可惜,这点打击是远远不能阻止已经失去正常的判断力的白莲教军,很明显,他们比上两次攻城的时候疯狂的多,身边同伴不停的倒下,非但不能动摇他们的军心,甚至有激励的反作用,好像妒忌同袍们早一步升入天堂一样,活着的人变的更加勇猛了。

不可阻挡的,白莲教军又一次攻到了城墙下。往日惨痛的教训还是有阴影,这样的情况下,守军一般会向城下倾倒火油,来阻挡攻击,所以打头的白莲教徒明显的一滞,有了片刻的犹豫,下意识里等候火攻过去。不过,这次我军为了最大限度的延长破城的时间,所有的火油都被用来防守东西两侧,南面城墙上一滴火油都没有,让大家失望了。

等的就是这一瞬间的停滞,“举枪!自由射击!”不用我命令,早等的不耐烦的小伙子们一下子扑到前排,向着十几丈外的敌人开火,随着“轰--!”的巨响,城墙上烟尘大作,所有的火枪第一次齐射。接着是连续的装弹,又做了几轮射击,战果辉煌,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计,硝烟散去,数百具鲜血淋淋的尸体表明,白莲教的先锋被遏制了。没有丝毫的犹豫,“弓箭手!齐射--!”军官拉长了声音声嘶力竭的叫着,又是一轮一轮的弓箭,伴随着火炮有规律的齐射,不停的杀伤着远方的敌人。

在正常的情况下,刚才这一轮打击足以让敌人撤退了。可惜这次白莲教下了必死决心的战士足有数千人,还有几倍的精锐策应,暂时受到抑止后,一队队排列整齐的盾牌兵抢出,列队在前,抵挡密集的弓箭,一下子弓箭的威胁就减少了不少,随着一道盾墙的推进,重整旗鼓的白莲教军又一次的推进到城墙底下,虽然在近距离内火枪的威力无敌,打死了不少盾牌兵,可是仗着兵力雄厚,白莲教又一次将无数的云梯搭在了城墙上,随着悍不畏死的白莲教徒像蚂蚁一样顺着云梯爬上来,最艰难的一刻来临了。

指挥这样短兵相接的战斗,石松堂无疑是最合适的,所以,从我开始,包括杨威利在内所有的人从这一刻起听从他的号令,希望在经验丰富的将领的指挥下,最大限度的支撑下去,等到援兵的到来。

石松堂手下的绿营比我想象的要先进很多,起码他早就认识到火枪巨大的威力,这也是我放心的把军队交给他指挥的原因之一。现在千钧一发,不是我这样没有经验的将领逞能的时候。

随着白莲教开始攻上城墙,石松堂先是命令火枪兵退后,顶替他们的是一队使用梭标的民团,人数众多,可不要小看这些人,在石松堂的训练下,这些民团有不输于官兵的战斗力,都是些力气很大的山民。

他们的战斗方法很简单,只要有白莲教徒攻上城墙来,迎接他们的就是几条锋利的梭标,只是一击,然后合力一挑,那些冲上来的白莲教徒就被挑死了,然后尸体被合力甩下城去,运气好的摔个粉身碎骨,运气不好的甚至把自己的同伴砸死、砸伤,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谁让城下的敌人这么多呢。

这时候较量的不单单武器,还有士兵们的勇气,体力和承受能力。不管是那一点不合格,早晚都要崩溃。因为敌人实在是太多,太多,太多了!

公平的讲,白莲教的这些人是让人敬佩的战士,伤亡大的惊人,简直是是上来10个死五双。可是他们毫无畏惧,真有点视死如归的味道,站在城楼上观看,只见一道道白衣构成的人潮仿佛巨浪一样,不停的冲击着深色军装组成的岩石一样坚韧的防线,大多数情况下,被无情的反弹了回去。当然了,有些武艺特别高强的白莲战士突破了梭标组成的防线,杀上了城墙,可惜人数太少了,迎接他们的是精赤着上身,手持沉重、锋利的短刀的石营精锐,好虎还架不住群狼呢,何况他们攻上城墙耗费了太多的体力,只几下,就被乱刀砍成了肉泥。这是我第一次全程、近距离的观察石营的战斗,果然名不虚传,勇敢的军队比比皆是,可是在如此激烈的博杀中还能保持冷静,发挥团体合作力量的军队就很少见了,那需要经历无数次真刀真枪的杀戮才能练就这样的本领,无疑,石松堂手下的这一群子弟兵就是这样可怕的军队。

可惜,好景不长,白莲教不是单纯如义和团那样的神经军队,两年来的征战,让他们从一群纯粹的农民变成了不乏精锐的劲旅,在前锋狂热的冲击势头还没有衰竭的时候,后继的支援部队也跟了上来。

随着第一支火箭射上宁陕城楼,标志着白莲教扭转了劣势,开始占了上风。

看了看怀里的怀表,已经一个多时辰了,明显的第一线守城的梭标兵已经疲惫,很多时候甚至不能一个人将攻上来的敌人打下去,需要更多的人合力才能守住跺口,挥动梭标的频率也越来越慢,随着白莲教弓箭手的射击,伤亡开始增加,不时还有火箭射中守军,变成一团火球的人无助的惨叫开始动摇军心,防线松动了。

不光是第一线的守军,一直在远程射杀敌人的弓箭手更是疲惫,可以理解的,毕竟用的是两石硬弓,需要400斤的力量来拉动,虽然威力惊人,远距离上甚至比火枪威力还大,不过持久力就差远了,现在这些射手们几乎连弓都拉不开了。

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时间的射击,大炮开始发烫,虽然还能射击,效率却下降了,宁陕的情况危险了。

敌人的将领也不是吃素的,看到有机可趁,白莲教方面鼓声大作,又是一大队生力军开始攻击了。

这次不但增加了专门攻击城门的攻城车,甚至还有几架简陋的箭楼,一看就是新做的,缓缓的推到了城墙边上,上面的强弓硬弩开始向城墙上倾泻羽箭。与此同时,一群武艺高强的精选武士,更是在全军的惊呼声中,纷纷甩出爬城索,顺着绳子飞快的爬了上来,一瞬间,白莲教的攻击力大了一倍还不止。

面对这样立体的攻击,士兵们应对得当,在紧闭城门的同时,疲惫的弓箭手,开始向箭楼上的敌人还击,抑止他们的攻势,与此同时,一队士兵奋勇向前,冒着被羽箭射中的危险,用刀恶狠狠的砍在了那一道道的爬城索上,要把这些高手摔下去了。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绳索都是特别加了料的,竟然有很多没有被砍断。就是这一小会的迟疑,伴随着摔下城墙的白莲教徒的惨呼,一群身背钢刀的高手轻巧的翻上了城墙,说时迟,那时快,随着一阵刀光闪动,无数的人头落地,防线被撕破了一道大口子,源源不断的敌军从这撕开的口子里攻了上来,不大的工夫,城墙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宁陕第一次被攻破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惭愧,惭愧,5千年的帝王观念深入人心啊,一般战场上胜利的时候都喊这个!)”,战场上发出一片惊天动地的声音,白莲教的将士都在为终于攻破了这台可怕的绞肉机而欢呼,终于结束了,攻打宁陕简直就是一场恶梦,在这小小的县城下死去的人比攻打千年古都-西安死的人还要多。

远处观战的齐林看到这一幕不由的大声叫好,发出号召:“儿郎们!继续进攻,血洗宁陕!杀个痛快!”

顿时,满山遍野的旌旗挥舞,等这一刻很长时间了,既然教主下令,采摘胜利果实可不能落在人后。现在围绕在齐林身边的人都是前两天攻打宁陕吃了亏,损失惨重的主,这样的报仇机会怎么能错过?反正城已经破了,官军所倚仗的不过是巨炮坚城,现在还怕他个鸟!于是,白莲教全军都开始冲击,想的不过是分一杯羹,甚至建制都被打散了,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守军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没有尽全力。

“是时候了!”我低声自语,果然,就在低语的同时,

石松堂发布了命令,把雪藏已久的所有精锐全都放了出来,孤注一掷!

“嘀嘀嘀嘀嗒--!”凄厉的军号声响起,仿佛是死神吹响了收割人命的号角。

随着攻击命令的发布,从城墙两侧的角楼和甬道里,休息多时的两队混和精兵杀出,前派的是手持刀盾的石营精锐,高举盾牌抵挡敌人的弓箭。后排则是我手下的火枪步兵,雪亮的刺刀闪着夺目的寒光从盾牌阵中直指攻上城墙的白莲教精锐,伴随着号令,只是一轮射击,一阵硝烟弥漫,撩到了大批的好手。并没有因为敌人混乱就手下留情,熟练的换了又一队火枪手,又是一次电光火石般的攻击,所向披靡,没人能抵挡,这一次才充分的发挥了火枪的威力!

白莲教的先锋不愧是百战精锐,很快发现,如果不能贴身攻击我的火枪队,那么只有全军覆灭的下场。虽然剩余的兵力不太多,还是鼓足了勇气,赫赫大叫,奋力的挥动手里的兵器,想靠近守军,近身肉搏,挽回败局。

可惜这次他们碰到了贴身肉搏甲于天下的石营刀手,一边是新败的疲倦的残兵,一边是养精蓄锐,还有火枪手支援的精锐,高下立判,对撞之下,土黄色很快就淹没了那不多的白色,一注香的工夫,宁陕城又易主了。

攻上城来的白莲教军除了被杀的,都被打下了城墙。少量的人逃到城里,迎接他们的也只是被宰割的命运。

这一次突变来的太快,城下的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我军就又一次的占据了优势,这些放松了警惕,一心只想着劫掠的人目瞪口呆,还没等他们有所反应,无数个玉米大小,呼哧、呼哧冒着白烟的东西从天而降。(原谅我,因为装备的不多,手榴弹第一次用)新式武器第一使用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好些白莲教的人甚至好奇的拿起这些呼哧呼哧冒烟的东西,仔细观察,很快的他们就明白这是犯了多么大的一个错误,几乎是在拿起手榴弹的一瞬间,“轰--,轰--!”爆炸声此起彼伏,宁陕城下再次血肉横飞,重新变成了惨烈的人间地狱。

胜负已分!我激动的跳了起来,虽然是一招险棋,不过效果太好了,经过这次打击,白莲教精锐大损,士气全无,没有一段时间根本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进攻了。通过精密的计算,终于为自己构建最后的堡垒,坚守到底争取到了时间。

不由的大声发布命令:“所有炮手,步兵,弓箭手,自由射击!把这么家伙打的他妈妈都认不出来!”

“哈哈--!”打了胜仗们的士兵快活的大笑,很是喜欢我说的命令,连石松堂都难得的露出了笑容,没有怪我代他发布命令,因为这个时候谁发布命令,已经不重要了,无论怎么打我们都胜利了。

炮手们有条不紊的整理刚才被夺走的大炮,配合弓箭手,和火枪手无情的射击城下损失惨重的白莲教军。这已经不是作战了,简直是一面倒的屠杀,随着无情的铁火落下,勇悍、麻木如襄阳黄号这样著名的教匪也撑不住了,第一次在和我对阵的时候,大规模的溃败,挡都挡不住。

虽然齐林,李全等将领杀了不少溃兵,初步的止住了败势,可是士气全无,随后,齐林强迫士兵们继续进攻,可是再不复刚开始的气势,几乎是一触既溃。连宁陕的墙皮都摸不到了。

几乎是一场完胜,士兵们欢声雷动,甚至有些活泼的小子,在打退白莲教后来进攻的同时,吐口水,撒尿羞辱他们,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是啊,经历了这么一场苦战,以少胜多,小伙子们完全有资格骄傲!

可惜,胜利只是暂时的,不用看我也知道,东西两边的火势减小了很多,用不了多久,东西两侧就是毫无设防的了,现在正是撤退的好机会。

这次见识了石松堂守城的工夫,很是信任,所以命令他带着笨重的炮兵和受到很大损失的团练先撤退到县衙和兵营,留下一些精锐由我亲自带队殿后。

本来这是毫无问题的,齐林的大军虽然人数众多,在惨败的情况下却也没有发动攻击的能力了。那想到,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白莲教可以称得上名将的仅有的两人之一,在得知齐林不顾大军安危,任意妄为后,大为震惊,亲自来到中军来劝说他了,正赶上这场大战的尾声,更过分的是她一眼就看出了我军的弱点,给了我致命的一击!

王聪儿听到教主的所作所为后,震惊的无以复加,后面的追兵已经让殿后的她十分难受了。这次她遇到的是清廷最有战力的几只部队,德愣泰的蒙古骑兵剽悍非常,冲击力惊人,这也就罢了。王聪儿还不怕这有勇无谋的人。可是另一位清朝将领,杨遇春更是狡猾,他是现任的固原提督,此人精通兵法,军队训练精良,和别的清兵不一样的是他每营简练精壮三百名以抬炮列前,继以鸟枪,十人一长,习进步连环枪,以次弓、箭、刀、予、喷筒、火弹,层层护之,用马队翼于左右,署其名曰“速战阵”,天下称劲旅。杨遇春根据栈道的地形,用速战阵缓缓推进,不停的杀伤殿后的白莲教军队,因为他谨慎异常,根本没有可乘之机。所以王聪儿一筹莫展,只有逃得份。偏偏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教主发疯了,非要攻下宁陕。毕竟是她的枕边人,又有师父,教主两重权威要维护,虽然咬碎银牙,王聪儿还是顶住部将的的压力,硬硬的抵挡了官兵两天的攻击。因为在她看来,宁陕这样的小县城很容易拿下的。拿下了宁陕,补充一下物资给养也不错。那成想事情大出意料,两天了还不能攻下宁陕,损兵折将不说,后面的追兵,也得到了消息,明显的加强了攻势,再这样下去,白莲教就要全军覆灭了。所以她不得已把兵权交给了副手,擅长骑兵的王登廷,自己带亲兵前行,希望劝说自己的教主丈夫冷静一些。

王聪儿忧心如焚,这次对手太强大了,虽然王登廷是个将才,时间长了能不能顶住还不好说。

只好全力的驱马,希望能快一点。

虽然早就料到在失去理智的教主丈夫的指挥下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可是战场上的一切还是让她大吃一惊!

王聪儿赶到时,白莲教已经完全溃败了,齐林发了疯一样驱逐士兵们进攻,可是很快就和上次退下来的士兵撞在一起,互相踩踏,凄惨无比,战场上鬼哭狼嚎,看在王聪儿的眼里,这那是白莲教里最精锐的襄阳黄号?简直比乌合之众还乌合之众。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王聪儿并没有直接去中军见齐林,而是把她带来的这一只唯一还保持着建制的亲兵带到一道小山坡上了,仔细观察宁陕的情势,然后派人将白莲教的几个小头领找来,了解战况。

虽然那些惊魂未定的首领们的夸大其词,王聪儿还是准确的判断出了现在的局势,作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正是因为她的奇兵突出,才让这场宁陕防御战画上了一个灿烂无比的句号,多了几分传奇色彩。永载兵书,被后世津津乐道,大家都说这是两个天才名将的一次灿烂碰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